第171章 瑛貴妃(3)(2 / 2)

皇子妃 青梔未白 6350 字 10個月前

“皇上……”

“朕知道,這些日子沒去長福宮,委屈你了。”皇帝道,“隻是朕確實很忙,不是因為彆的緣故,更何況宮裡麵還有那麼多妃嬪,朕到底也要顧顧其他人。”

瑛貴妃點點頭,“臣妾心裡都明白,隻是會害怕,哪怕和皇上在一起這麼多年了,也仍然擔憂您有朝一日會不搭理臣妾,所以總是想著要來乾明宮問問您。”

即使到了這樣的年紀,瑛貴妃也很知道自己在皇帝麵前該是什麼樣子,此刻倒也慶幸不能成為皇貴妃或皇後,端著那樣的尊貴,怎還能在口吻裡加著點撒嬌的意趣?

瑛貴妃這次是挺著脊梁骨來的乾明宮,也是挺著脊梁骨離開的,但許多宮人都已經長成了人精,分明瞧出來她臉上的表情,隱約有些變化。

來時她還帶著些許惶然,走時,已經是成竹在胸的穩重。

“怕是瑛貴妃又要翻身了”,好多人這麼傳著,念著這樣的人,果然不能得罪。

酉時初刻,歇了大半個下午的劉公公又到皇帝跟前來當值,端著茶進來時,皇帝還在批奏折,聽到腳步聲,抬了抬眼皮,又低下去,然而批閱的速度顯然增快了很多,一會兒的功夫,他落筆,把奏折放到一旁,問道:“你來的時候,都聽說了?”

沒指明什麼事,劉公公卻明白,笑著說:“長福宮裡有什麼動靜,闔宮上下都盯著呢,奴才便是不想知道,也都能聽說。”

皇帝“嗯”了下,沒有多說,劉公公卻覺得自個兒應該接話,想了想,道:“皇上,容奴才猜一猜,貴妃娘娘想來是過來解釋承寧郡主裴側妃的事?”

皇帝睨了他一眼,“什麼都能被你猜著,不如再猜一猜,瑛貴妃怎麼說?”

劉公公把茶奉在皇帝麵前,又趕緊去收拾一旁放亂了的奏折,笑道:“哎喲,奴才又不是貴妃娘娘肚子裡的蛔蟲,怎能知道貴妃娘娘怎麼說。”

皇帝嫌棄,“又在這裡和朕打馬虎眼,朕讓你說,你就說。”

劉公公隻能把那笑容堆在臉上,停下了手中的活計,很認真地回答:“奴才以為,貴妃娘娘來,是要告訴皇上這些事都和長福宮沒關係,不然何必專程跑這一趟呢?”

皇帝沉吟片刻,拋出一個問題,“那你覺著呢?你覺得承寧郡主和裴側妃的悲劇,究竟和貴妃娘娘有沒有關係?”

劉公公心中暗暗叫苦,他知道自從慈康皇後走了後,皇帝連個說心裡話的人都沒有了,當然倒不是說慈康皇後是那個能說心裡話的人,實在是瑛貴妃的身份有所轉變,忽然成了後宮裡頂頂尊貴的女人,權柄、奪嫡……種種緣故交疊在一起,皇帝反而不能對她交心了。

“奴才能知道什麼,奴才滿心滿眼,隻有您罷了。那些宮人的調配,奴才從來是不管的。”他把話說到這裡,卻看到皇帝很不滿地瞪了一眼,趕緊又找補了兩句,“隻是奴才覺得,貴妃娘娘管了這麼多年的六宮,又操持了那麼多次的萬壽宴,固然這一年的宴席來的人多些,想來也不該調配不開人手,所以奴才以為,承寧郡主的夭折,實在有些可惜。”

皇帝顯然很認同,“沒錯,本不該發生的事,卻發生了,不論如何去解釋,都沒法解釋得通。”

劉公公揣摩著皇帝的意思,覺得他是需要一個人幫著說服不要完全相信長福宮,尋思了一下,很委婉地說:“皇上您自有決斷,奴才這些,都是多言了,實在是承寧郡主太過可愛,連奴才都痛心無比,難免不會遺憾地想,若貴妃娘娘細心些,那就好了。”

皇帝沉默了一會兒,“瑛貴妃如今說話,也不儘不實了,她將事情撇得一乾二淨,口口聲聲說自己個兒並沒有得到什麼好處,然而在一件事塵埃落定之前,誰又能知道自己能在裡頭獲利多少?做的時候,倒是總覺得自己能撈到好處的。”

皇帝隱了句話沒說,他想講如果嵐意真的因為榮歡的死而失了孩子,整個人還能不能正常地活下去都很難說,恭王府元氣大傷,說到底還是長福宮和長淵長澤得利。

隻是嵐意很堅強,又站了起來罷了。人生往往就是這樣,好些計劃起了個頭,卻沒達到想要的結果,這並不能作為推諉的借口,說什麼沒有得到好處,就與自己無關。

劉公公隻憑皇帝那一句話,就把餘下的這些想到了不少,陪著笑,“想是怕您斥責,所以不敢擔下責任。”

皇帝淡淡地一笑,“朕剛才在這裡,邊批奏折,就邊想,瑛貴妃變了,朕也變了,朕初見她那會兒,她還不懂如何打理六宮,而朕,也不會放那麼多雙眼睛,把該查的事查的清清楚楚。”

劉公公憋了一會兒,道:“皇上這話涉及夫妻之道,奴才這輩子沒福氣經曆,也不敢亂說啊。”

皇帝忍不住笑了笑,“得,這句話朕也沒讓你接,不過是有感而發罷了。人本來都是會變的,往後啊,走一步看一步。”

劉公公瞧著皇帝是對瑛貴妃頗為不快,正揣測著以後是不是要推拒長福宮的好意,下一刻,就聽皇帝道:“太常寺典簿舒隆的女兒,溫柔賢德,正值妙齡,擬一道口諭,賜給長玦做側妃吧。”

劉公公愣了愣,“皇上?”

皇帝淡淡地說:“長福宮多年坐大,就以為隻手能遮天,恭王妃裴氏若走上這條老路,不是好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