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人乾的事兒!簡直混賬!”
胤礽被氣狠了, 將折子往桌子上一摔, 靠在椅背上通過深呼吸來平複情緒。站在胤礽身側的何玉柱一瞧,趕忙先為胤礽順著胸口, 隨即用眼神示意邊上的小太監去將掉在地上的折子撿起來。
“您消消氣,為了那些奴才氣壞了身子不值當……”若是罪大惡極之人,抄沒家產流放邊疆就是了,讓他們明白什麼叫做生不如死。
胤礽不習慣被何玉柱順著胸口這個動作, 揮了揮手讓何玉柱退到一旁, 隨後拿起一本空白的折子,打好腹稿以後提筆寫了本折子命人八百裡加急給康熙送去。
康熙登基多年閱曆豐富, 見過不少比這還要讓人氣憤的事情, 看著胤礽洋洋灑灑寫了一本罵人的折子隻是笑了笑,隨即便用逐筆畫了一個圈,掂量了一番後又在末尾加了一句“保成可隨意處置以警眾人。”
就拿這個人開刀, 讓保成在百官麵前立一立威風吧。
前後都是八百裡加急,康熙批複的奏折很快就回到了胤礽的手裡, 看到康熙準許的批複, 胤礽就鬆了一口氣,看樣子康熙並未多想些什麼。
在第二天的朝會上,胤礽一開始就說起了噶禮的奏折,語氣相當不善,讓下麵大臣聽得是大氣兒都不敢喘,正主噶禮更是冷汗直流,身子忍不住開始微微戰栗。
“原任工部尚書楊義身故, 既無子嗣也無同宗應繼之人,噶禮上折奏請將楊義的遺產照例入宮,其中有田產十七頃,還要估價變賣!爾等都說說看,這等吃絕戶的醃臢事兒,可是心存仁義道德之人能乾出來的?”
底下的大臣一瞧太子殿下都這麼說了,那這噶禮肯定是跑不掉了,隻是沒人敢出這個頭再給噶禮“一棒槌”。
若是胤禔沒雖康熙出巡,這時候肯定會站出來幫著胤礽附和兩句,不過好在有胤俄及時站了出來,讓胤礽頓時便鬆了一口氣。有胤俄這麼個性子直說話從來不會客氣的弟弟添磚加瓦,到時候他將這噶禮流放三千裡也就名正言順了。
胤俄看著看著憨厚愚鈍,實則心思細著呢,一瞧沒人站出來要冷場,立馬站出來發揮他“憨直”人設的作用。
“弟弟讀書雖然不怎麼樣,但也知道吃絕戶的事兒實在是缺德到家了。人家楊大人生前作為朝臣不說兢兢業業那也是實打實為國效力的大臣,又不是犯了什麼錯兒的罪犯,斷然沒有將家產入宮的道理。”
見胤俄站了出來,胤禟也跟著湊起了熱鬨。
“臣弟剛剛聽太子殿下說噶禮的奏折中提到了照例二字,怎麼這些年從未聽過有這一條例呢?即便真有這一條例,那也該早些刪去,不然這般對待大臣成何體統。”
平日裡兩個隻負責吃喝玩樂頂多再加上一條賺銀子的阿哥,如今竟然關心起了朝堂,太陽打西邊兒出來的事情是不可能的,有可能的就是這二位得到了太子殿下的授意,今早過來配合一下的。
胤礽看著胤禟和胤俄滿意地點了點頭,捏著手中的朝珠一邊緩慢地走著一邊說道:“孤已經命人查證過,根本就無這一條例。”
噶禮再愚鈍也看出來今日是難逃一劫了,趕忙匍匐在地聲稱自己是一心為朝廷,這才做了糊塗的事情。
“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孤覺得你自己比誰都清楚,留著你的心思到寧古塔好生反省吧。”胤礽說著便命人將噶禮的頂戴花翎摘了,隨後拖了出去。
處置完噶禮,還有對於楊義遺產處置的問題沒有解決,像楊義這樣情況的官員絕非隻有一個,今日將章程定下來,也好安撫像這樣情況的官員,使得他們不必為身後事擔憂,能更好地為朝廷效力。
既然是議論嘛,那就說什麼的都有,胤礽覺得聽起來都不靠譜,想了一圈還是點了胤禟的名字:“老九,你主意多,說說看這事兒該怎能辦才好。”
變賣不行,閒置不行,那就變賣一部分,剩下的那部分每年得來的收成用作修墳祭奠好了,至於變賣的那部分朝廷也不是白拿的,到時候在京郊修建個寺廟之類的,將那些人的名字寫進去供起來就是了,還方便統一祭奠。
讀書人入朝為官,多半都是圖個名聲,那就給他們個宣揚名聲的機會。
估計不少人巴不得趕緊讓自己的名字被填進去呢,要知道這可是他們為國效力的有力“證據”……
還是胤禟這個“對症下藥”的辦法聽起來好,胤礽毫不吝嗇誇讚的話,將胤禟讚賞了一番之後便宣布日後再有同樣的情況就照著這一條去做,隨即便宣布散朝。
散朝之後胤礽並沒有繼續處理奏折,而是趕忙命人將胤禟和胤俄叫了回來,事情緊急怕是在康熙那邊兒要先斬後奏了。
原因就是胤礽在《康熙事典》中看到今年七月份湖廣江西的稻米雖然豐收,但販賣到浙江時的價格仍舊居高,朝廷籌商了平準的辦法,但依舊沒有好的效果。
看到白紙黑字的記載,胤礽能夠想象得到當時的處境,說是籌商平準但總不能強行讓米商降價吧,畢竟米商將糧食運過去的時候也是需要花銀子的,除了朝廷掏銀子補貼以外真的沒有其他好的辦法。
隻是大清國庫好不容易充實一點,一旦開了朝廷掏銀子補貼的口子,萬一彆的地方照搬套路騙取朝廷的銀子可怎麼辦?
不過現在就不同了,如今出海的事情已經開了個口子,大清的大米運輸成本高,那就去東南亞一帶去買米好了,買的數量多的話,平攤下來的成本也就低了。
到時候若是效果顯著的話,以後出海經商的阻力就更會大幅減少……
“事情今日,老九老十你們回去迅速準備,切記莫要貪多,不然對大清造成的衝擊過大就不妥了。”
胤禟很快就明白了胤礽的意思,他們照著胤礽的吩咐來就是了,這次和去日本那趟的目的相似,賺銀子都是其次的,主要是做給他們汗阿瑪看,轉變他們汗阿瑪的觀念才是關鍵。
“細水長流的道理臣弟省得,等會兒出了宮就去說此事,快的話明早就能出京。”
“好!這件事情若是成了又是大功一件,到時候二哥定會多在汗阿瑪麵前為你們美言。”就算升不了爵位,得了誇獎得了賞銀也是好的嘛。
事情需要儘快處理,那些虛頭八腦的東西胤礽就沒再多說,在胤禟和胤俄走後胤礽便開始琢磨著寫起了奏折,到時候和康熙好好說一說這事兒……
有功績可得的事情做起來格外的有乾勁兒,胤禟和胤俄召集組立的人商議了去南邊兒買稻米的事兒以後,第二天一早便趕往天津準備出海,八千多裡的路半個月時間就趕到了,拿銀子買了米,隨即又火速趕了回去。
康熙收到胤礽的折子以後思慮了許久,隨後讓梁九功將胤禔叫了過來,讓他看看胤礽的折子是否可行。若是在以前,即便胤礽的折子是對朝廷有利的,胤禔也要努力地雞蛋裡挑骨頭,但如今胤禔連思索都懶得偽裝,直接和康熙說胤礽一心為民,不會做出魯莽之事的。
“稻子這種糧食可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多了總比少了強。萬一哪裡不幸趕上天災,那些糧食不知道能救活多少即將流離失所的百姓呢。”
天災又不是人所能夠預料到的,於其到時候倉皇籌措,倒還不如提前準備上以備不時之需。有了胤禔這麼個神助攻,康熙欣然同意了胤礽的折子,還說若是效果不錯,日後就這麼做了。
糧食堆在麵前,肯定不會眼睜睜看著它腐爛,解決的辦法數不勝數……
七月之時,湖廣江西的大米依然豐收,但卻沒有多少米商將糧食運去浙江售賣了,因為有了胤禟和胤俄從海外拉來的大米,他們的大米就算運過去了也賣不上價,語氣窮折騰還不如安安穩穩地在當地賣了。
“那邊兒天氣炎熱,稻子能一年割三茬,怪不得賣得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