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 29 章(1 / 2)

翌日一早,張招娣沒去海鮮市場進貨,而是去鄧家找張語。

張語剛照顧完婆婆吃完飯,正打算打掃衛生,看到她來了,還有些納罕,“你今天怎麼沒去擺攤?”

張招娣拉她坐下,“我找你有事。”

張語猜想她是為了集資房的事,也沒有多驚訝,這些天有許多人登門,張招娣一直忙著做生意,她還以為蘇家放棄了呢。她一邊疊衣服一邊跟她說話,“現在最後一名出資兩萬。我看你家夠嗆。”

張語對蘇家的事知道得一清二楚,包括蘇愛國每個月都要寄一半工資給父母,她也有所耳聞,之前張招娣沒來報名購買集資房,她也不覺得驚訝。

張招娣沒想到才一晚上時間,最低都有兩萬了。沒想到這些人平時不顯山不露水,攢了這麼多錢。

張招娣算了一下數字,她起碼得要借五千,才勉強擠進前二十四名。

可願意借五千的人家,關係必須得好。

她找誰呢?

張招娣在腦子裡把自己能想到的朋友都過了一遍,始終沒找到頭緒。

張語見她遲遲不說話,臉色變來變去,猜想她心有不甘。但是再不甘又能如何,這次買房沒有一位職工說不公平。靠財力比拚,錢不夠,就隻能怨平時不攢錢。

張語碰了碰張招娣的胳膊,寬慰她,“要我說,你還是再等等吧。這回集資這麼多錢,再加上咱們馬上就要跟一汽合並。到時候會過來一批工程師,那些人可都是精英。待遇隻會比現在更好。肯定會給這些人蓋集資房。咱們這些人也能沾到便宜。不必急於一時。”

她這也是好心。畢竟蘇家肯定拿不出兩萬。

但是張招娣不這麼想啊。現在的福利房拖了好幾年才蓋成,新房還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呢。再一個新來的工程師,肯定先緊著這批人,什麼時候才能輪到他們這些普通職工呢。

好東西吃進肚裡才安心。她才不指望下次。

不過她也聽出張語話裡的意思,“你們家沒報名啊?”

張語掃了眼主臥方向,歎了口氣,“我們家還不如你們家呢。”

他們家可是有個藥罐子。每月光藥費就要兩百出頭,再加上營養費,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她省吃儉用,這麼多年也隻攢了八千多塊錢。

張招娣眼睛一亮,自己的機會不就來了麼?

她搓了搓雙手,然後握住張語的手,阻止她疊被子,“張語,咱們關係這麼好,我就直說了哈。”

張語見她這麼客氣,佯作不樂意的樣子,“咱倆誰跟誰,你還跟我見外,有什麼話你就直說唄。”

張招娣歎了口氣,“不怕你笑話。我其實挺想住新房的。不為彆的,就為了擺攤。電動三輪車就不用說了。電瓶天天得拎到樓上充電。就連煤氣罐我也得搬。要不然熊孩子在院子裡玩炮仗把煤氣罐點了,你說我找誰說理去。新房不一樣啊。地方寬敞,有專門充電的地下室。”

張語聽她細細一掰扯,確實挺有道理。但是她說句實話,誰家沒有困難。就像她家,小月至今還睡沙發呢。不過話不能這麼說,她從容如流點頭,“那你確實應該住新房。可……可你錢夠嗎?”

張招娣激動地拍了下自己的大腿,“就是錢不夠啊。我這不想跟你這邊借點嗎?你放心,我借一年,每年給你10%的利息,不讓你吃虧。”

張語倒吸一口氣,10%利息比銀行給的都多。但是……

她試探問,“你差多少啊?”

“五千。”張招娣跟她露了底,“我們家隻攢了一萬六。”

張語吃了一驚,居然有這麼多家底,看來張招娣確實會過日子。

說句實話,就衝這利息,張語都願意借這筆錢。但是張家攢了好幾年才攢這麼多。借五千得猴年馬月才能還得上啊。

張招娣知道她擔心,於是向她透了個底,“不瞞你說,我之前賣饅頭賺了不少。現在賣花甲、生蠔和鹵花生,雖然比不上賣饅頭,但是每個月也能賺六百。再加上我男人。最多借兩年,我肯定能還你。到時候利息一分不少。”

張語有些驚訝,每個月居然能賺這麼多。不過她還真做不了主。她打算跟丈夫商量,又擔心丈夫不同意,回頭張招娣覺得她丈夫小氣,就換了句說法,“咱們家有老人,最近身體不太好。吃的還沒拉得多。我擔心……”

一切儘在不言中。萬一老人吃不進飯,肯定要送醫院搶救。醫院那可是消金窟,指不定要花多少錢呢。

張招娣也明白她的意思,“那你和廠長商量一下。得緊著你們自家用。如果真沒閒錢,我再找彆人借也成。”

張語與她客套一番,答應晚上給她答複。

張招娣這邊還要趕著去批發市場,也沒久留,說了幾句就走了。

急於知道張語的答複,張招娣今天隻批了一百斤花甲,下午六點多就收攤回來了。

吃完飯,張招娣就到了鄧家。

張語正在招待客人,都是前來打聽集資房的鄰居。

得知最低也要兩萬,不少人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有客人在,張招娣也不好提借錢的事,目送一波又一波客人離去,等了一個小時,客人才陸陸續續全都離開,張招娣才找到機會跟張語說話。

張語中午已經跟丈夫商量好了。

鄧廠長這邊剛開始確實猶豫。畢竟一次借出五千,家裡隻剩三千,萬一母親出事要用錢可怎麼辦?

可他又想到上回醫生說的“該吃吃,該喝喝”,擺明讓他回家料理後事,不由歎了口氣。

鄧廠長猶豫再三,還是答應借這筆錢。

他也不怕蘇愛國不還這筆錢,畢竟認識這麼久,蘇愛國什麼脾氣,他知道得一清二楚。

張語這邊把名單拿給張招娣看,“這些都是出資人。”

前去廠長辦公室報名的職工總共有有一千多號。她這邊隻有前三十名。三十名出到一萬五。

張語提醒她,“你這邊要是出到兩萬一,能排到二十名。”

張招娣看著名單,不少人的名字她連聽都沒聽過,看上麵的級彆也不是很高。級彆高的領導隻有劉副廠長和雲副廠長。雲副廠長就不必說了,他家隻有一個孩子,而且孩子還很小。花錢的地方不多。能攢這麼多錢一點都不意外。但是劉副廠長有這麼多錢,就有點出乎張招娣的意外。

張語見她盯著劉建國的名字,笑著解釋,“之前因為市裡要把福利房改成集資房,幾位領導都很生氣。但是這事已經是板上釘釘,再也改不了。不少職工也都前來報名。有些人是全家出力,所以錢很多。劉家有兩個孩子,他來廠裡沒多久,跟這些人比,不占什麼優勢。”

張招娣點點頭,隨即又道,“如果這些人往上加錢,我還真沒辦法了。”

鄧家肯定不會把錢全借給她。五千就是極限了。

張語知道她在試探,算是婉拒,“有時候人就得信命。這次不成,還有下次。”

張招娣頷首,打算明天就讓丈夫報名,末了自嘲一笑,“三天後截止。一切看命。”

張語見她這麼說,也跟著鬆了一口氣。

眨眼三天過去,集資房名單下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