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以沫擦擦汗,“我這次是僥幸。”
就差一點點,太險了。
校長見她這麼說,叮囑她回去再背些詩。因為還有許多關於“明月”的詩,她都沒說出來。
蘇以沫也清楚自己這次是僥幸過關,下回可能就沒有這麼幸運,她不敢大意點頭應是。
等第二輪比賽結束,校長帶來的學生隻剩下六位進入決賽。
蘇以沫覺得有點慘,但校長卻很滿意,一直笑眯眯的。
回去時,不是一起坐公交車,而是由家長送回去。有的家長沒跟來,就由校長護送回去。
蘇以沫沒有直接回家,而是拽著父母到了附近的書店,挑了些冷門詩詞背誦,一連挑了三本,每一本都很厚。
蘇愛國咂舌,“這麼多你能記得下嗎?”
還有一個月就要決賽了。時間來得及嗎?可彆累壞了。
蘇以沫表情沉重,“我儘量吧。”
一家三坐上公交車,回到家,蘇以沫肚子餓的咕咕叫。
張招娣沒時間準備吃食,拉著丈夫去蓮花小區拿飯,蘇以沫也沒放在心上。
她回屋繼續背新的詩詞。之前她背的詩都是朗朗上口的唐詩宋詞。而那些選手背的都是冷門詩詞。彆人不容易想到。她必須把短板找回來。
她先是將古詩詞大致通讀一遍,意思全部弄懂,然後再開始背誦。
等父母喊她出來吃飯,蘇以沫揉著餓得發慌的肚子打開房門。
鼻尖嗅到香氣,刺激她的味蕾,讓人垂涎欲滴。什麼時候她家的盒飯有這麼香的味道了?
蘇以沫三步並作兩步跑到桌前,入眼就是她最愛的六道菜:紅燒獅子頭、大煮乾絲、糖醋排骨、鹽水鴨、香菇炒油菜和白袍蝦仁。
她上輩子是長江下遊人士,吃的是淮揚菜。淮揚菜的特點就是口味清鮮平和,鹹甜濃淡適中,南北皆宜。
“這……”蘇以沫激動得不成,“這麼晚了,怎麼會有這麼多菜?”
“特地給你準備的。”張招娣見女兒餓傻了,趕緊給她夾菜,“快吃吧。餓肚子可長不高。”
蘇以沫連連點頭,拿起筷子就開吃。
廚師的廚藝那是毋庸置疑的,蘇以沫吃了還想吃,等肚子填了三分飽,她才放慢動作,示意爸媽多吃些肉菜,“我一個人又吃不完,你們也吃。”
蘇愛國和張招娣以前有好東西都緊著女兒先吃,自打女兒懂事後,隻要有好東西,女兒堅持每人都有份。
張招娣以前總聽人說不能寵孩子,會把孩子寵壞,可看著越來越懂事的女兒,她很想向人炫耀:看!我閨女沒有寵壞。特彆懂事。
張招娣壓下心頭的喜悅,還不忘給女兒寬心,“我看那些選手個個都很強。下回複賽,你儘量爭取,彆給自己太大壓力。更不能熬夜。小孩子不能熬夜,要不然將來長不高。”
就算再怎麼疼愛女兒,她也不能眛著良心說她女兒是第一。那裡有幾個好苗子,詩詞量比女兒強多了。
頭一回參加正式比賽,她擔心女兒承受不了失敗的挫折,從而失去自信。那樣可不行。
蘇以沫點點頭,也沒有說大話,她自己什麼水平,她還是清楚的。
蘇愛國也在邊上滔滔不絕,誇讚這些小孩子年紀輕輕就已經不得了,他還暢想當年,“我像你這麼小的時候壓根不會這麼多古詩詞,放學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寫作業,而是下地乾活。天黑了,晚上點蠟燭寫作業。我們那時候的作業比你多多了,有一回我寫到淩晨兩點,外麵雪花嗚嗚飄著,我手腫成饅頭。”
他連連感歎,“城裡生活條件富足,你看那些孩子的父母都很優秀,有些甚至是大學教授,他們有的是時間培養孩子,把孩子培養得這麼好。怪不得校長也讓你參加呢?他是想鍛煉你。你就算是天才,可這世上也不止你一個天才。你要好好努力。”
蘇以沫看看媽媽,又看看爸爸,一張一弛,你們是在唱雙簧嗎?
蘇以沫衝爸爸擠眼睛,“放心吧。就算為了你的獎勵,我也會努力的。”
張招娣見他們兩個在打啞謎,好奇問,“什麼獎勵啊?”
蘇愛國給了女兒一個眼神“你看,是你自己說漏嘴的,不束我”,蘇以沫立刻岔開話題問媽媽,“你泡菜賣得怎麼樣?”
張招娣也沒糾結,把情況說了一遍,“我新聘請的銷售員在菜市場和各大小吃店兜售,賣得還成。但是你也知道咱們用的是機器,每天隻上八個小時。不分早晚班,每天生產兩千斤。現在隻能銷化一千斤,另外一千斤隻能儲存起來。國外的銷售員正在打通關係,樣品已經寄過去了,得過段時間才能回複。”
因為泡菜廠幾乎都是機器運轉,用不到多少人工。現在工廠每天生產兩千斤是很寬鬆的。如果緊迫點,八個小時生產五千斤都不是問題。
業務好的廠子一般都是三班倒,張招娣銷路還沒打開,不得不控製庫存。
整個工廠總共隻有十名員工,還包括郝廠長。其中五名工人負責生產。四名工人負責對外銷售。負責生產的工人工作時間是:早上九點到晚上五點。真正的朝九晚五。同時也是雙休。不過因為沒有加班費,工人拿的都是基本工資。不過因為是在鄉下,不耽誤種地,所以沒有任何工人表示不滿。甚至其他村民眼巴巴等著下一波招工。
蘇以沫鬆了一口氣,“那就好。隻要能出口國外,這廠就能盤活了。”
什麼生意都是剛頭難。之後需要慢慢擴大規模。
蘇愛國問她盒飯生意怎麼樣了?
張招娣昨天剛去看過,“咱們這邊還成。銷量沒有下滑,穩步上升。羅湖區由顧正光全權處理,他招的人還成。這個月淨利潤應該能有四千。再過兩個月就能回本。”
開一家盒飯分公司需要的本錢並不多,無非就是房租、鍋碗瓢盆之類的東西。回本之後就是淨賺。
蘇愛國點點頭,“那南山區呢?你還打算開分店嗎?”
張招娣搖頭,“我打算讓顧正光擴大規模。然後提拔他當副手給予股份。”她之前想過了,“這盒飯生意很容易複製。趁他還沒能力另起爐灶時,我能賺點是點兒。”
蘇愛國仔細想想也確實是這個理兒。盒飯確實很容易複製,而不容易複製的企業成本卻很高。
蘇以沫沉吟良久,主動把話題拉回到泡菜上麵,“媽,咱們要不要在電視上打廣告啊?”
張招娣一愣,“廣告?”
這玩意兒挺貴吧?
蘇愛國覺得可以試試,“電視上的廣告不便宜,還得找導演拍攝,你手頭錢不多,登廣告不劃算。你可以先登報紙。就在咱們鵬城本地報紙上刊登,效果好的話,再上電視。”
張招娣想著那麼多庫存,H國那邊還不知要等多久,也確實不能一直等下去,花點錢打廣告說不定真能賣掉,這主意可能真的行。
於是第二天,張招娣就給鵬城特區報打了電話,這個報紙在鵬城的發行量最好,而且還會賣到外地,在上麵刊登廣告效果最好。
能花錢打廣告都是財主,對方極力推薦廣告位,為她出主意。
報紙是一天一期,廣告效果持續1-2天,周期很短,張招娣想先試效果,於是花了錢在最顯眼的位置打了個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