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愛國今天一大早就去寶安區收房租,回到家裡,看到小亮三人,愣了一下,笑起來,“你們來啦?什麼時候到的?”
小華進去洗澡,蘇以沫三人坐在沙發上看電視,聽到動靜回過頭。
小亮剛剛洗好澡,頭發還是半乾的,看到舅舅,他局促地站起來叫人。
小琴也跟著叫人,然後才回答他的問題,“剛來沒多久。”
蘇愛國從兜裡掏錢給女兒,示意江愛媛下次過來給她。
蘇以沫將錢放回屋,然後告訴爸爸,明天姑姑的安排,末了偷偷告訴他一件事,“小亮三人受了不少苦。他爸總是說姑姑的壞話。”
蘇愛國也猜到了,姐姐不給錢,王永生肯定不會善待孩子。
不過這事急不得,等相處久了,孩子自然會偏著媽媽。
蘇愛國問三個孩子想吃什麼,下午他給他們做大餐。
小華洗完澡出來,聽說有大餐可吃,眼睛亮得驚人,舉起手怯怯地說,“我想吃排骨。中午小沫姐姐做的排骨超好吃。”
蘇愛國笑著摸摸他腦袋,“也不能頓頓吃排骨啊。換點彆的吧?對了,現在海鮮剛上市,我買點海鮮給你們吃吧。你媽媽經常在工廠門口賣花甲,也會蒸生蠔。你們還沒吃過吧?以後你媽經常做給你們吃,都能吃膩了。今天我做佛跳牆給你們吃。小沫天天吵著鬨著要吃佛跳牆,這東西做起來費事,我沒一次做的。你們今兒有口福啦。”
G省不靠海邊,吃不到新鮮的海鮮,再一個,海鮮價格不便宜,他們也吃不起。
小亮三人聽到有海鮮,雖然不知道那是什麼,點頭答應。
蘇愛國出去買食材,四個孩子窩在沙發上看電視。
王家雖說沒有電視,但村長家有,他們平時都會跑去村長家看電視。不過村長家的是黑白電視,蘇家卻是彩電,看著更清晰。
小琴捧著臉,“還是彩電更好看。”
小亮嗤笑一聲,“那當然。價格也不是一個檔次的。貴有貴的好。”
一個小時後,蘇愛紅打掃衛生過來,幫著蘇愛國一塊做飯。
吃飯時,蘇愛國端著一個大砂鍋放在桌上,旁邊還有幾樣小菜,招呼孩子們過來吃飯。
小琴走過來,沒看到張招娣,有些局促,“舅媽怎麼不在家啊?”
蘇愛國笑了,“你舅媽工作忙,平時很少在家吃飯。咱們不用等她。”
蘇以沫招呼他們過來吃飯,“今兒你們有口福啦。這個特彆好吃。”
這三個孩子頭一回吃海鮮,湯濃色褐,厚而不膩,入口就是鮮香,軟嫩柔潤,濃鬱葷香,又葷而不膩,口感爽滑,咬進嘴裡還有些柔韌。這是從未吃過的味道。太好吃了。
三個孩子吃得特彆滿足,狼吞虎咽,原本蘇以沫還不怎麼餓,看他們吃得這麼香,也跟著加入搶食隊伍。
最終兩個大人沒怎麼動筷子,四個孩子就把一鍋全吃完了。
蘇愛紅經常去批發海鮮,知道大部分海鮮的價格,鮑魚、海參可都不便宜,這一鍋起碼要上百塊,“下次彆做這道菜,也太浪費錢了。”
蘇愛國笑道,“隻是第一天,小沫這麼喜歡吃,我也很少給她做。”
蘇愛紅點點頭,把明天的打算說了。
蘇愛國自然沒什麼不答應的,“我下午四點半下班,到時候讓他們過來吧。”
蘇愛紅一想也對。
蘇以沫看了眼小亮,提了條意見,“不如讓小亮跟姑姑一塊去辦手續吧?也讓他認認家門。”
蘇愛紅一愣,讓一個孩子跟去?公交車那麼顛簸,小亮剛下火車,沒必要吧?
小亮卻是期待地問過來,“真的嗎?我可以去看房子?”
蘇以沫點頭,“姑姑,你不要隻把好的方麵展示給他們,也該讓他們了解鵬城並不是他們想得那麼美。有許多東西不是那麼好。”
在她看來,姑姑是個慈母,但往往這樣的人更容易養出白眼狼。反而那種不愛為兒女操心的家長才能養出懂事孝順的孩子。
蘇愛國也勸她,“帶著小亮一塊去。你平時擺攤這麼忙,有什麼事也可以讓小亮做。他今年都14了,在咱們老家算是半個成年人,可以幫著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蘇愛紅被他們兩人輪番勸,再加上小亮確實很想跟去,她最終還是點頭同意,“行吧。”
她再三叮囑小琴和小華,除了蓮花小區和家屬區,彆的地方不許去。小琴和小華到了這個陌生的地主,語言不通,害怕走丟,忙不迭應了聲“是”。
蘇以沫看著姑姑眼底的紅血絲,再看看一聲不吭的小亮,突然道,“姑姑,你一個人養他們三個太辛苦。為什麼不把三個孩子改成你的姓氏?”
憑什麼那個男人出軌,卻給小亮灌輸那麼錯誤的思想。這樣的人不配有兒女孝順,就該讓他死後無人送終。
蘇愛紅愣了愣,啊?
蘇愛國看向女兒,啥意思?
蘇以沫卻覺得姑姑應該這麼做,“你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他們爸爸一分沒出,你不覺得很虧嗎?而且爺爺奶奶一直心心念念有人繼承蘇家血脈。這麼好的機會,你不能浪費啊。”
爸爸不是蘇家親生的,繼承蘇家血脈會有人說名不正言不順。可姑姑不一樣啊,姑姑是親生的。古代還有女兒招夫呢。姑姑憑什麼不可以。
蘇愛紅從未有過這種念頭,從小到大她都被父母灌輸“嫁出去的女人潑出去的水”,哪怕弟弟是養子,在父母心裡也比她這個親生女兒要靠得住。給孩子改姓,這不就成入贅了嗎?她呆了呆,她下意識道,“他們爸不會同意的。”
蘇以沫哼了哼,“你不告訴他,不就行了?”
這會兒政府部門不像後世管得那嚴,隻要舍得花錢,改個姓太簡單了。
蘇愛國覺得女兒這主意不錯,省得爸媽總是讓他再生個兒子繼承蘇家的根,他撫掌道,“就這麼辦。憑什麼你累死累活,他將來借著親生父親的名義摘桃子啊,就該給孩子改姓。”
蘇愛紅看向三個孩子,“你們呢?你們同意嗎?”
小琴頭一個舉手,“我沒意見。不過我能不能起個好聽點的名字啊?我不想再叫王小琴。太土了。我想起個好聽點的名字,像蘇以沫一樣好聽。”
小華是姐姐的小跟班,見姐姐都同意了,他自然沒什麼意見,“好啊。我也要起個好聽點的名字。”
大家的目光聚在小亮身上,他被所有人看得不自在,撇了撇嘴,“隨便你們。”頓了頓,傲嬌地說,“我也要起好聽點的名字。”
許是孩子的話給了蘇愛紅信心,這位從小到大都規規矩矩,被人為固定思維枷鎖的婦女頭一次生出反抗心思,“那好。我們起好聽點的名字。”
於是大家一塊發揮想象力取名字。蘇愛國跑到女兒屋裡拿出字典起名。
幾個人湊了上百個名字,供他們挑選。
小亮挑中蘇天澤,小琴叫蘇靈熙,小華叫蘇天瑞。
本來小琴也想跟哥哥和弟弟叫天字輩,叫蘇天熙,但是她覺得這個名字不好聽。她就換成了蘇靈熙,這名字有靈氣,而且寓意也好。她非常喜歡。
至於小名,他們已經叫習慣,就不改了。
**
翌日,蘇以沫放學回到家,小琴和小華在樓下玩單杠。
農村小孩的體力是杠杠的,兩人握著單杠一直翻轉,一連翻了十幾個,下麵站了一堆小孩。
周勝男和雲靜更是不停給兩人拍巴掌,“太好了!太棒了!”
小琴和小華玩得越發起勁兒,等累了,看到蘇以沫回來了,兩人從單杠上跳下來。
蘇以沫從蓮花小區拿來了盒飯,“你們餓不餓?要不要現在就吃飯?”
小琴和小華中午吃的就是盒飯,裡麵有葷有素,比在老家時吃得好多了。
“好啊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