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道:“確實是朕欠妥當。等忙過了這陣,定好好去陪陪太後。”
太後歎了口氣,一時沒有說下去。
皇帝親手給她斟茶。
太後看著皇帝,忽道:“你可還記得小時候的事?”
皇帝問:“太後所指為何?”
太後慈愛道:“你小時候,你生母不受寵,病故後留下你一人孤苦無依,倒是備受兄弟姐妹的冷待欺淩。哀家那時見你可憐,就把你抱到哀家宮裡來養。”
皇帝微微有所動容。
提起當年,那時太後膝下本有一子,可是體弱多病。皇帝被抱養過去以後,與那嫡皇子相處不過數月,嫡皇子就去了。
後來太後便悉心將他當成嫡皇子來教養。
也是在後來,才有人告訴他,太後在抱養他之前,便已得知嫡皇子的身子骨回天乏術。能撐過幾個月,已經算很不錯了。
太後不能沒有子嗣,否則她就保證不了自己將來的地位,更保證不了自己娘家的榮華。她會儘她一切所能,把他送上皇位。
有時候皇帝也在想,他有太後這樣一位母親,到底是他幸還是他的不幸。
太後緩緩又道:“你兄長身體不好,你與兄長同吃同住,哀家很是欣慰。後來你兄長不在了,哀家將你視如己出,百般嗬護疼愛,誰也傷不得你辱不得你,你可還記得?”
皇帝道:“太後對朕的養育之恩,朕一直銘記於心,莫敢忘懷。”
太後感慨道:“哀家隻是突然想起這些往事,想到與皇帝已經許久不曾坐下來好好說說話了。”太後眼中依稀有淚花,情真意切,又道,“母子之間,哪有什麼恩怨隔閡。”
皇帝點點頭,感念道:“太後說得是。”
隨後,黃公公準備好了轎攆,回到門邊候著。
太後見狀便起了起身,道:“哀家知道皇帝國事繁忙,哀家也不能多占用皇帝時間,這便回去了。”
皇帝道:“太後保重鳳體。朕改日再來看望太後。”說罷還吩咐太監送太後回去。
太後一走,旋即皇帝也出了門,登上龍攆,往大理寺去。
然,才走到半路,就有人匆匆忙忙地往大理寺那邊跑來,見了皇帝,一下子跪倒在地,稟道:“啟稟皇上,罪臣謝、謝鴻盛已在牢裡畏罪自儘了!”
皇帝當時的臉色十分陰沉。
他原打算,就算這次隻剪除謝鴻盛這一脈,他也希望在謝鴻盛臨死前能再撬出點彆的有用的信息。
隻可惜太後來找他敘母子情敘得可真及時啊。
當夜,顏守真往大理寺和皇宮之間跑,他也沒想到,一時沒看好,竟讓謝鴻盛給死了,於是在禦前跪了半宿。
據說謝鴻盛死前留下血書一封,眼下血書已經被送到皇帝手上了。
皇帝看著血書上謝鴻盛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臉上的表情一直諱莫如深。
朝堂上又持續風雨不寧了數日後,私鹽一案終於有了定論。
謝鴻盛雖然畏罪自殺,可罪行難赦,一切還按照律法來處置。另外,此案涉及的一乾重犯也被判處斬刑。,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