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 章(2 / 2)

深知萬歲爺秉性的梁九功明白,鐘粹宮這一關,至少是最關鍵性的關卡,應該是過去了,不愧是長寵不衰的榮妃娘娘。

隻不過梁九宮雖是太監總管,一個連皇子阿哥都不會忽視的奴才,但他畢竟還是宮人,在乾清宮摸爬滾打多年,學習的也是宮人一套,思考的也從宮人出發。

梁九宮想不明白榮妃娘娘為什麼靠著玩泥巴便解決這一場危機。

為什麼是玩泥巴?

不說宮裡娘娘,紫禁城上上下下可能隻有榮妃娘娘能有這樣古裡古怪的興趣。其他娘娘可能看見地上被風吹得多了幾片葉子,都要懲罰打掃宮人,不是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有人因此而丟了性命。

“妾還是覺得自己挺聰明的,”聽到康熙的話,馬佳芸蘭表示不乾了,她指了指眼前的院子,“萬歲爺你瞧,其他人可不像妾身一樣踩個泥坑、玩個泥巴,也能不斷玩出新意來。”

“新意?”康熙也不是完全不信,他以為榮妃是在改進瓷器的技巧,或者說又是玻璃?石土這一類東西的確讓榮妃玩透了。

哦,這個確實也有。

馬佳芸蘭在塑形手段上和工匠們天差地遠,她隻是借助一些知識,讓瓷器的色彩更加豐富

或者純淨。

但她說的不是這個。

馬佳芸蘭對著康熙指了指左邊,“這是粘土”,又指了指右邊角落,“那是石灰石,經破碎、磨細製成的碎粉。”

“還有石膏,”

“石膏!”弘旭噠噠噠跑來,“瑪嬤,我知道我知道,石灰石除雜雜變生灰灰,生灰灰加水,石膏!”

這小家夥的記憶是真不錯。

馬佳芸蘭摸了摸他的頭:“石灰石是挖出來的礦產混合物,燒製成生石灰,吸水成熟石灰,熟石可製作石膏等,石膏在醫學中運用最為廣泛,運用於清熱解毒、高燒疾病、止血、抗過敏、治療燒傷等諸多方麵[1]。”

康熙其實對自然科學有一定興趣,不然,當年他也不會赦免南懷仁的錯誤,放他出獄,並且還賜予他官做。

不過如今已大多數撤了回來。

“它們也可製作瓷器?玻璃?”康熙好奇地問。

“回萬歲爺,妾身今天聊的並不是瓷器和玻璃,”馬佳芸蘭搖了搖頭,繼續,“將石灰石、粘土,還有鐵礦石按照一定比例調配燒製,再加入加適量石膏均勻磨細。”

“玻璃?”

“不,是水泥。”

康熙:

“這不還是泥?”

馬佳芸蘭指揮鐘粹宮的幾個太監在康熙麵前展示水泥的作用之一。

當然,晾曬需要很長時間,中間步驟且先擱置。

馬佳芸蘭又向康熙展示兩個水泥塊半成品,以及台階、花壇、一小段水泥路等成品,尤其是硬度。

“這是和木頭、石磚不同的一種建築材料,用在鋪路上很簡單,但修房子,或者修橋梁等等可能需要鋼材、磚材的輔助,具體承重與抗壓力等還需要研究與設計。”

其實馬佳芸蘭本來是打算讓胤祁胤祝把這個東西搞出來,不然也不會在胤祝的府上也修建多個瓷窯。

Ps:

胤祉他的人設標簽裡並沒有這一條,塔娜也是。

但胤祁胤祝在弄清楚原理過後,對這個的興趣程度並不高,誠然水泥很有用,但知識挑戰性有所不足,尤其是在暫時不允許他們涉及很多化學工程的前提下。

胤祁胤祝基本上沒有改進任何東西,配方比都用的馬佳芸蘭提供的那幾種,又讓工匠實驗,變成十幾小類。

於他們挑戰性不夠。

正巧又因先前雙胞胎適應部門與三征噶爾丹的事情而耽擱至今。

馬佳芸蘭願意跳出來肩責此事,是胤祉三兄弟都樂意見到的。

康熙見到水泥功用後第一個想到的是堤壩,每年七、八月的季節性得洪水是大清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不止大清,從很久很久以前,便有大禹治水三過門而不去的傳說。

假如水泥是真的,光是在治理洪水一事上便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況且正如馬佳芸蘭所言,它的作用不止如此。

確認安全過後,康熙才學著馬佳芸蘭,踩在葡萄藤下平整光滑的水泥地上,弘旭在他們身邊蹦來蹦去。

鋪路的確是最簡單,也是目前最實用的,四通八達的路,便利的不止行程,還有大清各處的凝聚力。

馬佳芸蘭笑了下,把事情往小了方麵說:“妾身也是惦記著,假如能把科爾沁草原到京城的官道鋪成水泥路,塔娜他們往返入京就不需要這麼折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