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琴在醫院觀察了三天出院,除了沒胃口,吃了葷食犯惡心外,暫時沒有發現其他後遺症。
回村後不少平時交好的鄰居過來看她,紛紛勸她想開些,半輩子都過了,彆為劉春萍那些不著調的話傷神。
“生閨女怎麼啦,生閨女可享福咧,你看前村的張大根家,生了六個閨女,沒少被人笑話,結果怎麼著,幾個閨女嫁了人,三天兩頭提著東西回來看老子娘,女婿也孝順的很,一來就掄袖子乾活,現在每年農忙張大根跟他媳婦連地都不用下了,隻在家裡做做飯,幾個女婿把地裡的活計整的明明白白。”
另一個也道,“可不是,等你幾個閨女大了,留一個在跟前招個女婿上門也行,不比生兒子差。”
李秀琴聽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勸,知道大家說這些都是為她好,心裡還是挺感激的,笑著說,“謝謝你們來看我,不過你們用不著勸,這幾天我已經想的開開的,以後再也不會犯傻了。”
為了不值當的人說幾句誅心的話就想不開尋死,可不就是犯傻嗎?
大家看李秀琴的神色,眉眼疏闊,確實不像有心事的樣子,頓時安心,“想開了就好,你看你這幾個閨女多好啊,我們來的這一會兒,又是端椅子又是倒茶拿吃的,貼心的很,我恨不得拿家裡的淘小子跟你換呢。”
李秀琴順著鄰居的話往窗外看,院子裡大女兒在拌雞食喂雞,二女兒幫著丈夫做木工,三女兒在廚房裡忙活,小女兒端著個小板凳坐在屋簷下擇菜呢。
幾個女兒雖然穿著樸素,行事卻是落落大方的,一個個像春天的花蕾般充滿著朝氣,讓人看了就忍不住揚起嘴角,露出會心的微笑來。
“是啊,這次要不是她們,我是真的沒了,為了這幾個孩子,我也得好好過。”
有媽的孩子是個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她再也不能丟下這幾個寶貝女兒,一定要看著她們過上幸福的日子才行。
李秀琴腸胃受了傷,不能吃油膩的,夏清給她做了養胃的紅棗山藥粥,紅棗是彆人探病送的,山藥是後山的野山藥,夏清跟夏雯去山腳撿柴時看見,用鐵
鍬挖了帶回來。
夏清對這個世界還是挺滿意的,她大學畢業後留在首都,雖然收入挺高,但背井離鄉壓力很大,現在的生活對她而言就像農家樂一樣閒適。
“小清現在做的飯也比以前好吃了,這粥熬的稠,清清淡淡,不膩人。”
李秀琴喝了一小碗就喝不下了,夏清把剩下的粥用瓦罐燜上,留著李秀琴半夜餓了再喝。
出院時醫生建議李秀琴少食多餐,忌油膩忌辛辣,養上一年半載的才行。
看著三女兒貼心的收拾碗筷,李秀琴心裡有些感傷,覺得這麼多年,對三女兒的關心太少,不知不覺,小丫頭也長成大姑娘了。
李秀琴的晚飯是單做的,其他人吃的是麵條,手擀麵、辣椒湯,還有西紅柿炒雞蛋,想吃辣的在麵條裡淋上一勺辣椒湯,不想吃辣的單舀一勺西紅柿炒蛋鋪在麵條上就行。
夏季炎熱,但傍晚院子裡有一陣自然風,吹走了白日的悶熱和煩躁,麵條、涼茶還有自家長的香瓜,倒也吃的愜意。
隔壁院子裡,劉春萍聽到老二家的動靜撇了撇嘴。
“我看他們家挺高興的,就我倒黴成了罪人,這兩天連門都不敢出了。”
就算她臉皮再厚,也耐不住一出門就被人說道,她在村裡的人緣本就不佳,現在大家看她更加沒了好臉色,她又不能逮著全村的人罵,隻能在家躲著。
夏浩跟夏凱埋頭哧溜溜的喝粥也不管她說什麼,夏誌軍敲了敲飯碗,讓她彆說話。
“你少說幾句行不行,風言風語的還不夠?我看你這輩子遲早得毀在這張嘴上。”
夏誌軍平時讓著劉春萍,但板起臉來還是很有威嚴的,劉春萍也不敢跟他硬碰硬,嘟囔著,“我就在家說兩句。”
“你在家說順嘴了出去能管得住嗎?要不是你出去瞎說能有這事?”
想到那天二弟誌民還錢時說的那番話,夏誌軍氣的連飯都吃不下,推開碗筷離桌,從水井旁拿了個鐮刀出門割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