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重審武安王一案。”
原本隻是十幾道聲音,擴大到了幾十道,然後變成千上萬道。
百姓們一個接一個走出屋外,如潮水般朝皇宮方向湧去。
聲音是越來越大,原本隔著三條街就聽不到他們喊聲。
到後來,聲音竟能從宮門外傳到宮內,原本愁著一張臉的皇帝嘴角越扯越大,最後克製不住的溢出笑聲。
“嗬嗬。”
這一道笑聲五味雜陳。
元公公摸不清他是高興,還是難過。
這時,守皇宮大門的統領匆匆跑進來:“報,皇上,有人擊登聞鼓了。”
皇帝迅速收住笑聲:“是誰?”
“武義侯帶著眾武官擊的鼓。”
皇帝說:“上朝。”
上百名武官紛紛來到太金殿,緊接著,文官們也紛紛跟著上朝了。
文武百官為武安王平反一事吵起來,大部份人都想為武安王洗清罪名,隻有一小部份人極力反對,說不過時就用先皇旨意來壓對方。
【嘖嘖嘖,反對平反的官員裡有幾個人曾幫忙誣陷武安王叛國通敵,他們肯定不願意重審武安王一案,一旦重審就意味著他們官位不保,甚至有可能會牽聯家人。】
文武百官:“……”
曾誣陷武安王的官員臉色霎白。
【另外反對平反的官員雖沒有誣陷過武安王,但說不定有朝一日就輪到你們遭罪,到時大家也反對重審時看你們是何感受。】
【彆以為自己不犯事就會沒事,你們遲早會惡有惡報的一日。】
【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
反對重審的官員們:“……”
【皇帝老兒怎麼不說話?難道真的反對為武安王平反。】
【他看著不像這麼不近人情的人,還是說他在忌諱先皇旨意?】
【唉,他怎麼不知道自己現在才是最大掌權人,就算違抗聖意也沒有敢對他怎麼樣,何況還有這麼多官員支持他,宮外更是有千千萬萬的百姓擁護他,他要是為武安王平反,能得到隻會是更多的民心,還能成為百官眼裡的賢君。】
“要求重審武安王一案。”
宮外門的百姓越來越多,聲音也越來越宏亮,幾乎能清晰地傳到太金殿。
【聽聽,聽聽,外麵多少百姓在呼喚。】
【那些反對重審的官員小心了,小心出了宮門挨揍。】
反對重審的官員們:“……”
左相和右相對看一眼,同時走了出來,跪到地上:“求皇上重審武安王一案。”
其他同意重審的官員也紛紛跟著跪下:“求皇上重審武安王一案。”
反對平反的官員們隻有二十二個人,他們悄悄地對看一眼。
其實他們心裡十分清楚皇帝是同意重審的,否則之前也不會躲著他們,雖然後來同意下旨製止木楠錦平反武安王一案,但那都是因為當時沒有人支持他,他一個人抵不過眾官員的口舌,隻能等了。
而皇帝等著就是這一刻,在反對平反的官員出聲之前,他開口道:“如百官和百姓所願,重審武安王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