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之爭(1 / 2)

就是最後那讀卷官橫插一杠,最後進呈給皇帝的試卷之中, 竟出現了畫了兩份八個圓圈的卷子, 其中之一自然是趙九福, 而另一個人竟然是白靜軒。

不得不說白靜軒為人一般,但才學確實是不錯,這一次他雖然也在歌功頌德,但文章花團錦簇之後竟然也有幾分條理, 看完之後隻覺得身心舒暢。

皇帝看著眼前的兩份卷子,眼中的意味不明, 他略過自己親手選出來的那八位讀卷官, 若有所思的問道:“看來在眾位愛卿看來, 這次會試人才輩出,竟然有兩位伯仲之間的狀元之才, 倒是讓朕也頗為為難了。”

“還請陛下定奪。”作為常伴皇帝身邊的人,幾位讀卷官一看皇帝的表情便知道他不滿意了,心中也是叫苦不迭,暗暗想著賣吏部尚書和白家的人情是不是做錯了。

皇帝再一次看完了兩張卷子,卻沒有立刻下決定,反倒是笑著說道:“既然兩位學子這般出色, 朕光憑著自己的喜好定奪反倒是有失偏頗,不如讓人傳喚再做打算。”

這一日並不是發榜日, 也不是傳臚之日,考生們自然不會守在宮廷之外,所謂的傳喚是需要太監直奔這兩位考生的家中, 傳召他們立刻進宮的。

這一來一去就是差不多一個時辰,還是因為不管是趙九福還是白靜軒,住的地方都算是官宅,距離宮門口都不算太遠。

當然,對比起來趙九福自然遠一些,來的動作也慢一些,他到的時候便看見白靜軒已經等在那裡,頗有幾分意氣風發的樣子,看見他便冷哼道:“陛下傳喚,怎麼來得如此慢。”

趙九福並未在宮門口跟他起爭執,事實上他能這麼快過來已經不易,要知道他可是換了身衣服就趕緊出門,趙老四差點把馬車趕出了汽車的速度來。

進宮之後白靜軒就收斂了自己的姿態,比起趙九福這個土生土長的農家孩子來,他氣度風華看著倒是更加出色,頗有幾分貴族子弟才有的風度。

隻是趙九福也不差,他身上是沒有那種養尊處優的金尊玉貴,但卻自有一番青竹堅韌不拔生機勃勃,卻又虛懷若穀傲然挺立。

很快,兩人就被帶到了皇帝的麵前,一番行禮之後,皇帝也不賣關子笑著說道:“諸位讀卷官覺得你二人的文章不分伯仲,朕看著也都覺得喜歡,一時之間倒是無法定奪,你們來看看這狀元的名頭,誰來當更加合適?”

這話一出堂下二人都有些激動,尤其是白靜軒麵紅耳赤,站在他身邊的趙九福隻覺得他的呼吸都變得粗重起來,可見這位對於狀元名頭的看重!

很快,白靜軒搶在趙九福之前開口朗聲說道:“陛下,自古以來都是欽點狀元,我等白身如何敢隨意評斷,再者,我等二人皆是當事人,哪裡好自己做主。”

趙九福心知肚明這位白靜軒恨不得撲上去搶走狀元的名頭,但此時他這般一說,倒是顯得自己多麼高風亮節似的。

趙九福也很快開口說道:“既然考一次不能抉擇,那還勞請陛下再次出題。”

皇帝的眼神從兩人身上掃過,不提考題的事情,反倒是笑著說道:“不說才華如何,白趙兩位考生倒是玉樹臨風,若不是怕耽誤了你們的才學,朕倒是想點一個探花了。”

這話聽的白靜軒有些緊張,雖然他也覺得自己容貌出色,但明明能拿到狀元卻隻能帶上探花可是有些憋屈了,這會兒他竟是已經將狀元視作自己的囊中之物。

相比起來趙九福倒是覺得不無不可,畢竟在參加會試之前,他可沒想過自己能夠奪得第一,若是能繼續得狀元固然皆大歡喜,但若是探花也不差啊,這已經超額完成當初他的定下的目標了。當然,讓他自己放棄退出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年頭可不講究退讓,若是在奪取功名的時候都步步退讓,皇帝不但不會覺得你為人寬容大方,反倒是會覺得毫無銳氣,將來在朝堂上也是個可欺之人。

皇帝一直觀察著兩人的反應,忽然皺眉有些苦惱的說道:“都說文無第一,朕倒是可以出題,隻是怕到時候你們誰都心中不服。”

一時間白靜軒未說話,倒是趙九福拱手說道:“殿試是陛下主考,無論結果如何,學生都隻會感激不儘,如何還會心中不服。”

白靜軒掃了一眼趙九福,心中暗道這馬屁拍的太明顯,還沒有自己的一半功力,口中卻也跟著說道:“學生也絕不會不服,不過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當年□□皇帝少在兵戎間,累著戰功,以至得天下。若是陛下實難定奪,學生願意效仿先遺之風。”

白靜軒一直拱著手,所以並未看見在他陸續說出這段話的時候,坐在龍案之後的皇帝的眼神慢慢冷了下來,等到聽完白靜軒的話,皇帝手指慢慢敲打著桌麵,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白靜軒還不知自己哪裡說錯了話,隻是一直保持著那個姿勢有些辛苦,一直到他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才忽然聽見皇帝開口說道:“哦,你的意思是要與他比試武力?”

白靜軒見皇帝接話,頓時鬆了口氣繼續說道:“然,當年□□皇帝勇冠三軍、萬夫莫敵,斬殺無數人才還大周一個太平盛世,我等雖然考文狀元,但也不能丟了武這一字。”

說完這話,白靜軒抬頭看向趙九福,朗聲說道:“我與趙兄身形相當,比試一番倒是也合情合理,隻是不知道趙兄是否能夠應戰。”

趙九福這一次更加覺得白靜軒不適合在朝為官了,他不知道白家到底是有多麼顯赫,但是在皇帝麵前這般言語,顯然是有些不合適的。

趙九福並未直接應答,隻是拱手說道:“還請陛下定奪。”

趙九福一說,白靜軒就意識到自己的疏忽了,他的臉色微微一變,也同樣拱手行禮:“陛下,學生並未有不敬之意。”

皇帝的態度倒是十分緩和,甚至還帶著幾分笑意說道:“朕自然知道,年輕學子能有幾分朝氣也實屬難得,既然如此,趙九福,你若是願意的話便下場比試一番吧。”

“喏。”趙九福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他的身體一直很好,雖說現在看起來瘦弱了一些,但因為有係統靈泉的滋潤,光看力氣可比做慣了農活的趙老大趙老四還要大。

到了這個份兒上他不可能拒絕,左右就是下場比試不傷人命,輸了聽皇帝的語氣還能拿到探花,那又何必臨戰退縮呢。

“好,今日就讓朕看一看這文狀元的角力之爭!”皇帝哈哈一笑,揮手讓人準備。

所謂的角力其實就是現代的相撲,這在古代還算是盛行的一種比武方式,畢竟其他真刀真槍的容易傷人命,相對來說角力就安全許多。

很快趙九福就知道皇帝怕是有所打算,他們相撲的地方居然就是考試所用的保和殿,此時不但那幾個讀卷官在,一些原本該在辦差的官員也陸陸續續出現了。

大殿之內已經被清理出來,中間用紅綢臨時圍攏出一個戰場,而趙九福和白靜軒兩人都換上了宮中準備的勁裝!

若不是知道此次角力之戰是白靜軒先提出來的,趙九福隻怕要以為皇帝早有準備,也是很久之後,趙九福才知道皇帝原本就十分喜歡角力,據說常常拉著文武百官一起愉快的玩耍,白靜軒提出這事並非偶爾,而是帶著幾分心機想要投其所好。

正因為皇帝喜歡角力,所以宮中才會準備齊全,前後不到一盞茶的時間就讓兩位考生站在了角力場上,為他們貢獻一次文狀元的角力之爭。

趙九福並未參加過角力,但多少是知道一些規則的,在他入場之前又被囑咐了一遍,抬頭就看見了白靜軒得意洋洋的臉色。

想來也是,白靜軒既然提出以角力來爭奪狀元,那肯定是有幾分把握,作為世家子弟說不定他自小習武,並不像是表麵看著那麼文弱。

正如趙九福猜測的,白靜軒確實是專程學過角力,倒不是為了鍛煉身體之類的,而是知道皇帝喜歡,早早學了以備不時之需罷了。

換上勁裝之後,兩人顯得越發的俊秀挺拔,尤其是趙九福,原本穿著長袍看似瘦削,甚至衣服都有些空蕩蕩的模樣,這會兒衣裳一換才知道他腿長腰細,手臂上卻是有幾分肌肉的。

他越是出色,白靜軒便越是嫉妒,在一聲開始的聲音下,白靜軒如同一頭蠻牛似的朝著他衝了過來,一副第一時間就要把他打趴下的架勢。

趙九福卻更有幾分巧勁,他一個側身多開白靜軒的攻擊,下一刻直接摟著他的腰用力一摔,竟是將白靜軒整個人一個空中翻轉,下一刻就狠狠的砸在了地上。

白靜軒隻是學過角力,論出色絕對不能,他一開始便小瞧了出生不好,個子看著又特彆瘦弱的趙九福,誰知道一個照麵就直接被人摔到了地上。

直接躺在地上的白靜軒第一時間竟然連屈辱都沒有感受到,而是有一種荒謬的感覺,那個瘦的跟竹竿兒似的,進京之後每天隻躲在家中看書,連房門都不肯踏出一步的趙九福,難道不該是手無縛雞之力,就跟那些走路快了就需要急喘氣的書生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