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大事(1 / 2)

趙九福也是沒辦法, 才把婚姻大事托付給自己的老師來看顧, 主要他現在京城, 老家那邊的爹娘是肯定不會給他相看的, 來之前老趙頭和老陳氏已經說過了, 讓他在京城遇見好的就上門提親,不用在意他們二老的意見。

隻是古代與現代不同,現在可沒有什麼自由戀愛的事情, 彆說趙九福忙得腳不沾地, 每天到家恨不得倒頭就睡,就算他有那個時間去追求姑娘,這法子也不合適啊。

顧行之是他的老師,在天地君親師的年代, 他出麵合情合理, 再者趙九福知道顧行之的性格, 絕不會因為一時之利為他找不合適的親家。

顧行之確實是把弟子的婚姻大事放在了心坎兒上, 當年他兩個兒子成親的時候, 顧行之也不過是在旁略看了看, 如今反倒是十分上心。

不得不說這種差彆讓顧師娘心中有些不樂意,但顧行之的事情她向來是管不著的, 更讓她無奈的是,顧行之壓根沒有把這件事交給她來辦的意思。

不得不說顧行之也是個秒人, 當年他陰差陽錯不得已娶了顧師娘,一開始其實並未遷怒,兩人反倒是有一段甜蜜的歲月, 不然也不會有兩兒一女誕生。

但隨著時間兩人越發的不合拍,一直到後頭說話都說不到一塊兒去,顧行之看似放蕩不羈的人,卻並沒有納妾弄出一堆的庶出兒女來,反倒是一走了之圖一個清淨。

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顧行之顯然不是個好男人好老公,在跟老婆有矛盾的時候不想著好好溝通,反倒是采取了逃避的措施。

但是在古代,顧行之雖然奇葩了一些,但在京城那些夫人們的眼中,其實已經是個不得了的好男人了,至少他沒有納妾,也沒有庶出子女啊,光這一點就比大部分男人強多了。

顧師娘心中委屈歸委屈,心底其實也是這麼覺得的,看著顧行之出門的背影心中憋氣了一下,反過來卻還說道:“罷了罷了,他不提我還省心了。”

顧行之卻已經一路來到了顧家正院,這邊住著的是如今顧家的掌權人,顧尚書和顧老夫人,也就是顧行之的親爹親娘。

顧尚書一般是不會在內院的,所以此刻屋子裡頭隻有顧老夫人在,看見小兒子上門,顧老夫人忍不住露出一個笑容來,柔聲說道:“怎麼這時候過來了,可用過飯沒有?”

顧行之與親娘並不算特彆親近,不過到底是親生的母子,相處起來也帶著幾分隨意:“娘,我吃飽了過來的,您彆忙了。”

顧老夫人見他臉色不算難看,心中微微鬆了口氣,開口說道:“柔兒怎麼沒有陪你一道兒過來,你們莫不是又吵嘴了吧?”

顧師娘姓錢,與顧老夫人其實是本家,論起來跟顧行之還是表兄妹的關係,當年又是一團亂賬理不清,曾經顧老夫人多有偏愛這個外甥女,如今卻慢慢積累了一些不滿。

顧行之不提顧師娘,隻說道:“母親,我今日過來是又是要求您幫忙。”

聽見這話顧老夫人倒是微微吃驚,自打幺兒成親之後,她都多少年沒聽見她開口說幫忙,更彆提帶上了一個求字。

顧老夫人一瞬間想了許多,最後卻還是心疼兒子的念頭占到了上風,她伸手握住兒子的手,動情說道:“幺兒,你若是有中意的姑娘,娘出麵幫你納回家便是。”

顯然在這位母親的眼中,兒子忽然過來說一個求字,那肯定是跟女人有關係的,雖說小錢氏是她的外甥女,但顧老夫人顯然覺得兒子納妾不算什麼事兒。

顧行之沒料到他娘一開口就是納妾的事情,心中微微歎了口氣,無奈隻得開口解釋道:“母親,您這都哪兒跟哪兒啊,我是想求您幫我弟子看一門親事。”

顧老夫人這才意識到自己誤會了,她尷尬的笑了一聲,且撇開這話不提,轉而問道:“原來是狀元郎啊,他竟然還未定下親事嗎?”

趙九福也是曾經拜見過顧老夫人一次的,不過顧行之自己與母親都不親近,所以也就是那一次客氣拜訪而已,顧老夫人自家子侄都看顧不過來,對趙九福的關注也不多。

不過她還是知道趙九福此人的,畢竟幺兒教出一個狀元郎來,對於他們顧家也是榮耀,再者她曾聽顧尚書提起過趙九福此人。

顧行之略微解釋了幾句趙九福為何還未定親,顧老夫人一聽也明白過來了。

趙九福出生在一個小村落裡頭,在那邊顯然是找不到合適的人家,他的爹娘看來也都是明白人,並未早早的將他的親事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