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1 / 2)

趙九福帶著嚴玉華儘可能的在陳家村多留了幾天, 但實際上他們總共也隻住了十幾天,沒辦法, 路上來回太花時間,得把回程的時間留出來。

實際上以後除非意外,他在陳家村停留的時間都不會太久,一直到告老還鄉才會結束, 趙九福心中也不是不留戀這個成長的地方的。

以己度人,在快到京城的時候,趙九福私底下也就對嚴玉華說道:“等回到京城之後, 你要不要回嚴家住幾日,不說彆的陪一陪祖母也是好的。”

這話若是彆人說的, 嚴玉華恐怕還會想一想裡頭的意思,是不是想讓她回去與嚴家打好關係, 但從趙九福口中說出來, 她卻明白趙九福的意思是怕她思念娘家人。

陪伴在趙九福身邊越久,嚴玉華越是喜歡這個男人, 在她看來趙九福彆管在外多麼才華橫溢運籌帷幄,但對著家裡人卻有著一顆柔軟的心。

這其實是十分難得的,就像她的親生父親嚴波,在外沒啥能力, 在家裡頭卻是專橫獨斷的,不說對她的亡母,就是對現在的繼室白氏又能有幾分看重。

嚴玉華歡喜趙九福的這份體諒,即使嚴家並不值得留戀, 除了嚴老夫人之外的人怕也不會期待她回去,但她還是笑盈盈的應下來了,嚴家的瑣事並不值得讓夫君分心。

雖說夫妻倆許久不在家,不過有盧嬤嬤在家主持大局,趙家的屋子還是被收拾的乾乾淨淨,即使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能回來,但屋子裡頭每天都會擺上涼茶以防萬一。

如今倒是派上了用場,趙九福剛進屋子就舒了口氣,笑著說道:“還是盧嬤嬤細心,這天氣喝涼茶剛好,這還沒進七月呢,天氣就熱的讓人受不了。”

戴河鎮依山傍水,天氣自然比京城這邊舒適許多,導致趙九福回來之後反倒是不適應了,進門之後就連續灌了好幾口的涼茶。

被誇了一句的盧嬤嬤也笑了,尤其是在看見自家姑娘雖然曬黑了一些,但人卻精神奕奕,看著似乎還比出發前豐裕了一些的時候,心中更加樂意起來。

若不是她年紀有些大了,出發之前又恰好生了病,盧嬤嬤肯定是不放心嚴玉華身邊隻帶一個蕙蘭的,畢竟蕙蘭是懂事,但也是個未出嫁沒經過事兒的姑娘家。

這段時間盧嬤嬤茶不思飯不想的,生怕自家小姐不適應陳家村那邊的日子,又怕那邊的幾個妯娌不好相處,如今一顆提著的心倒是放下了。

“老爺喜歡就好,不要涼茶雖好也不能多喝,老爺若是還覺得熱的話,就讓蘭心給您打扇子吧。”盧嬤嬤笑著建議道。

幾杯涼茶下肚,趙九福其實已經覺得好多了,畢竟他的身體遠比一般人好,說寒熱不侵誇張了,但也比一般人耐受許多:“我就不用了,讓蘭心給玉華打打扇子吧。”

盧嬤嬤一聽更是喜笑顏開,忙說道:“還有蕙蘭在呢。”

趙九福是實在不習慣一個大姑娘給他打扇子,還是堅定的拒絕了,轉而問道:“這些日子家裡頭可有什麼事情?”

盧嬤嬤想了想就回道:“顧老爺那邊來過兩趟人,都是問老爺夫人回來了沒有,除此之外隻有一位孫老爺來找過您,看著似乎很著急的樣子,但聽說您還沒回來沒留下話就走了。”

“孫老爺,是孫光宗還是孫耀祖?”趙九福奇怪的問道,孫家是知道他回鄉的,出發之前孫光宗還托他帶了信給孫老爺,他拜訪胡秀才的時候順便走了一趟。

盧嬤嬤自然是認得這兩位的,“是孫光宗孫老爺。”

趙九福點了點頭,也不知道他是因為什麼事情著急,就喊道:“青竹,你勞累一下現在跑一趟孫家,告訴一聲我回來了,免得光宗真的有什麼急事。”

青竹剛才也已經灌了一肚子的涼茶,聽見這話一抹嘴就出發了,趙九福暫且放下這事兒,陪著嚴玉華說說話,打算明日就去拜見顧行之,然後再去衙門銷假。

誰知道沒一會兒,青竹滿頭大汗的回來了,跟在他身後的還有胡子拉雜形容疲憊的孫光宗,他臉色看著實在是不好,一進門就喊道:“阿福,你回來了!”

嚴玉華見事情不太對,連忙起身避開,隻是讓蕙蘭留下來給兩人倒茶。

等嚴玉華離開之後,孫光宗才露出幾分羞愧的神色,卻還是開口說道:“阿福,我求你幫幫我哥吧,他真的是被冤枉的。”

趙九福剛到京城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連忙問道:“這是發生了什麼,耀祖大哥出了什麼事情,你先慢慢與我說。”

孫光宗抹了一把臉,眼中還帶著幾分頹喪,這才說起在趙九福離開京城的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害的孫耀祖陷入牢獄之災。

趙九福不過是翰林院的侍讀學士,他的暫時離崗對大周朝這個龐然大物自然造成不了什麼影響,一定要說的話,大概就是冷淮川在皇帝麵前露臉的機會反倒是多了。

孫耀祖身上發生的事情與他毫無關係,這事兒要從孫耀祖的職位開始說起,他是順天府的通判,這個官職說大不大,在京城這地方壓根不起眼,但說小的話也不小,至少責任不小。

所謂通判,掌管的是一個地方的糧運、家田、水利以及訴訟等事項,對長官還有監察的責任,但實際上誰都知道,在順天府的通判也就是負責一下民間的訴訟而已。

說到底順天府這地方是天子腳下,彆說一個小小的通判了,就是順天府府尹也有很多不能為,更多的時候都是打打圓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