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緣分(2 / 2)

這不,易遲遲一聲班長,瞬間拉近了兩人的距離。

“艾瑪,這稱呼可真親切,老讓人懷念了。”

老兵咧嘴笑出一口大牙,出口的話更是讓易遲遲覺得親切到了極點,這熟悉的大渣子味,搞了半天還是她家老聞的老鄉啊。

“叔你東北的呀?!”

張曉琴比易遲遲還要來得驚喜,看著大哥的眼神充滿了親切。

“是滴呀,老妹兒咋知道的?”

這是不打算裝了,口音完全變了個樣,從標準的羊城口音變成了大渣子味。

反差簡直是絕了。

“我之前在東北待了一個多月。”

話音未落,她一把扯過易遲遲道,“我姐們漢子東北的。”

老兵哦了聲,笑著說緣分。

確實是緣分,現今這個年代可不像後世,退役或者轉業士兵可以隨意留在不同的城市,而是回原籍。

一個東北漢子,離開部隊沒回原籍反而留在了羊城,還被易遲遲撞上,可不就是緣分。

因為地域和身份的原因,三人熱火朝天的聊了起來。

也是這個時候,易遲遲才知道,漢子叫常路生,出生於1944年,父親是軍人,母親是婦聯乾事,生他那天部隊正好轉移。

因為他急著出來,他媽沒辦法就地生產,然後有了路生這個名字。

常路生小朋友是跟著部隊長大的,不過他命不好也好。

不好是因為他三歲時他父親犧牲了,建國後他媽又為了救落水的小孩犧牲。

於是,常路生小朋友成了孤兒。

但他命也好,因為他媽媽的同事和同事家屬,也是他爸爸的戰友兄弟。

就這樣,常路生小朋友在叔伯嬸子們的照顧下長大,但他讀書成績不好,又因為體格壯碩身板結實,15歲就入了伍。

22歲那年,他有了對象,領導的女兒。

然後兩個年輕人組成了小家庭,32歲這年,常路生轉業了。

分配了工作。

因為祖籍在東北,按照政策他的工作也分配到了東北,但架不住他媳婦是個能耐人,被調到了羊城。

常路生同誌戀妻,不樂意和媳婦兩地分居,就跟著媳婦跑了。

但人生地不熟的沒門路,想進公安局沒戲,羊城這邊等著轉業分配工作的軍人不少,一個蘿卜一個坑的情況下,他成了個無業遊民。

這個時候他媳婦發力了,把他的情況和領導一說,領導一拍大腿說保衛科缺人。

常路生既有參軍經曆,又有過乾公安的經曆,過來保衛科當個組長正合適。

於是,無業遊民因為媳婦的原因,再次有了工作。

得知他的經曆,張曉琴很是納悶道,“叔你都是組長了,為啥會跑來看大門呀?”

“我也不是天天來看大門。”

常路生挺了挺壯碩的胸膛,聲如洪鐘道,“再說了,守大門這活本來就歸我們保衛科管。”

這話也對,守大門也挺重要。

不能讓人隨意進出,萬一遇到壞人給廠裡造成損失或者人員傷亡,那就不美了。

“叔你真棒!”

她比了個大拇指,誇得常路生人都快飄了。

易遲遲就覺得,這一中一青倆話癆湊一起,挺歡樂。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