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七日,雛田一行人回到木葉。
在忍者的世界裡,從來就沒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種說法。
砂隱村雖然遭遇了恐怖襲擊,但是其他國家彆說是伸出援助之手了,不落井下石就已經算是對得起砂隱村了。
火之國和風之國雖然是同盟國,木葉和砂隱也是盟友,可雛田回到木葉後,卻發現村裡仍然是一片欣欣向榮,並沒有因為砂隱村的事發生任何變化。
或許也會有些人在暗地裡幸災樂禍吧!
例如暗部的某個不願意透漏姓名的紫發姑娘……
其實木葉倒是有心派出忍者幫助砂隱村維護風之國的治安穩定,隻可惜人家砂隱村卻未必樂意。
距離砂隱村遇襲不過短短數日,安定和平的木葉村外早已是草木皆兵。
就連木葉也秘密派出了大量的忍者和暗部在邊境加強戒備,以防他國趁機潛入火之國作亂。
雛田看過忍村發展的曆史。
忍界的前三次大戰與第四次大戰是不一樣的,第四次大戰事關整個世界的安慰,因此才會出現那種大規模忍者戰的情況。
然而忍村之間的戰爭是有潛規則的,更多的還是以破壞他國經濟、治安為主。
舉個栗子!
如果火之國的某個貴族遭遇了他國忍者刺殺,火之國的治安和經濟必然會遭到破壞。
可是國內其他的貴族、官員們,就一定要雇傭木葉忍者才能保證人身安全。
這才是真正的忍者戰,五大忍村之間的關係可不像表麵那麼簡單。
以上,都是雛田的個人見解。
忍者的生存模式,就注定了忍者隻能在戰爭中獲利。
然而忍者也是人,也會有喜怒哀樂等情緒。同伴、親人的死亡,才讓這個世界充滿了仇恨。
宇智波斑為何會對這個世界充滿絕望,甚至認為‘無限月讀’的夢境世界才能真正讓世界得到和平。
忍者的生存方式就一定會伴隨仇恨,然而忍者作為血肉之軀的人類,卻又想遠離仇恨。
可是一旦世界和平,忍者就不被需要。
一個沒有任何力量的商人去他國行商,一路上都沒有山賊、強盜、忍者的刺殺、劫掠,那麼這個商人還會雇傭忍者來保護嗎?
一定不會!
可是沒有任務,忍者就沒有了資金來源。
沒有了戰爭,國家就會降低忍村的經費。
一個忍者一生隻能學習殺戮的手段,他們不懂治國、不懂經濟,讓忍者來治理國家,隻能讓國家更為混亂。
曾經的雨之國。
山椒魚半藏就曾經以‘雨忍村首領’的身份治理過雨之國,可結果卻是造成了一個哭泣的國家。
這才是忍者最絕望的地方。
現在的木葉還好,有了電影和醫院兩大經濟支柱,國家經費和雇傭任務也能滿足忍者的生存需要。
經曆的事情越多,雛田就越是能感覺到這個世界帶給忍者的巨大壓力。
忍者條例,作為約束忍者的行為規範,也不知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