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絕龍亡聞仲,三山詔九公(2 / 2)

洪荒造化 w風雪 9783 字 10個月前

申公豹遂道:“據我看,你隻好披蟒腰玉,受享君王富貴。”

土行孫聽的目光一亮,一陣心動,不禁忙問:“不知怎麼才能如此?”

申公豹忙笑道:“你肯下山,我修書薦你,咫尺成功。”

土行孫頓時忙問:“老師指我往那裡去?”

申公豹略微沉吟道:“薦你往三山關鄧九公處去,大事可成。”

土行孫忙拱手謝道:“弟子若得寸進,感恩非淺。”

申公豹卻是笑問:“你胸中有何本事?”

土行孫不由挺胸道:“弟子善能地行千裡。”

申公豹一聽不由目光微亮的忙道:“你用個我瞧。”

土行孫把身子一扭,即時不見。申公豹大喜,忽見土行孫往土裡鑽上來,不由忙道:“你師父有捆仙繩,你要去取來,也成的功。”

土行孫點頭應了:“多謝師叔提點,我知道了。”

土行孫盜了師父懼留孫的捆仙繩,五壺丹藥,徑往三山關來,好看的:。

...

且說當日絕龍嶺逃回軍士進汜水關,報與韓榮,說知聞仲死於絕龍嶺,韓榮大驚之下忙修表報進朝歌。有微子看報,忙進偏殿,見紂王行禮稱“臣”。

紂王不禁皺眉道:“朕無旨,皇伯有何奏章?”

微子把聞仲的事奏啟一遍。紂王大驚:“孤數日前,恍惚之中明明見聞太師在鹿台奏朕,言在絕龍嶺失利;今日果然如此!”

紂王著實傷感彷徨,轉而問左右文武道:“太師新亡,點哪一員官,定要把薑尚拿解朝歌,與太師報仇。”

眾官共議未決;有上大夫金勝出班奏道:“三山關總兵官鄧九公,前日大破南伯侯鄂順,屢建大功;若破西岐,非此人不克成功。”

紂王聽的點頭傳旨:“速發白旄、黃鉞。得專征伐。差官即往,星夜不許停留。”

使命官王貞,持詔往三山關來。一路上馬行如箭,心去如飛,秋光正好,和暖堪行。怎見得:千山水落蘆花碎,幾樹風揚紅葉醉。路途煙雨故人稀,黃菊芬菲山色麗,水寒荷破人憔悴。白蘋紅蓼滿江乾。落霞孤鶩長空墜。依稀黯淡野雲飛,玄鳥雲,賓鴻至。嘹嘹嚦嚦驚人寐。

話說天使所過府、州、縣、司,不止一日。其日到了三山關,驛內安歇。次日,到鄧九公帥府前。鄧九公同諸將等焚香接旨。開讀。詔曰:“天子征伐。原為誅逆救民。大將專閫外之寄,正代天行拯溺之權。茲爾元戎鄧九公,累功三山關,嚴出入之防,邊烽無警;退鄂順之反叛,奏捷甚速;懋績大焉。今姬發不道,納亡招叛,大肆猖獗。朕累勤問罪之師。彼反抗軍而樹敵;致王師累辱。大損國威,深為不法。朕心惡之。特敕爾前去,用心料理,相機進剿;務擒首惡,解闕獻俘,以正國典。朕決不惜茅土,以酬有功。爾其欽哉,毋負朕托重至意。故茲爾詔。”

鄧九公讀畢,招待天使,等候交代。王貞道:“新總兵孔宣就到。”

“哦?孔將軍?”鄧九公一聽不由露出意外驚喜之色。要知道,鄧九公這三山關總兵的位子,便是從孔宣手中接過。而孔宣卻是之前因事辭官,不想如今卻又出山赴任。

說起來,孔宣對鄧九公還有過指點之恩!尤其是因為孔宣的介紹,使得其女兒鄧嬋玉拜得名師,更是賜予鄧嬋玉一件異寶五光石,端的神異。若不是靠著女兒鄧嬋玉手中五光石之助,鄧九公也難以那麼輕易打敗南伯候鄂順啊!

不一日,孔宣已到。一身黃金甲,鮮紅如火的戰袍的孔宣,帶著兩個分彆身穿銀甲與黑甲的少年將軍,便是朗笑來到了三山關總兵府。

鄧九公親自帶著女兒鄧嬋玉出迎,看到孔宣不禁感慨一笑道:“孔兄,不想多年不見,你依舊是豐神俊朗,不減當年,小弟卻是快垂垂老矣了。”

“師伯!”一旁鄧嬋玉則是麵帶崇拜之色的美眸看向孔宣恭敬上前施禮。

看到鄧嬋玉的孔宣,也是不禁笑道:“好啊!女大十八變!丫頭,真是越長越漂亮了啊!不知道以後,要便宜哪家小子啊?”

“師伯!”鄧嬋玉一聽頓時俏臉泛紅的嬌嗔道。

一旁鄧九公不由一笑,目光卻是略顯好奇的多看了眼孔宣身後的兩個看起來都是俊朗不凡的少年將軍。

孔宣見狀不由淡笑介紹道:“鄧兄,他們乃是我的兩位小徒洪錦、商洪!”

“孔兄,快請進,咱們裡麵細談!”恍然點頭,稱了聲少年英才,轉而鄧九公便是含笑熱情的請孔宣進府。

鄧九公和孔宣老友重逢,自是一番敘舊,後才交代三山關事務,點將祭旗,準備次日起兵,好看的:。忽聞報:“有一矮子來下書。”

鄧九公有些意外,但還是令進帥府。見來人身不過四五尺長,至滴水簷前行禮,將書呈上。鄧九公拆520,知申公豹所薦,乃是“土行孫效勞麾下”。鄧九公見土行孫人物不好,“欲待不留,恐申國師見怪;若要用他,不成規矩..”沉吟良久,“..也罷,把他催糧應付三軍。”

鄧九公心中如此想著,遂道:“土行孫,既申國師薦你,吾不敢負命。後軍糧草缺少,用你為五軍督糧使。”

鄧九公打點出征,命太鸞為正印先行;子鄧秀為副印先行;趙升、孫焰紅為救應使;隨帶女兒鄧嬋玉,隨軍征伐。

鄧元帥調人馬惜彆孔宣,離了三山關,往西進發。一路上旗幡蕩蕩,殺氣騰騰。怎見得:三軍踴躍,將士熊羆。征雲並殺氣相浮,劍戟共旗幡耀日。人雄如猛虎,馬驟似飛龍。弓彎銀漢月,箭穿虎狼牙,袍鎧鮮明如繡簇,喊聲大振若山崩。鞭梢施號令,渾如開放三月桃花;馬擺閃鑾鈴,恍似搖綻九秋金菊。威風凜凜,人人咬碎口中牙;殺氣騰騰,個個睜圓眉下眼。真如猛虎出山林,恰似天王離北闕。

話說鄧九公人馬在路,也行有個月。一日來到西岐。哨探馬報入中軍:“啟元帥:前麵乃西岐東門,請令定奪。”

鄧九公遂傳令安了行營,放炮呐喊。

且說西岐薑尚自從破了聞太師,天下諸侯響應。忽探馬報入相府:“三山關鄧九公人馬駐紮東門。”

薑尚聞報,不由問諸將道:“鄧九公其人如何?”

黃飛虎在側,聞言忙上前道:“鄧九公,將才也。”

薑尚聽的頓時笑了:“將才好破,左道難破。”

且言鄧九公次日升帳傳令:“哪員戰將先往西岐見頭陣走遭?”

帳下先行官太鸞應聲:“末將願往。”

鄧九公欣然點頭應下,太鸞遂調本部人馬出營,排開陣勢,立馬橫刀,大呼搦戰。

探事馬報入相府:“有將請戰。”

薑尚不由笑問左右:“誰見頭陣?”

南宮適上前領令,提刀上馬,呐喊搖旗,衝出城來;見對陣一將,麵如活蟹,海下黃須,坐烏騅馬,不由大呼道:“來者何人?”

太鸞答道:“吾乃三山關總兵鄧九公麾下,正印先行太鸞是也;今奉敕西征討賊。爾等不守臣節,招納叛亡,無故造反,恃強肆暴,壞朝廷之大臣,藐天朝之使命,殊為可恨。特命六師,剿除叛惡。爾等可下馬受縛,解往朝歌,儘成湯之**,免生民之倒懸。如再執迷,悔之無及。”

南宮適笑道:“太鸞,你知聞太師、魔家四將、張桂芳等隻落得焚身,斬首,片甲不歸。料爾等米粒之珠,吐光不大;繩翅飛騰,去而不遠。速速早回。免遭屠戮。”

太鸞大怒,催開紫驊騮,手中刀飛來直取。南宮適縱騎,手中雙錘急架相還。兩馬相交,一場大戰。來往衝突,擂破花腔戰鼓,搖碎錦繡旗幡。來來往往,有三十回合。南宮適馬上逞英雄,展開錘勢,抖搜精神,倍加氣力。太鸞怒發,環眼雙睜,把合扇刀賣一個破綻,叫聲:“著!”

太鸞一刀劈將下來。南宮適因小覷了太鸞,不曾在意,見一刀落將下來,南宮適著忙,叫聲:“不好!”

南宮適將身急閃過,那刀把護肩甲吞頭削去半邊,絨繩割斷數肘,把南宮適嚇得魂飛天外,大敗進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