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土行孫得了兩功,鄧元帥治酒慶賀。夜飲至二更,土行孫酒後狂談,自恃道術,誇張道:“元帥若早用末將,子牙已擒,武王早縛,成功多時矣。”
鄧九公見土行孫連勝兩陣。擒拿二將,如此深信其言。酒至三更,眾將各回寢帳。獨土行孫還吃酒。鄧九公失言道:“土將軍,你若早破西岐。吾將弱女贅公為婿。”
土行孫聽得此言,滿心歡喜,一夜躊躕不睡。
且言次日鄧九公令土行孫:“早早立功,旋師奏凱,朝賀天子,共享千鍾。”
土行孫領命,排開陣勢,坐名要薑子牙答話。報馬報進相府來。薑尚隨即出城,眾將在兩邊,見土行孫跳躍而來,大呼道:“薑子牙,你乃昆侖之高士,吾特來擒你,可早早下馬受縛,無得使我費手。”
眾將官見土行孫個頭樣貌,哪裡把他放在眼裡,齊聲大笑。薑尚也是有些好笑:“觀你形貌,不入衣冠之內,你有何能,敢來擒吾?”
土行孫不由分說,將鐵棍劈麵打來,其他書友正在看:。薑尚用劍架隔,隻是撈不著他。如此往來,未及三五合,土行孫祭起捆仙繩,薑尚怎逃此厄,捆下騎來。土行孫士卒來拿,這邊將官甚多,齊奮勇衝出,一聲喊,把薑尚搶進城去了。
唯有楊戩在後麵,看見金光一道,其光正而不邪,歎道:“有些古怪!”
而李風也是雙目微眯的靜靜看著,麵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且說眾將搶了薑尚進相府,來解此繩解不開,用刀割此繩,且陷在肉裡,愈弄愈緊。薑尚忍不住皺眉痛呼道:“不可用刀割。”
此事也是很快驚動武王,姬發親自進相府來看,問相父安。看見薑尚這等光景,武王不禁有些雙目泛紅道:“孤不知得有何罪,天子屢年征伐,竟無寧宇,民受倒懸,軍遭殺戮,將逢陷阱,如之奈何!相父今又如此受苦,使孤日夜惶悚不安!”
楊戩在旁,仔細看這繩子,卻似捆仙繩,暗自沉吟:“必是此寶。”
話說楊戩正思慮之間,忽聞報:“有一道道童要見丞相。”
薑尚一聽頓時目光一亮的忙道:“快請進來。”
卻是白鶴童子來了,至殿前見薑尚,口稱:“師叔,老爺法牒,送符印將此繩解去。”
說話間白鶴童子把符印在繩頭上,用手一指,那繩即時落將下來。
薑尚得以脫困,頓時忙向著昆侖,拜謝天尊慈憫。白鶴童子隨後回玉虛宮去也。
楊戩隨即便是忙上前對薑尚道:“此繩是捆仙繩。”
薑尚一聽不禁皺眉道:“豈有此理!難道懼留孫師兄反來害我,決無此說!”
次日。土行孫又來請戰。楊戩應聲而出:“弟子願往。”
“我願隨行,為楊道兄掠陣!”李風隨即便是忙上前請命道。
薑尚不由點頭吩咐道:“你二人且要小心!”
楊戩與李風領命,各自上馬,率兵出得城來。
土行孫見當先一俊朗青年縱馬而來,不禁喝問道:“你是何人?”
楊戩勒馬停下道:“你將何術捆吾師叔?不要走!”
楊戩說話間搖槍來取。土行孫發棍來迎,槍棍交加,好殺!楊戩先自留心看他端的。未及五七合。土行孫祭捆仙繩來拿楊戩,隻見光華燦爛,楊戩已被拿了。土行孫令士卒抬著楊戩,才到轅門,一聲響,抬塌了。掉在地下,及至看時,乃是一塊石頭。眾士卒不由大驚失色。
土行孫親目觀見,心甚驚疑,正沉吟不語,隻見不知何時楊戩又騎在戰馬之上槍指著這邊喝道:“好匹夫!以為仗此術便可捉我不成!”
楊戩說話間,再次縱馬搖槍來取。土行孫隻得再上前迎戰。兩家殺得長短不一。楊戩急把哮天犬祭在空中。土行孫看見。將身子一扭,即時不見。楊戩一看,便駭然大驚道:“成湯營裡若有此人,西岐必不能取勝。”
獨自立馬凝思半晌,麵有憂色的楊戩,聽到馬蹄聲不禁側頭看去,隻見李風正騎馬而來道:“楊道兄,此人土遁之術頗為玄妙。若是一心逃命或者偷襲,我等將防不勝防。”
“賢弟也無方法克他?”楊戩不禁問道。
李風一聽頓時苦笑道:“剛才小弟正要祭出龍鳳劍相助,奈何那土行孫逃得快,小弟的法寶,可不會遁地之法。”
“哎,其他書友正在看:!”歎了聲的楊戩,不禁皺眉沉吟道:“看來,下次要先下手為強。不讓他有逃遁的機會,方能製得住他啊!”
李風聽的不由微微點頭。彼此相視,當即二人便是略顯無奈的一起回去了。
待得回進相府,看見楊戩和李風都是麵帶憂色的樣子。薑尚不禁忙問其故。
楊戩無奈搖頭:“西岐又添一患。土行孫善有地行之術,奈何!這到不可不防。這事是件沒有遮攔的。若是他暗進城來,怎能準備!”
薑尚不禁瞪眼驚道:“有這樣事?”
點頭的楊戩,便是隨即忙道:“他前日拿師叔,據弟子看,定是捆仙繩。今日弟子被他捆著,我留心著意,仔細定睛,還是捆仙繩,分毫不差。待弟子往夾龍山飛龍洞去探問一番,何如?”
聽楊戩再提這事,薑尚不禁皺眉擺手道:“此慮甚遠,且防他目下進城。”
楊戩見狀亦不敢再說,隻得和李風相視一眼,頗有些無奈。
...
且說土行孫回營來見鄧九公,鄧九公不由忙問道:“今日勝了何人?”
土行孫把擒楊戩之事說了一遍。鄧九公不禁感歎道:“西岐果然多能人,今日不得擒獲,實在可惜。但願早破西岐,旋師奏凱,不負將軍得此大功也。”
土行孫則是暗想:“不若今夜進城,殺了武王,誅了薑尚,若是成功,便可與小姐早成姻眷,多少是好!”
如此想間,土行孫頓時便是對鄧九公請命道:“元帥不必憂心,末將今夜進西岐,殺了武王、薑尚,取二人首級回來,進朝報功;西岐無首,自然瓦解。”
鄧九公聽的不禁疑惑問道:“將軍怎得入城?”
土行孫則自信笑道:“昔日吾師傳我有地行之術,可行千裡。如進城,有何難事?”
鄧九公大喜,治酒與土將軍駕功,晚間進西岐,行刺武王、薑尚。
且言薑尚在府,慮土行孫之事,忽然一陣怪風刮來,甚是利害。怎見得,有讚為證:淅淅蕭蕭,飄飄蕩蕩。淅淅蕭蕭飛落葉,飄飄蕩蕩卷浮雲。鬆柏遭摧折,波濤儘攪渾。山鳥難棲,海魚顛倒。東西鋪閣,難保門窗脫落;前後屋舍,怎分戶牖傾欹。真是:無蹤無影驚人膽,助怪藏妖出洞門。
薑尚在銀安殿下踱步,見大風一陣,刮得來,響一聲,把寶纛幡一折兩段,不禁大驚;忙取香案,焚香爐內,將八卦搜求吉凶。薑尚鋪下金錢,便知就裡,大驚拍案而起道:“不好!”
旋即薑尚便是忙命左右:“快去請武王駕至相府!”
眾門人慌問其故。薑尚不由正色道:“楊戩之言大是有理!方才風過甚凶,主土行孫今晚進城行刺。”
薑尚轉而再次傳命:“府前大門懸三麵鏡子,大殿上懸五麵鏡子,今晚眾將不要散去,俱在府內嚴備看守,須弓上弦,刀出鞘,以備不虞。”
少時,諸將披執上殿。隻見門官報入:“武王駕至。”
薑尚忙率眾將接駕至殿內,行禮畢。武王不由笑問:“相父請孤,有何見諭?”
薑尚遂笑道:“老臣今日訓練眾將六韜,特請大王筵宴。”
武王一聽不由大喜道:“難得相父如此勤勞,孤不勝感激。隻願兵戈寧息,與相父共享安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