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九公歸降,蘇侯來伐(2 / 2)

洪荒造化 w風雪 9172 字 2024-03-24

鄧九公聽著李風一番言語,不禁撫須沉吟,感覺大是有理,自己沉思:“欲奮勇行師,眾寡莫敵;欲收軍還國,事屬嫌疑...”

沉吟半晌,轉而看著鄧嬋玉美眸之中露出期待之色的看向自己,鄧九公不禁歎道:“我兒,你是我愛女,我怎的舍得你!隻得天意如此。但我羞入西岐,屈膝與薑尚耳。如之奈何。”

鄧嬋玉聞言鬆了口氣的同時,不由笑道:“這有何難!薑丞相虛心下士,並無驕矜。父親果真降周,孩兒願先去說明,令薑丞相前來迎接。”

鄧九公見鄧嬋玉如此說,不由點頭,命其先行,自領領眾軍歸順西岐。

且說鄧嬋玉與李風、土行孫先至西岐城,入相府,對薑尚將上項事訴說一遍。薑尚聞言不由大喜,先是勉勵三人一番,旋即便是命左右:“排隊伍出城,迎接鄧元帥。”

左右聞命,俱城執迎接裡餘之地,已見鄧九公軍卒來至,其他書友正在看:。薑尚不由親身上前對鄧九公含笑拱手道:“元帥請了!”

鄧九公不敢怠慢,連在馬上拱手還禮道:“末將才疏智淺,致蒙譴責,理之當然。今已納降,望丞相恕罪。”

薑尚忙勒騎向前,攜九公手,並轡而言道:“今將軍既知順逆,棄暗投明,俱是一殿之臣,何得又分彼此。況令愛又歸吾門下師侄,吾又何敢賺將軍哉。”

鄧九公聞言頓時鬆了口氣,心中不勝感激。二人敘至相府下馬,進銀安殿,重整筵席,同諸將飲慶賀酒一宿。

次日,薑尚又親自引鄧九公父女與去見武王。武王也是熱情招呼鄧九公父女,並允諾親自為鄧嬋玉和土行孫舉行婚禮。

...

且不言鄧九公歸周,隻見探馬報入汜水關,韓榮聽得鄧九公納降,將女私配敵國,不由大驚的忙飛報至朝歌。有上大夫張謙看本,見此報大驚,忙進內打聽,紂王在摘星樓,隻得上樓啟奏。左右見上大夫進疏,慌忙奏道:“啟大王:今有上大夫張謙候旨。”

紂王聽說,不由眉頭一皺,轉而命:“宣上樓來。”

張謙聞命上樓,至滴水簷前拜畢。紂王不禁皺眉看向張謙略顯不滿道:“朕無旨宣卿,卿有何奏章?就此批宣。”

張謙俯伏奏道:“今有汜水關韓榮進有奏章,臣不敢隱匿;雖觸龍怒。臣就死無辭。”

紂王聽說,命當駕官:“即將韓榮本拿來朕看。”

張謙忙將韓榮本展於紂王龍案之上。紂王看未完,不覺大怒道:“鄧九公受朕大恩。今一日歸降叛賊,情殊可恨!待朕升殿,與臣共議,定拿此一班叛臣,明正伊罪,方泄朕恨!”

張謙隻得退下樓來,候天子臨軒。隻見九節殿上。鐘鼓齊鳴。眾官聞知,忙至朝房伺候。須臾,孔雀屏開。紂王駕臨,登寶座傳旨:“命眾卿麵議。”

眾文武齊至禦前,俯伏候旨。紂王不由俯瞰眾人怒道:“今鄧九公奉詔征西,不但不能伐叛奏捷。反將己女私婚敵國。歸降逆賊,罪在不赦;除擒拿逆臣家屬外,必將逆臣拿獲,以正國法。卿等有何良策,以彰國之常刑?”

紂王言未畢,有中諫大夫飛廉出班奏曰:“臣觀西岐抗禮拒敵,罪在不赦。然征伐大將,得勝者或有捷報禦前。失利者懼罪即歸伏西土,何日能奏捷音也。依臣愚見。必用至親骨肉之臣征伐,庶無二者之虞;且與國同為休戚,自無不奏捷者。”

紂王不由:“君臣父子,總係至戚,又何分彼此哉?”

飛廉奏則道:“臣保一人,征伐西岐,薑尚可擒,大功可奏。”

紂王一聽不禁挑眉好奇問道:“卿保何人?”

飛廉奏道:“要克西岐,非冀州侯蘇護不可。一為陛下國戚;二為諸侯之長,凡事無有不用力者。”

紂王聞言大悅:“卿言甚善。”

紂王即令軍政官:“速發黃旄、白鉞。”

使命齎詔前往冀州,天使離了朝歌,前往冀州,一路無詞,翌日來到冀州館驛安下。次日,報至蘇侯府內。蘇侯即至館驛接旨。焚香拜畢,展詔開讀,詔曰:“朕聞征討之命,皆出於天子;閫外之寄,實出於元戎。建立功勳,威鎮海內,皆臣子分內事也。茲西岐姬發肆行不道,抗拒王師,情殊可恨。特敕爾冀州侯蘇護,總督六師,前往征伐;必擒獲渠魁,殄滅禍亂。俟旋師奏捷,朕不惜茅土以待有功。爾其勖哉!特詔。”

話說蘇侯開讀旨意畢,心中大喜;管待天使,齎送程費,打發天使起程,。蘇侯暗謝天地道:“今日吾方得洗一身之冤,以謝天下。”

蘇護忙令後堂治酒,與子全忠、夫人楊氏共飲,道:“我不幸生女妲己,進上朝歌。誰想這賤人儘違父母之訓,迷惑紂王;使天下諸侯銜恨於我。今武王仁德播於天下,三分有二儘歸於西周。不意昏君反命吾征伐。吾得遂生平之願。我明日意欲將滿門良眷帶在行營,至西岐歸降周王,共享太平;然後會合諸侯,共伐無道,使我蘇護不得遺笑於諸侯,受饑於後世,亦不失丈夫之所為耳。”

蘇護的夫人楊氏卻是不禁垂落:“夫君,若是如此,女兒豈不是危矣?”

“哼!昏君如此寵溺她,焉得輕易殺她?再說,殺了更好!我蘇護生此女兒,實在是辱沒了蘇家列祖!”蘇護則是咬牙道。

楊氏一聽更是傷心,一旁蘇全忠則是忙在一旁勸慰。

見夫人如此,蘇護也是不禁暗歎了口氣的放下筷子,心中一陣難受。

...

且說次日殿上鼓響,眾將軍參見。蘇護道:“天子敕下,命吾西征。眾將整備起行。”眾將得令,整點十萬人馬,即日祭寶纛旗,收拾起兵;同先行官趙丙、孫子羽、陳光、五軍救應使鄭倫,即日離了冀州,軍威甚是雄偉。怎見得,有讚為證,讚曰:殺氣征雲起,金鑼鼓又鳴。幡幢遮瑞日,劍戟鬼神驚。平空生霧彩,遍地長愁雲。閃翻銀葉甲,撥轉皁雕弓。人似離山虎,馬如出水龍。頭盔生燦爛,鎧甲砌龍鱗。離了冀州界,西土去安營。

蘇護行兵,非止一日。有探馬報入中軍:“前是西岐城下。”

蘇護傳令:“安營結寨。”

蘇護隨後升帳在帥座坐下。眾將前來參謁,兵士立起帥旗。

且說薑尚在相府,收四萬諸侯本,請武王伐紂。忽報馬入府:“啟老爺:冀州侯蘇護來代西岐。”

薑尚一聽不禁忙問黃飛虎道:“久聞此人善能用兵,黃將軍必知其人,請言其概。”

黃飛虎遂點頭道:“蘇護秉性剛直,不似諂媚無骨之夫;名為國戚,與紂王有隙,一向要歸周,時常有書至末將處。此人若來,必定歸周,再無疑惑。”

薑尚聞言目光一亮,不由心中大悅。

話說蘇侯三日未來請戰。黃飛虎上殿見薑尚,道:“蘇侯按兵不動,待末將探他一陣,便知端的。”

薑尚點頭許之。黃飛虎領令,上了五色神牛,出得城來,一聲炮響,立於轅門,大呼道:“請蘇侯答話!”

探馬報入中軍。蘇侯令先行官見陣。趙丙領令,上馬提方天戟,徑直出轅門;認的是武成王黃飛虎,趙丙不由道:“黃飛虎,你身為國戚,不思報本,無故造反,致起禍端,使生民塗炭,屢年征討不息。今奉旨特來擒你;尚不下馬受縛,猶自支吾!”

趙丙說完搖戟便向黃飛虎刺來。黃飛虎將槍架住,對趙丙道:“你好好回去,請你主將出來答話,吾自有道理。你何必自逞其強也!”

趙丙大怒:“既奉命來擒你報功,豈得猶以語言支吾!”

趙丙話未畢,又一戟刺將來。黃飛虎大怒:“好大膽匹夫!焉敢連刺吾兩戟!”

黃飛虎催開神牛,手中槍赴麵交還。牛馬相交,槍戟並舉。怎見得:二將陣前勢無比,撥開牛馬定生死。這一個鋼槍搖動鬼神愁;那一個畫戟展開分彼此。一來一往勢無休,你生我活誰能已。從來惡戰不尋常,攪海翻江無底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