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周紀見黃明又失利,不敢向前,隻得敗進營來見薑尚。薑尚聞黃飛虎被擒大驚,問周紀道:“他如何擒去?”
周紀忙道:“他於關外立有一幡,俱是人骨頭穿成,高有數丈,他允自敗走,竟從幡下過去。若是趕他的,亦從幡下便連人帶馬倒了。黃明去救武成王,也被擒去。”
薑尚大驚,此又是左道之術,暗道:待吾明日親自臨陣,便知端的。
次日,薑尚與眾門人俱出營來,看見此幡懸於空中,有千條黑氣,萬道寒煙,其他書友正在看:。哪吒等仔細定睛看那白骨上,俱有朱砂符印,不由忙對薑尚言道:“師叔!可曾見上麵符印嗎?”
薑尚點頭道:“吾已見了。此正是左道之術,你等今後交戰,隻要不往他幡下過便是了。”
隻見報馬報入關內,歐陽淳也親自出關來會薑尚。歐陽淳不往幡下過,往旁邊走來。
薑尚看見歐陽淳轉將出來,乃對門人道:“你看主將也不從此過。”
眾將點頭會意,薑尚迎上前來問道:“來將莫非守關主將嗎?”
歐陽淳點頭道:“然也。”
薑尚道:“將軍何不知天命耶?五關隻此一城,倘敢抗拒天兵哉?”
歐陽淳大怒,回顧卞吉道:“與吾擒此叛逆。”
卞吉催開馬,搖手中戟飛奔過來,旁有雷震子大呼道:“賊將慢來,有我在此!”
雷震子展開兩翅,舉棍打來,卞吉見雷震子凶悍,知是異人,未及回合,就往幡下敗走。雷震子自忖此幡既是妖術,不若先打碎此,再殺卞吉未遲。雷震子把二翅飛起,望幡上一棍打來;不知此幡周園有一股妖氣迷住,撞著他就是昏迷。雷震子一棍打來,竟被妖氣撞著,便翻下地來,不省人事。兩邊守幡家將,把雷震子捆綁起來。
這壁廂韋護大怒,急祭起降魔杵來打此,此杵雖能壓鎮邪魔外道之人,不知打不得此,隻見那杵竟落幡下。正是:休言韋護降魔杵,怎敵幽魂白骨幡。
話說韋護見此杵竟落於幡下,不覺大驚,眾門人俱麵麵相覷。隻見卞吉複至軍前大呼
道:“薑尚!可早早下馬歸降,免你一死!”
哪吒聽得大怒,登開風火輪,現出三頭八臂大喝道:“匹夫慢來!”
哪吒搖火尖槍飛來直取,卞吉見哪吒如此形狀,先自吃了一驚,未及數合,被哪吒一乾坤圈,把卞吉幾乎打下馬來,回身敗進關去了。
薑尚後有李靖,催馬搖戟來戰歐陽淳,旁有桂天祿舞手中刀,抵住了李靖。未及數合,被李靖一戟刺於馬下。
歐陽淳大怒,搖手中斧來戰李靖。薑尚命左右擂鼓助戰。隻見陣後衝出辛甲、辛免、四賢毛公遂,無數周將,把歐陽淳圍在當中,又有周紀,龍環,吳謙,三將也來助戰。把歐陽淳殺得隻有招架之功,更無還手之力。
話說歐陽淳被一乾周將,圍在中間。隻殺得盔甲歪斜,汗流浹背,自料抵當不住,把馬跳出圈子。敗進關中去了。緊閉不出。
薑尚在轅門,又見折了雷震子,心下十分不樂
且說歐陽淳敗進關來,忙升殿坐下,見卞吉被打,吩咐他且回府調養;一麵把雷震子且送下監中,修告急文書,往朝歌來。差官在路上。正是春儘夏初時節,怎見得一路上好光景?有詩為證:
“清和天氣爽。池沼芰荷生;梅逐雨餘熟,麥隨風景成。草隨花落處,鶯老柳枝輕;江燕攜難習,山難哺子鳴。鬥南當日永,萬物顯光明。”
話說差官在路,不分曉夜,不一日進了朝歌,在館驛安歇。
次日,將本齎進牛門,至文書房投遞。那日是中大夫惡來看本,差官將本呈上,惡來接過手,正看那本,隻見微子啟來至;惡來將歐陽淳的本遞興微子啟看,微子啟大驚道:“薑尚兵至臨潼關,敵兵已臨咫尺之地,天子尚高臥不知,奈何!奈何!”
微子啟遂抱本往內庭見駕,。紂王正在鹿台,與玉妃飲宴,當駕官啟奏:“有微子啟侯旨。”
紂王略微皺眉,轉而還是道:“宣來。”
微子啟至三上,見禮畢,紂王乃問:“王兄有何奏章?”
微子啟奏道:“薑尚造反,自立姬發,興兵作叛,糾合諸侯,妄生禍亂,侵占疆土,五關已得四關,大兵見屯臨潼關外,損兵殺將,大肆狂暴,真疊卵之危,其禍不小。
守關主將,具疏告急,乞陛下以社稷為重,日親政事,速賜施行,不勝幸甚。”
微子啟將表呈上,紂王接表,看罷大驚道:“不意薑尚作難肆橫,竟克孤王之四關也。今不早治,是養虎成患也。”
紂王遂傳旨:“上殿。”
左右當駕官,施設龍車鳳輦:“請陛下發駕。”
隻見警蹕傳呼,天子禦駕,早至金鑾寶殿;掌殿官與金吾大將,忙將鐘鼓齊嗚,百官端肅而進,不覺威儀一新。隻因紂王有經年,未曾臨朝,今一旦登殿,人心鼓舞如此。怎見得?有讚為證:
煙籠鳳閣,香靄龍樓;光搖月動,雲拂翠華流。侍臣燈,宮女扇,雙雙映彩,孔雀屏,麒麟殿,處處光浮;淨鞭三下響,衣冠拜冕旒。金草紫綬垂天象,管取江山萬萬秋。
話說紂王設朝,百官無不慶幸。朝賀畢,紂王乃道:“薑尚肆橫,以下淩上,侵犯關隘,已壞孤王四關,加今屯兵於臨潼關下,若不大奮朝綱,以懲其侮,國法安在?眾卿有何策可退周兵?”
言未畢,左班中閃出一位上大夫李通,出班啟奏道:“臣聞君為元首,臣為股肱,陛
下平昔不以國事為重,聽讒遠忠,荒淫酒色,屏棄政事,以致天愁民怨,萬姓不保,天下思亂,四海分崩,陛下今日臨軒,事已晚矣。況今朝歌,豈無智能之士,賢俊之人?隻因陛下平日不以忠良為重,故今日亦不以陛下為重耳。即今東有薑文煥,遊魂關晝夜毋寧;南有鄂順,三山關攻打甚急;北有崇黑虎,陳塘關旦夕將危;西有姬發,兵叩臨潼關,指日可破。真如大廈將傾,一木焉能支得?臣今不避斧鉞之誅;直言冒瀆天聽,乞速加整飭,以救危亡;如不以臣言為謬,臣舉保二臣,可先去臨潼關,阻住周兵,再為商議。願陛下日修德政,去讒遠佞,諫行言聽,庶可稍挽天意,猶不失成場之脈耳。”
紂王強忍著不耐皺眉道:“卿保舉何人?”
李通道:“臣觀眾臣之內,止有鄧昆、芮吉素有忠良之心,輔國不二,若得此二臣前去,可保毋庶也。”
紂王準奏,隨即宣鄧昆、芮吉二人上殿。不一時宣至岩前,朝賀畢,紂王乃道:“今有上大夫李通,奏卿忠心為國,特舉卿二人前去臨潼關協守,孤加爾黃鉞白旄,得專閫外。卿當儘心竭力,務在必退周兵,以擒罪首,卿功在社稷,孤豈惜茅土以報卿哉,當領孤命。”
鄧昆、芮吉叩首道:“臣敢不竭駑駘之力,以報陛下知遇之恩也。”
紂王傳旨:“賜二卿箸,以見朕寵榮至意。”
二臣叩頭謝恩下殿,須臾左右鋪上筵席,百官與二侯把盞。微子、箕子二位殿下,也奉酒與二侯,哽咽言道:“二位將軍!社稷安危,在此一行,全仗將軍,扶持國難,則國家幸甚。”
二侯當即忙道:“殿下放心,臣平日之忠肝義膽,正報國恩於今日也。豈敢有負皇上委托之隆,眾大夫保舉之恩也?”
酒畢,二人謝過二位殿下與眾官。
次日起兵,二人率軍離了朝歌,徑直往孟津,渡黃河而來,按下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