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鄧、芮二侯,次日升殿坐下,眾將來見。鄧昆道:“吾二人奉旨協守此關,以退周兵,昨日會戰 未見雌雄,豈是大將之所為?明日整兵,務在一戰,以退周兵;早早班師,以複王命,是吾願也。”
歐陽淳不由道:“賢侯之言是也。”
當日整頓兵馬,一宿晚景不提。
次日,鄧昆檢點士卒,炮聲響處,人馬出關,至周營前搦戰。鄧昆見幽魂白骨幡豎在當道,就在這幡上發揮,忙令卞吉將此幡去了。卞吉大驚忙道:“賢侯在上,此幡無價之寶。阻周兵全在於此,若去了此 ,臨潼關休矣。”
芮吉則道:“我乃是朝廷欽差官,反走小徑,你為偏將,反行中道,同兵觀之,深為不雅。縱令得勝,亦為不武,理當去了此幡。”
卞吉自思:“若是去了此幡,恐無以勝敵人;若不去,彼為主將,我豈可與之抗禮?今既為父親報仇,豈惜此一符也。”
卞吉馬上欠身道:“二位賢侯,不必去幡,請回關中一議,自然往返無礙耳。”
鄧、芮二侯具進了關,卞吉忙畫了三道靈符,鄧、芮二侯每人一道,放在幛頭裡麵,歐陽淳一道放在盔,複出關來,數騎往幡過下,就如尋常,二侯大喜。及至周營,對軍政官道:“報你主將,出來答話!”
探馬報入中軍,薑尚急忙領眾將出營,鄧、芮大呼道:“薑子牙!今日與你共決雌雄也。”
說話間,二候便是拍馬殺入陣中來,薑尚背後有黃飛彪、黃飛豹二馬衝出,接住鄧、芮二侯廝殺。四騎相交,正在酣戰之下,卞吉看不過,大呼道:“吾來助戰!二侯勿懼!”
武吉出馬接住大戰,隻見卞吉撥馬往下就走,武吉不趕。薑尚見隻有鄧、芮二侯相戰,忙令鳴金。兩邊各自回軍。
薑尚看見鄧昆四將往幡下徑自去了,心中著實遲疑,進營坐下。沉吟自思:“前日隻是卞吉一人行走得,餘則昏迷,今日如何他四人俱往幡下行得?”
土行孫道:“元帥遲疑,莫不是為著那幡下,他四人都走得嗎?”
薑尚點頭道:“正為此說,好看的:。”
土行孫道:“這有何難,待弟子今日再往關內去走一遭,便知端的。”
薑尚一聽大喜忙道:“事宜速行。”
當晚初更。土行孫進關來,至鄧、芮二侯密室。二侯見土行孫來至,不勝大喜道:“正望公來,那幡名喚幽魂白骨 ,再無法可治,今日被我二人刁難他。他將一道符與我們,頂在頭上,往幡下過。就如平常,安然無恙。足下可持此符,獻與薑元帥,速速進兵,吾自有獻關之策也。”
土行孫得符,辭了二侯,往大營來見薑尚,備言前事。薑尚大喜,取符一看,識得符中妙訣。忙取朱砂書符。
話說薑尚將所用之符畫完,吩咐軍政官擂鼓,眾將上帳參見。薑尚乃道:“你眾將俱各領符一道,藏在盔內,或在發中亦可,明日會戰,候他敗走,眾將先趕去,搶了他的白骨幡,然後攻他關隘。”
眾將聽畢,領了符命,無不歡喜。
次日,薑尚大隊而出,遙指關上搦戰,探馬報知鄧、芮二侯,命卞吉出馬。卞吉領命出關,可憐:丹心枉作千年計,死到臨潼尚不知。
卞吉上馬出關,往幡下來,大呼道:“今日定拿你成功也。”
話畢,卞吉便是縱馬搖戟,直奔薑尚。隻見薑尚左右一乾大小將官,衝殺過來,把卞吉圍在中間,鑼鼓齊鳴,威聲四起,隻殺得黑霧迷空。怎見得?有詩為證:“殺氣漫漫鎖太華,戈聲響亮亂交加;五關今屬西岐主,萬截名垂讚子牙。”
話說卞吉被眾將困在中間,不能得出,忽然一戟,剌中武吉肩窩,武吉閃開,卞吉乘空跳出陣來,徑往幡下逃去。周營一乾眾將,隨後趕來,卞吉那知已暗漏消息,尚自妄想拿人。卞吉複兜回馬,吩咐家將拿人,隻見數將趕過幡下,徑直殺奔前來。卞吉大驚道:“此是天喪商朝社稷,如何此寶無靈也。”
卞吉不敢複戰,遂敗進關來,閉門不出。
薑尚也不追趕他,乃命諸將先將此幡收了。韋護取了降魔杵,又將雷震子黃金棍取了,堂鼓回營。
且說卞吉進營,來見鄧、芮二侯,不知二侯早已自歸周,就要尋事處治卞吉。忽報:“卞吉回見。”
待卞吉行至階下,芮吉先開口問道:“想今日卞將軍擒有幾個周將?”
卞吉不禁搖頭皺眉道:“今日末將之會戰,周營有十數員大將,圍裹當中,末將刺中一將,乘空敗走,引入幡下,以便擒拿他幾員。不知何故,他眾將一擁前來,俱往幡下過來。此乃天喪商朝,非末將不勝之罪也。”
芮吉笑道:“前日擒三將,此幡就靈驗,今日如何此幡就不靈了?”
鄧昆隨即道:“此無他說,卞吉見關內兵微將寡,周兵勢大,此關難以久守,故與周營私通假輸一陣,眾將一擁而入,以獻此關耳。幸軍士速即緊閉,未遂賊計,不然吾等皆為虜矣。此等逆賊,留之終屬後患。”
旋即鄧昆便是厲聲喝令兩邊刀斧手:“拿下梟首示眾。”
可憐正是:一點丹心成畫餅,怨魂空逐杜鵑啼。
卞吉不及分辯,被左右手下,擁出帥府,即時斬了首級號令。歐陽淳不知其故,見斬了卞吉,目瞪口呆,心下茫然。鄧、芮二侯謂歐陽淳道:“卞吉不知天命,故意逗遛軍機,理宜斬首。我二人實對將軍說,方今商朝氣數將終,荒淫不道,人心已離,天命不保,天下諸侯。久已歸周,隻有此關之隔耳。今關中又無大將,足抵周兵,終是不能拒守,不若我等與將軍將此關獻於周武,共伐無道,正所謂:順天者昌,好看的:。逆天者亡。且周營俱是道術之士,我等皆非他的對手,我固然與你俱當死君之難,但無道之君,天下共棄之,你我徒死無益耳。願將軍思之。”
歐陽淳大怒,罵道:“食君之祿,不思報本,反欲獻關。甘心降賊,屈殺卞吉,此真狗彘之不若也!我歐陽淳其首可斷,其身可碎,而此心決不負商朝之恩,甘效辜恩負義之賊也!”
鄧、芮二侯大喝道:“今天下諸侯。儘已歸周,難道都是負商朝之恩者?隻不過為獨夫殘虐生靈,萬民塗炭。周武興吊民伐罪之師,汝安得以叛逆目之,真不識天時之匹夫。”
歐陽淳大呼道:“陛下誤用奸邪,反賣國求榮,我先殺此逆賊,以報君恩。”
說話間,歐陽淳便是仗劍來殺鄧、芮二侯。二侯亦仗劍來迎,殺在殿上,雙戰歐陽淳。歐陽淳如何戰得過,被芮吉吼一聲。一劍砍倒歐陽淳,梟了首級。正是:為國亡身全大節,二侯察理順天心。
話說二侯殺了歐陽淳。監中放出三將,黃飛虎上殿來,見是鄧昆,二人相會大喜,各訴衷腸。芮吉傳令,速行開關,先放三將來大營報信。三將至轅門,軍政官報入中軍,薑尚大喜,忙命進帳來。三將至中軍見禮畢,薑尚問其詳細,隻見左右報:“鄧昆、芮吉至轅門聽令。”
薑尚忙傳令:“令來。”
二侯至中軍,薑尚迎下座來。二侯下拜,薑尚攙住安慰道:“今日賢良歸周,真不失賢臣擇主而仕之智。”
二侯皆道:“請元帥進關安民。”
薑尚傳令,催人馬進關,武王亦起駕隨行。大軍莫不歡呼,人心大悅;武王來至帥府,查過戶口冊籍,關中人民父老,俱牽羊擔酒,以迎王師。武王命殿前治宴,款待東征大小眾將,犒賞三軍,住了數日。
...
薑尚隨後傳令再次起兵,往澠池縣來。好人馬一路上,怎見得?有詩讚之雲:“殺氣迷空千裡長,旌旗招展日無光;層層鐵鉞鋒如雪,對對鋼刀刃似霜。人勝登山豹虎猛,馬過出水蟒龍鋼;澠池此際交兵日,五嶽齊遭劍下亡。”
話說薑尚人馬在路前行,不一日探馬報道:“啟元帥!前至澠池縣了,請令定奪。”
薑尚傳令安營,點炮呐喊。話說澠池縣總兵官張奎,聽得周兵來至,忙升帥府坐下,左右有二位先行官,乃是王佐、鄭樁,上廳來見張奎,張奎道:“今日周兵進了五關,與帝都止有一河之隔,幸賴我在此,尚可支撐。”
不說張奎打點禦敵,且說薑元帥次日升帳,命將出軍,忽報:“有東伯侯官差下書。”
薑尚忙傳令:“令來。”
差官至軍前行營,將書呈上,薑尚拆書觀之,看畢,問左右道:“如今東伯侯薑文煥,求借救兵,我這裡必定發兵才是。”
旁有黃飛虎答道:“天下諸侯,皆仰望我周,豈有坐視不救之理?元帥當得發兵救援,以安天下諸侯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