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孫悟空剛剛得勝,正來收兵,見哪吒來的勇猛。好太子:總角才遮囟,披毛未苫肩。神奇多敏悟,骨秀更清妍。誠為天上麒麟子,果是煙霞彩鳳仙。龍種自然非俗相,妙齡端不類塵凡。身帶六般神器械,飛騰變化廣無邊。今受玉皇金口詔,敕封海會號三壇。
孫悟空迎近前來問道:“你是誰家小哥?闖近吾門,有何事乾?”
哪吒好奇的上下打量了孫悟空一番,旋即便是一副正色的喝道:“潑妖猴!豈不認得我?我乃托塔天王三太子哪吒是也。今奉玉帝欽差,至此捉你。”
孫悟空一聽忍不住笑道:“小太子,你的奶牙尚未退,胎毛尚未乾,怎敢說這般大話?我且留你的性命,不打你。你隻看我旌旗上是什麼字號,拜上玉帝,是這般官銜,再也不須動眾,我自皈依;若是不遂我心,定要打上靈霄寶殿。”
哪吒抬頭看處,乃‘齊天大聖’四字,不由好笑道:“這妖猴能有多大神通,就敢稱此名號!修的多言,且先吃吾一劍!”
孫悟空道:“我隻站下不動,任你砍幾劍罷。”
哪吒聞言怒極而笑,大喝一聲,叫了聲‘變’,當即變做三頭六臂,惡狠狠手持著六般兵器,乃是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繡球兒、火輪兒,丫丫叉叉,撲麵來打。
孫悟空見了心驚道:“這小哥倒也會弄些手段!莫無禮,看我神通!”
好大聖,喝聲‘變’,也變做三頭六臂,把金箍棒幌一幌,也變作三條,六隻手拿著三條棒架住。
這場鬥,真個是地動山搖,好殺也:
六臂哪吒太子,天生美石猴王,相逢真對手,正遇本源流。那一個蒙差來下界,這一個欺心鬨鬥牛。斬妖寶劍鋒芒快,砍妖刀狠鬼神愁;縛妖索子如飛蟒,降妖大杵似狼頭;火輪掣電烘烘豔,往往來來滾繡球。大聖三條如意棒,前遮後擋運機謀。苦爭數合無高下,太子心中不肯休。把那六件兵器多教變,百千萬億照頭丟。猴王不懼嗬嗬笑,鐵棒翻騰自運籌。以一化千千化萬,滿空亂舞賽飛虯。唬得各洞妖王都閉戶,遍山鬼怪儘藏頭。神兵怒氣雲慘慘,金箍鐵棒響颼颼。那壁廂,天丁呐喊人人怕;這壁廂,猴怪搖旗個個憂。發狠兩家齊鬥勇,不知那個剛強那個柔。
哪吒與孫悟空各騁神威,鬥了個三十回合。那哪吒六般兵,變做千千萬萬;孫悟空金箍棒,變作萬萬千千。半空中似雨點流星,不分勝負。
孫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亂之時,他拔下一根毫毛,叫聲‘變’。就變做他的本相,手挺著棒,牽製著哪吒。他的真身卻一縱,趕至哪吒腦後,著左膊上一棒打來。哪吒正使法間,聽得棒頭風響,急躲閃時,不能措手,被他著了一下,負痛逃走。收了法。把六件兵器。依舊歸身,敗陣而回。
那陣上李天王早已看見,急欲提兵助戰,不覺哪吒飛身至麵前。戰兢兢報道:“父王,弼馬溫真個有本事!孩兒這般法力,也戰他不過,已被他打傷臂膀。”
李天王頓時一副大驚失色的樣子道:“這廝恁的神通,如何取勝?”
哪吒隨即道道:“他洞門外豎一竿旗,上寫‘齊天大聖’四字,親口誇稱,教玉帝就封他做齊天大聖,萬事俱休;若還不是此號。定要打上靈霄寶殿哩!”
李天王聞言撫須露出沉吟之色道:“既然如此,且不要與他相持,且去上界,將此言回奏,再多遣天兵。圍捉這廝,未為遲也。”
“父親英明!”應了聲的哪吒,便是聽得李天王的傳音在腦海之中響起:“哪吒,那孫悟空果真如此了得?真的傷了你?”
哪吒表麵上一副恭謹戰敗鬱悶的樣子,暗中則是對李天王傳音道:“父親,那孫悟空的手段,的確是有些讓孩兒意外。不過,他那一下子,倒還傷不了我。”
“那便好!”微微鬆了口氣的李天王,便是帥眾天兵天將回天庭去了。
另一邊,得勝而回的孫悟空,被花果山七十二洞妖王和牛魔王等眾兄弟笑應恭喜,回水簾洞一番慶賀宴飲不提。
而李靖父子上天稟明玉帝,玉帝一副驚訝樣子,當即欲要再派天兵天將剿滅花果山。
太白金星再次適時開口,勸阻玉帝,言給那孫悟空一個齊天大聖的空銜無俸無祿,也就罷了,更可免除一番刀兵之禍。
似是沉吟了下的玉帝,便是一副仁慈之態應下,著太白金星再次去花果山詔安去了。
水簾洞內,孫悟空一聽太白金星來了,頓時暗暗冷笑:“這老倌,上次騙了俺老孫,真要找他算賬,不想送上門來了。”
孫悟空心中想著好好給那太白老頭一個教訓。
不過,太白金星老謀深算,一番言語,卻是將孫悟空糊弄了過去,哄得他歡天喜地的上天梯去當那所謂的齊天大聖去了。
這一次,玉帝倒也沒有食言,直接命工乾官張、魯二班,在蟠桃園右首起一座齊天大聖府,府內設個二司:一名安靜司,一名寧神司。司俱有仙吏,左右扶持。又差五鬥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賜禦酒二瓶,金花十朵,著他安心定誌,再勿胡為。
孫悟空信受奉行,即日與五鬥星君到府,打開酒瓶,同眾儘飲。送星官回轉本宮,他才遂心滿意,喜地歡天,在於天宮快樂,無掛無礙。
話說這齊天大聖到底是個妖猴,生性灑脫不羈,更不知官銜品從,也不較俸祿高低,但隻注名便了。那齊天府下二司仙吏,早晚服侍,孫悟空隻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無事牽縈,自由自在。閒時節會友遊宮,交朋結義。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與那九曜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漢群神,俱隻以弟兄相待,彼此稱呼。今日東遊,明日西蕩,雲去雲來,行蹤不定。
一日,玉帝早朝,班部中閃出許旌陽真人俯囟啟奏道:“今有齊天大聖日日無事閒遊,結交天上眾星宿,不論高低,俱稱朋友。恐後閒中生事。不若與他一件事管,庶免彆生事端。”
玉帝聞言神色微動,隨即便是沉吟點頭的吩咐宣召齊天大聖。
孫悟空欣欣然而至,對玉帝拱手嬉笑道:“陛下,詔老孫有何升賞?”
玉帝也是見怪不怪,隻當沒看到,淡然道:“朕見你身閒無事,與你件執事。你且權管那蟠桃園,早晚好生在意。”
孫悟空歡喜謝恩,朝上唱喏而退。他等不得窮忙,即入蟠桃園內查勘。本園中有個土地,攔住問道:“大聖何往?”
孫悟空昂首道:“吾奉玉帝點差,代管蟠桃園,今來查勘也。”
那土地連忙施禮,即呼那一班鋤樹力士、運水力士、修桃力士、打掃力士都來見大聖磕頭,引他進去。但見那:
夭夭灼灼,顆顆株株。夭夭灼灼花盈樹,顆顆株株果壓枝。果壓枝頭垂錦彈,花盈樹上簇胭脂。時開時結千年熟,無夏無冬萬載遲。先熟的酡顏醉臉,還生的帶蒂青皮。凝煙肌帶綠,映日顯丹姿。樹下奇葩並異卉,四時不謝色齊齊。左右樓台並館舍,盈空常見罩雲霓。不是玄都凡俗種,瑤池王母自栽培。
孫悟空看玩多時,問土地道:“此蟠桃果樹有多少株數?”
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麵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體健身輕。中間一千二百株,層花甘實,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舉飛升,長生不老。後麵一千二百株,紫紋緗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
孫悟空聞言,歡喜無任,一陣搓手,暗暗口饞,隻是礙於土地在側不好動手,當日查明了株樹,點看了亭閣回府。自此後,三五日一次賞玩,也不交友,也不他遊,心中惦念著那蟠桃呢。
一日,見那老樹枝頭,桃熟大半,他心裡要吃個嘗新。奈何本園土地、力士並齊天府仙吏緊隨不便。忽設一計道:“汝等且出門外伺候,讓我在這亭上少憩片時。”
那眾仙果然恭敬退下。隻見那猴王脫冠服,爬上大樹,揀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許多,就在樹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個飽,卻才跳下樹來,簪冠著服,喚眾等儀從回府。遲三二日,又去設法偷桃,儘他享用不提。
ps:
恭喜書友‘小草’成為本書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