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縱有太子在朝,我怎的與他相見?”三藏微微點頭,旋即又問道。
那人道:“師父放心!明日早朝後,他會領三千人馬,架鷹犬出城采獵,師父定能與他相見。見時肯將我的言語說與他,他便信了。”
三藏道:“他本是肉眼凡胎,被妖魔哄在殿上,哪一日不叫他幾聲父王?他怎肯信我的言語?”
那人沉吟道:“既恐他不信,我留下一件信物與你罷。”
三藏問:“是何物件?”
那人把手中執的金廂白玉圭放下道:“便是此物。”
“此物如何?”三藏不由道。
那人道:“全真自從變作我的模樣,匆忙間隻是少變了這件寶貝。他到宮中,說那求雨的全真拐了此圭去了,自此三年,還沒此物。我太子若看見,他睹物思人,此仇必報。”
三藏道:“也罷,等我留下,著徒弟與你處置。”
那人道:“如此多謝師父。我這便去,還要央求夜遊神再使一陣神風,把我送進皇宮內院,托一夢與我那正宮皇後,教他母子合意,你師徒們同心。”
三藏點頭應承道:“你去吧!”
待得那烏雞國國王的鬼魂去了,唐僧頓時一個激靈清醒過來,隻當是一個夢時,卻是看到了那桌案之上放著的玉圭,不由忙喚醒了徒弟們。
“師父,怎麼了?”孫悟空當先過來問道,同時目光微閃的看向那玉圭。
以孫悟空的修為,怎麼會不知道之前發生了什麼。區區一個鬼魂,孫悟空沒在乎。而且,既然能近得唐僧的身。那暗中保護唐僧的功曹珈藍等應該都是知道的,所以孫悟空也就沒有立刻動手。不過,那鬼魂的和唐僧說的話,孫悟空卻是聽得清楚。
睡得正香的豬八戒。也是被沙僧叫了起來,有些不爽的打著哈欠過來了。
看著三個徒兒,唐僧這才忙將之前夢中之事相告。
孫悟空三人彼此相視,旋即孫悟空便是拍著胸脯笑道:“師父放心,此乃小事,俺老孫出手,對付那妖怪隻是舉手之勞罷了。”
“話雖如此,還需小心!那妖怪變作國王的樣子,不好擅動啊!”唐僧卻是有些擔心的忙道。
孫悟空目光閃爍的點頭笑道:“師父放心!俺老孫理會的。那太子不是要外出狩獵嗎?俺老孫自有計較,到時候將他引過來便是。與那太子說明緣由。我們師徒到時候才好行事啊!”
說著,孫悟空便是將自己的打算與唐僧說了聲,聽得唐僧微微點頭。
...
次日一早,孫悟空便悄悄離了寶林寺,一個跟鬥駕雲徑直來到西麵烏雞國王宮上空。貓在雲層之中小心觀看,隻見那王都之中雖然一派繁盛之象,然王宮之中也果然是妖氣怨氣騰繞。
孫悟空正查看間,隻見東門開處閃出一路人馬,真個是采獵之軍,果然勢勇,但見:
曉出禁城東。分圍淺草中。彩旗開映日,白馬驟迎風。鼉鼓冬冬擂,標槍對對衝。架鷹軍猛烈,牽犬將驍雄。火炮連天振,粘竿映日紅。人人支弩箭,個個挎雕弓。張網山坡下。鋪繩小徑中。一聲驚霹靂,千騎擁貔熊。狡兔身難保,乖獐智亦窮。狐狸該命儘,麋鹿喪當終。山雉難飛脫,野雞怎避凶?他都要撿占山場擒猛獸。摧殘林木射飛蟲。
騎兵護衛著一個錦袍青年,端的豐神俊朗,姿容不凡,正是那烏雞國太子。
一行人馬出了王都東門,行不上數裡地,隻見那路旁一個邋遢老道晃悠悠走著,搖頭晃腦的口中吟唱:“父非父,王非王,烏雞王都亂洋洋..父子隔閡,母子難見,是何由?..”
“嗯?”那太子聽得頓時眉頭緊皺,旋即便是喝道:“來人,將那老道捉來!”
不多時,兵士們便是將那邋遢老道帶了過來。在那老道身旁,還跟著一個俊俏的小道士,隻不過那低著頭百無聊賴撇著嘴的小道士卻是神色冷淡的很。
“那老道,你剛剛在亂唱什麼?”太子指著老道厲聲喝道。
老道則是睜開朦朧雙眼淡笑看著太子道:“老道閒來自吟自唱,太子無故抓我前來,想必是老道所吟所唱正中太子心事,故而如此失態吧?”
“你?”太子聽得麵色一變,心中暗驚的同時,表麵上卻是沉喝道:“大膽道士,竟敢胡言亂語,當本太子不敢治你之罪嗎?”
老道卻是不在意的從容道:“太子欲治我何罪呢?”
看著老道那油鹽不進的樣子,太子不由為之一滯,一時間不知說什麼好。
“太子欲要知道緣由,解除心中疑惑,可去寶林寺走一遭,必然有所收獲!”隨意說著的老道,似是無意的看了眼天上的雲層,轉而便是帶著那小道士轉身離去了。
兵士欲要阻攔之時,卻是發現不知何時那一老一小的兩個道士已經到了數十米之外。
太子見狀麵色頓時一變,揮手示意兵士不要去追,坐在馬上神色變幻起來。
豈不知,那雲層之後藏著的孫悟空,也是眉頭微皺的看向離去的兩個道士,麵露疑惑不解之色:“這兩個道士,不簡單啊!不過,他們似乎也是來幫那烏雞國國王的。可是,他們是什麼人呢?”
轉而看著太子一行繼續起行,孫悟空便是不再多想的忙跟了上去。
那太子一行人出得城來,散步東郊,不多時,行了約莫二十餘裡,才在山林之中紮下了營寨。
太子帶著護衛們在林間遊走,心中想著那道士之言,卻是無心狩獵。
“走,去寶林寺!”糾結了一陣,那太子終於是咬牙吩咐道。
護衛們自然不敢多說什麼,忙護著太子向寶林寺而去。
暗中跟著的孫悟空見狀不由樂了:“嘿!那道士還真幫了俺老孫一個大忙。這回,太子是不請自來了。”
太子縱馬如飛,不多時便是當先來到了寶林寺外。
那太子跳下馬來,正要進去,隻見那保駕的護衛官將與三千人馬趕上,簇簇擁擁,都入山門裡麵。慌得那本寺眾僧,都來叩頭拜接,接入正殿中間,參拜佛象。
太子舉目觀瞻,忽見正當中坐著一個和尚,本來心情就不怎麼好,不禁大怒道:“這個和尚無禮!我今半朝鑾駕進山,雖無旨意知會,不當遠接,此時軍馬臨門,也該起身,怎麼還坐著不動?來人,與我拿下這無禮的和尚!”
“阿彌陀佛!”唐僧見那太子手下兵士來拿自己,卻是不緊不慢的整衣起身雙手合十淡然道。
太子見狀一愣,有些驚詫與唐僧的鎮定,不禁忙擺手道:“且慢!”
“和尚,你是哪裡來的?聽口音,看穿著,不像是這寶林寺中的和尚啊!”太子揮退兵士,上前好奇的上下打量著唐僧道。
唐僧聞言忙含笑答道:“貧僧乃是從東土大唐而來,往西方拜佛求經的。”
“哦?”太子聽得眉頭一掀,目光閃爍間,似乎來了興致,忙笑道:“本殿下素來仰慕東方大國風采,可惜一直無緣去那裡見識一番。長老既然是東方而來的,本殿下定要好生和您請教一下了。”
唐僧一聽正合心意,忙含笑相請,便帶太子去禪房相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