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子客氣了!”見嫦娥這麼說。孫悟空也不好惡言相向,忙道:“隻是,俺老孫有些奇怪。仙子的玉兔,如何會走脫到了此處呢?”
嫦娥卻是搖頭道:“大聖錯了!玉兔到凡俗曆練,乃是我授意的。隻是沒有想到她不思修行,竟然起了彆的心思。大聖放心,我定會帶她回去好生管教。另外,那天竺國的公主本是天上仙子轉世,說起來和玉兔也是有著一番因果。”
“原來如此!”略微恍然的孫悟空不由道:“既如此,那老孫便不再計較了。”
嫦娥點頭一笑道:“多謝大聖!告辭了!”
“嫦娥仙子,慢走啊!”豬八戒看著嫦娥與玉兔駕雲離去,有些不舍的喊道。
“呆子!走了!”沒好氣敲了下豬八戒的腦袋,孫悟空便是當先飛身回王都去了。
...
孫悟空和豬八戒回到天竺國王都,向國王稟明緣由,那國王留下唐僧師徒,派人去布金禪寺接回公主,驗明正身之後,這才感激的謝過唐僧師徒,盛情招待。
隨後,唐僧師徒倒換了關文之後便再次啟程西去。
他們師徒西行,正是春儘夏初時節:
清和天氣爽,池沼芰荷生。梅逐雨餘熟,麥隨風裡成。
草香花落處,鶯老柳枝輕。江燕攜雛習,山雞哺子鳴。
鬥南當日永,萬物顯光明。
師徒前行間,卻是又遇到了一個城垣,乃是銅台府。
此間有個寇員外,最喜齋僧,府門外有著一個‘萬僧不阻’的牌匾。
唐僧師徒前去化齋,那寇員外親自迎接,見孫悟空等的容貌,倒也不害怕,熱情客氣的相請他們師徒進入府中。
唐僧謙謙遜遜,帶著三個徒兒隨那員外一起進入府中。轉過一條巷子,員外引路,至一座房裡,說道:“此上手房宇。乃管待老爺們的佛堂、經堂、齋堂,下手的,是弟子老小居住之處。”
唐僧稱讚不已,隨即取袈裟穿了拜佛。舉步登堂觀看。但見那:
香雲靉雲逮,燭焰光輝。滿堂中錦簇花攢,四下裡金鋪彩絢。朱紅架,高掛紫金鐘;彩漆檠,對設花腔鼓。幾對繚,繡成八寶;千尊佛,儘倉戈黃金。古銅爐,古銅瓶,雕漆桌,雕漆盒。古銅爐內。常常不斷沉檀;古銅瓶中,每有蓮花現彩。雕漆桌上五雲鮮,雕漆盒中香瓣積。玻璃盞,淨水澄清;鱅璃燈,香油明亮。一聲金磬。響韻虛徐。真個是紅塵不到賽珍樓,家奉佛堂欺上刹。
唐僧淨了手,拈了香,叩頭拜畢,卻轉回與員外行禮。
員外忙道:“且住!請到經堂中相見。”
又見那:
方台豎櫃,玉匣金函。方台豎櫃,堆積著無數經文;玉匣金函。收貯著許多簡劄。彩漆桌上,有紙墨筆硯,都是些精精致致的文房;椒粉屏前,有書畫琴棋,儘是些妙妙玄玄的真趣。放一口輕玉浮金之仙磬,掛一柄披風披月之龍髯。清氣令人神氣爽。齋心自覺道心閒。
唐僧到此,正欲行禮,那員外又攙住道:“請寬佛衣。”
員外為唐僧脫了袈裟,又請行者三人見了,又叫把馬喂了。行李安在廊下。
唐僧道:“貧僧是東土大唐欽差,詣寶方謁靈山見佛祖求真經者。聞知尊府敬僧,故此拜見,求一齋就行。”
員外麵生喜色,笑吟吟的道:“弟子賤名寇洪,字大寬,虛度六十四歲。自四十歲起,許齋萬僧,才做圓滿。今已齋了二十四年,有一簿齋僧的帳目。連日無事,把齋過的僧名算一算,已齋過九千九百九十六員,隻少四眾,不得圓滿。今日可可的天降老師四位,完足萬僧之數,請留尊諱,好歹寬住月餘,待做了圓滿,弟子著轎馬送長老上山。此間到靈山隻有八百裡路,苦不遠也。”
唐僧聞言,十分歡喜,與徒弟們權且應承不提。
府中家童打水整治米麵蔬菜,準備齋飯款待唐僧師徒,驚動了那寇員外的夫人也來拜見東土聖僧。
在員外一家的招待下,唐僧師徒享用了豐盛的齋飯,至晚間在客房住下。
然而,這一夜卻是又出了風波之事,卻是那府中管家聯絡了些盜匪夜間來偷盜,被寇員外撞見,生了歹意,將那員外殺死。
而唐僧師徒,自然就成了最大的嫌疑犯,一時間有口難辯。
唐僧師徒無奈,隻得匆匆離去了,不想路上卻是遇到了那打劫員外家的劫匪。
孫悟空輕鬆的收拾了那些劫匪,重新尋回了那些被搶的東西。
官府中人也是被驚動,此間的主官乃是一個老者,比那寇員外年歲還大,多少有些昏庸了,更是難以查明原委。
唐僧師徒被兵士找到,搶的贓物在手,有口難辯,隻得隨著他們回去。
回到那員外家查探案情,員外家中一家老小更是認準了唐僧師徒害了員外。
孫悟空有口難辯,被那些人吵得煩了,便道:“不必爭執!是誰殺死那員外的,問問他便知道了。”
“你這小和尚,欺負本官老糊塗了嗎?”那主官一聽頓時道:“這員外都死了,如何能告訴我們是誰殺了他呢?”
孫悟空則是自信一笑道:“如何不能?俺老孫去走一趟地府,將他的冤魂帶回來便是。到時候,幫他還陽,自然便能問出到底是誰害了他。”
“見狀一派亂說!”那主官聽得目瞪口呆,不禁道。
豬八戒則笑道:“老大人,你是還不知我猴哥的本事,那是上得九天、下得地獄。”
“好!那本官便看看你這小和尚是不是真有那麼大的本事,”冷笑開口的主官老頭,顯然不相信孫悟空真有這番本事。
孫悟空卻是不在意,吩咐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唐僧,便徑直往地府去了。
而地府之中,秦廣王知那寇員外乃是行善積德的大善之輩,功德不小,要將他留在地府做個陰神之官。
但既然孫悟空來要,秦廣王自然不敢不放他還陽。
孫悟空帶著寇員外的魂魄而回,讓他回歸本體重獲新生。
須臾間,透出氣來活了,那員外爬出棺材來,對唐僧師徒四人磕頭道:“長老!寇洪死於非命,蒙師父至陰司救活,乃再造之恩!”
寇員外對唐僧師徒言謝不儘,轉而看到本府刺史主官老頭,又忙磕頭道:“列位老爺怎麼都在舍下?”
那刺史老頭驚奇不已的連道:“你兒子一開始遞狀子,坐名告了聖僧,我當即差人捕獲;不期聖僧路遇殺劫你家之賊,奪取財物,送還你家。是我手下兵士誤捉,未得詳審,當送監禁。今夜被你顯魂,我先伯亦來家訴告,縣中又蒙浪蕩遊神下界,一時就有這許多顯應,所以放出聖僧,聖僧卻又去救活你也。”
那員外跪下道:“老爺,其實枉了這四位聖僧!那夜有三十多名強盜,明火執杖,劫去家私,是我難舍,向賊理說,不期被他一腳撩陰踢死,與這四位何乾!”
員外聽說忙叫過妻子來,喝問道:“是誰人踢死,你等輒敢妄告?請老爺定罪。”
一家老小有些膽戰心驚,一個個忙對刺史老頭磕頭告罪。刺史老頭倒也心懷寬恩,見事情已經解決便笑嗬嗬的免了他們的罪過。
寇洪轉而又叫安排筵宴,酬謝府縣厚恩,一番熱鬨不提。
至次日,再掛齋僧牌,又款留唐僧,唐僧被這一番折騰的這次是決不肯再住。寇員外也不勉強,又請親友,辦旌幢,將唐僧師徒送行而去。
這正是:
地辟能存凶惡事,天高不負善心人。逍遙穩步如來徑,隻到靈山極樂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