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小羽很想繼續保持晚娘臉,但她實在沒繃住,笑容從眼角眉梢溢出來。
“又笑什麼呢?”
“宋主任,你真是太好啦!”項小羽傻乎乎地笑。
“不敢不好。”宋恂嘟噥著推門進去吃飯,“我還挺怕你把襯衫給我改成裙子的。”
*
宋恂被集體相親的事折騰得夠嗆。
他本就不樂意摻和這件事,所以乾脆將與製衣廠聯係的工作推給了幾個女同誌。
正陽廠的灌裝生產線送過來以後,李英英從船員家屬中招來的二十個女工也上崗了。
雖然機器還在調試階段,但李英英很能張羅,居然還像模像樣地先給女工們搞起了崗前培訓。
宋恂陪同上海二廠的工程師調試機器時,也順便聽了一次李英英給女工們的培訓內容。
對於工廠的規章製度,獎懲條例,生產安全,食品衛生,廠房的消防用電安全等很多方麵都有所涉及。
比她提交上來的那份報告書的內容還要詳儘。
見她乾得不錯,宋恂就乾脆放手讓她全權負責正式生產前的準備工作,自己則跑去了公社的漁業基地。
見他居然親自登門了,尹瓊華笑著調侃:“不容易呀,宋主任,自從你們瑤水安了電話,你真是一步都不肯往公社走,今天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居然能讓你親自來我辦公室!”
宋恂衝給他倒茶的小周通訊員道了謝,才回道:“我這次是來公社給您送請柬的,當然得親自登門了!”
“哦,你們瑤水支公司又有什麼喜事了?”尹瓊華最近在忙海帶養殖場選址的事,還真沒怎麼注意瑤水的動靜。
“我們瑤水的海味品加工廠最近正在試車階段,馬上就可以正式生產了。”宋恂笑著邀請,“我這次就是過來邀請您來試車儀式為我們剪彩的。”
他原本打算讓這個加工廠悄無聲息地開張,等到產品通過了出口公司的檢驗以後,再對外聲張。
他們瑤水支公司最近的大動作比較多,這會兒要是在大張旗鼓地搞個試車儀式,就有些過於張揚了。
不過,李英英和大瓦房的幾個人都勸他將陣仗搞得大一些。
這還是省海洋漁業公司在南灣開辦的第一個加工廠,這是個有一定意義和代表性的事件,應該多邀請幾個上級領導出席。
“加工廠居然這麼快就能投產?”尹瓊華驚訝地問,“這才多久,還不到一個月吧?訂製的生產線能這麼快交付?”
“我們買了正陽食品釀造廠的二手生產線。”宋恂耐心解釋,“這次運氣不錯,正巧趕上他們替換生產線的當口,這條生產線在他們廠才用了不到三年,機器的功能比較全麵。所以我們瑤水的海味品加工廠雖然規模不大,工人也不多,但是機械化程度還是很高的。”
尹瓊華忙問:“具體什麼時候能投產?”
“下個禮拜吧。生產線已經安裝好了,這兩天正在試車和培訓工人。”
尹瓊華沉默地點點頭,翻出抽屜裡的一個筆記本查閱一番才說:“你們這個試車儀式先不要著急舉辦。回頭我去縣分公司一趟,看看縣領導有沒有時間參加。這個加工廠在咱們南灣分公司這邊還是第一例,興許會得到縣裡領導的關注。另外,讓你們支公司負責宣傳的同誌,也聯係幾個縣裡和市裡的報社記者,我也想辦法聯係一下省日報社的記者,彆管能給多大版麵,隻要能登報就行!”
她從辦公桌後麵走出來,在辦公室裡來回踱步。
“像咱們這樣的省屬國營大單位,在鄉村辦廠,抓革命促生產,帶領當地群眾大乾特乾的事跡,還是很值得宣傳報道的。”
宋恂:“……”
他們哪有負責宣傳的同誌?
所有無人專管的工作,都由他本人負責。
他就應該堅持己見,悄無聲息地投產。
被尹主任這麼一搞,試車儀式的等級又被提高了好幾級。
加工廠還沒做出什麼亮眼的成績,就這樣大張旗鼓地宣傳起來,實在不是他的風格。
“主任,宣傳的事要不就算了吧?”宋恂與她商量,“我們的產品還沒生產出來,樣品到底能不能通過出口公司的檢驗檢疫還不好說,現在宣傳是不是有點早了?”
“即便不給出口公司供貨,你們這個加工廠的產品也能給縣裡,給市裡供貨。豐富城鎮人口餐桌上的食品種類,填補市場上蟹醬和蟹罐頭的空白。這件事本就十分值得報道!”尹主任一揮手說,“宣傳的事你聽我的,將報社記者請來後,人家想怎麼下筆由人家說了算!”
宋恂生怕她會繼續提出去市裡請領導參加剪彩的提議,趕忙給她找點事做,轉移注意力。
“主任,生產的事好說,關鍵是食品質量把控這方麵我們還沒有頭緒。”
尹瓊華坐回椅子裡問:“怎麼回事?”
“我拖朋友從市食品公司請了一個技術員,不過,人家隻能在咱們這裡待幾天,回頭還得返回市裡上班。我們的加工廠缺一名專業的食品技術員,還缺幾個質檢員。”宋恂將難題拋給領導,“您在省漁總公司的人頭熟,能不能幫我們想辦法從聯合加工廠調幾個人過來?”
尹瓊華不覺得這是什麼難事,挺爽快地答應幫他們聯係人員,但也提出了條件。
“試車儀式的前期準備工作一定要做好,提前跟大隊乾部們打好招呼,讓生產隊也配合一下咱們的工作。我這邊會儘量邀請縣裡的領導和公社的苗書記參加,到時候又是領導又是記者的,你們可彆在關鍵時刻趴窩。”
說起公社苗書記,宋恂順勢問:“海帶養殖場的選址什麼時候能定下來?我們瑤水被選中的可能性大不大?”
“那是生產隊的事,讓大隊乾部操心去。你將自己的正事管好就行了。對了,”尹瓊華又翻了翻筆記本說,“省漁那邊的船員培訓班下個月就開課,你不是想送幾個船員過去培訓嗎?可以回去準備一下了。”
宋恂心裡一喜,忙問:“這個培訓班對船員有什麼要求?”
“嚴格地講,人家這是從船員中選拔船長的培訓班。去培訓的船員都是有些漁輪工作經驗的。”尹瓊華對瑤水支公司那些船員的情況不太看好,搖頭道,“將一點基礎也沒有的船員送去省城,就是去湊數的,沒幾天就得被淘汰回來。”
“那淘汰之前,總會有船員技能方麵的培訓吧?”宋恂問。
“這個肯定有。”
“有培訓就行。我也不要求他們人人當船長,能學到一些船員的基本操作就行了。”宋恂對漁輪的興趣明顯比加工廠更大,喜道,“要是能把他們送去省城培訓,我這邊就立馬跟省食品出口公司談買漁輪的事,他們對那五對機帆船的漁獲量也不滿足呢!”
尹瓊華對他這種充滿乾勁的狀態很欣賞,揮手說:“那你就趕緊回去安排吧,月初就把船員的名單交給我。”
宋恂正要告辭,卻又想起一件事,重新坐回來問:“主任,公社婦聯組織‘女子三八號’船隊的事,你知道吧?”
“嗯。”婦女主任還為了這件事親自上門跟她請教過。
“我們生產隊有幾個女社員一直想要組建女子船隊,就等著這樣的培訓機會呢!”宋恂問,“咱們能不能跟公社婦聯搞個合作,吸納一批女子船隊的船員去培訓?要是全國第一支女子船隊的船長和船員是從咱們省漁走出來的,那不是更有宣傳意義嘛!”
之前招新船員的時候,他原本是想給女社員留幾個名額的,但是女船員還不具備出海捕撈的能力,而支公司又著急完成生產任務,便隻能作罷了。
尹主任擰眉沉吟片刻說:“這件事還得跟總公司和公社婦聯協商,你先回去等我通知吧。”
*
從公社回來,宋恂與李英英交代了試車儀式將要隆重舉辦的事,讓她抓緊時間培訓女工,生產線調試好以後,儘快讓大家熟悉自己的工作內容。
聽說不但有縣分公司的領導會出席,還有報社記者來采訪,李英英精神一振,拍著胸脯保證一定儘快投產。
這會兒也顧不上往宋恂身邊湊了,夾著筆記本又跑回了車間。
宋恂找到負責船員事務的杜三泰問:“今天船隊出海了嗎?”
“沒有,今天是船隻集體大檢修的日子,正排隊讓隊裡的修船作坊檢修呢!”
漁業大隊在這一點做得很好,所有船隻基本可以保證小修不出隊,大修不出鄉。
宋恂將省漁組織船員培訓班的事告訴了他,“你幫我整理一份船員名單,主要是高中和初中學曆的。包括他們上學時擅長的科目,出海工作年頭數,有擅長物理和數學的船員著重標記出來。”
杜三泰對船員的情況還是很熟悉的,工作做得也很細,聽了宋恂的要求,便從辦公桌上的一堆文件裡找出了一個大本子。
“咱們招工的時候,都做過統計。”杜三泰在手指上沾了些唾沫就開始唰唰地翻本子,“高中學曆的全是知青,有五個人。其中周衛國和薛適是讀理科的,擅長數學和物理,其他人都是文科。不過,這些都是他們自己說的,具體學的咋樣,咱也不清楚。”
宋恂在自己的本子上記了幾筆。
“初中生有十二個,其中有兩個是咱們支公司的第一批船員,年紀都不大,不到三十歲。這些人出海的年頭長,能寫會算,但是太難的知識就彆指望他們了。”杜三泰指著幾個人的名字說,“他們上學那會兒,正是公社和縣裡最亂的時候,整天鬨革命不上課,據說都沒學到啥有用的,跟小學文化的也沒什麼區彆。”
“……”宋恂愁道,“看來隻有幾個知青能勉強用一用了。”
項小羽從書本裡抬起頭來,提醒:“宋主任,用知青可以,但不能全用知青。萬一知青回了城,咱們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白白花錢花時間培養了。”
最近兩年每個公社都有一兩個知青回城的名額。
她二哥前段時間就跟隊長爹提過,想將今年隊裡的回城名額留給知青蘇瑾。
不過,她爹沒同意,覺得他整天圍著蘇瑾轉,實在是不知所謂。
這會兒居然還昏頭漲腦地來給人家跑關係!
隊長爹揍了她二哥一頓以後,將今年唯一的回城名額給了魏芳。
就是那個在台風中救人,被倒塌的房子砸斷腿的女知青。
聞言,宋恂便有些左右為難。
生產隊裡不是沒有高中生的,但人家不想來當船員。
現有的船員,學曆又不夠。
賈紅梅寬慰道:“反正人家的培訓班也是要淘汰人的。咱們送那麼多船員過去其實不劃算,雖然培訓不花錢,但往返的車票,住宿,夥食費都是由咱們支公司出錢的。還是優中選優,送兩三個人去試試得了。”
“兩三個人肯定不行,一條漁輪上最少得安排五個人。”宋恂蹙眉說,“我這次想讓出口公司給咱們買一對漁輪,最起碼得有十個船員。”
他坐回自己的辦公桌,在筆記本上寫寫畫畫半天。
過了將近一刻鐘,才將一張紙條遞給項小羽。
“你幫我去廣播站廣播通知一下,讓這個名單上的同誌,今天下班以後來大瓦房開會。”
項小羽接過來一看,好家夥,足有二十多人。
“宋主任,這些人都是要送去培訓的呀?這也太多了!”
“不是,讓他們先來大瓦房培訓。趕在去省裡正式培訓前,咱們單位內部先從這些人裡選拔出一批有潛力的船員。”
杜三泰也湊過來看那個名單,“咱們這裡沒有漁輪,怎麼給他們培訓啊?”
“以後趕在船員們休息的時候,我親自給他們講解關於漁輪的理論課。另外,再請來項隊長和孫老大等幾個經驗豐富的船老大,給大家上上實踐課,講一講自己的出海經驗。”宋恂用手指敲敲桌麵說,“甭管最終能不能當上漁輪的船員,給這些年輕船員進行適當的培訓是很有必要的。”
田大妮提議:“宋主任,這個可不可以算是工會福利啊?讓所有船員都來聽聽!”
“暫時不要,集中精力培訓出一批漁輪的船員是關鍵。”宋恂解釋,“我們這次得抓緊時間搭上省漁培訓船員的順風車,不然下次不知什麼時候才有這樣的機會。其他船員可以來旁聽,但是授課的重點對象還得放在這二十來個有文化基礎的船員身上。”
項小羽挺高興的,這名單裡還有她大哥項遠航的名字呢!
要是大哥能被選中去省城培訓就好了!
她拿上名單就要去廣播站廣播。
宋恂在她出門前將人叫住,“你通知完以後,再去補網隊跟你大姐也說一聲。讓她從女子船隊中挑幾個有初中以上學曆的女同誌,跟著咱們的船員一起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