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第 96 章(2 / 2)

七零年代青雲路 鹿子草 12714 字 10個月前

“就是來跟魏主任商量這件事的。”

魏金貴擺擺手說:“不用商量了,這件事是我們何書記下的死命令,線路指標必須得拿到手。”

“你們已經有四條線路了,還不夠用啊?”宋恂笑著問。

“哎,你有所不知。”魏金貴無奈道,“我們公社雖然工業發展得快,卻也不是沒有代價的。每年得幫縣裡安置一部分閒散勞動力,我們這裡很多工人是家住縣城的。每天早上一趟公共汽車根本就不夠用,工人們已經反映過很多次了。”

宋恂理解地笑笑,建議道:“既然如此,你們應該跟縣裡申請一條通勤專線啊,沒必要浪費一條公交線路的指標。”

魏金貴打哈哈:“兩條腿走路嘛,哪個線路申請下來就用哪個。要是都能申請下來,不是更好嘛。”

鄭孝娘在心裡翻白眼,怪不得人家左家門的工業能發展得這麼好,人家這種隻嘗不買光占便宜的厚臉皮就不是他們能比的。

“咱們兩個公社都被定為了接待外賓單位,現在接待外賓才是公社裡的頭等大事吧?”宋恂問。

“接待外賓是要緊事,可是誰知道這外賓猴年馬月才能來啊?”魏金貴原本也挺期待迎接外賓的,可是左等不來右等不來,那點熱情早被消耗沒了。

“等咱們的準備工作做好,省外辦自然就安排了。”宋恂再次提起交通的話題,“剛才我們從公社過來,路上花了將近四個小時。先從團結公社乘車去縣裡,再從縣裡轉車來左家門。咱們兩個公社的直線距離其實沒多遠,如果有一條直達的汽車線路的話,頂多一個小時就能抵達。”

魏金貴一愣,放下茶杯問:“宋主任,你是什麼意思?”

“縣工業交通局的那個指標原本就是要給長征公社的,人家如今還隻有一條公共汽車線路。咱們兩家的線路都比人家多,事情有個輕重緩急,縣裡多半還是要將這個指標留給長征公社的。”

如今的局麵就是典型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縣裡將這個指標給長征公社,理由都是現成的。隻有一個指標,兩個接待外賓單位沒法分。

“與其咱們誰也得不到這個指標不如咱們兩家合作一把!”宋恂提議,“咱們既然都是接待外賓單位,那麼外賓很有可能從我們那邊參觀完,就直接來你們這邊。外賓當然是不太可能坐公共汽車的,但是咱們雙方的工作人員往來,總得有條汽車線路可以用吧?”

從包裡翻出那張全縣的交通地圖,宋恂將鉛筆圈出來的圓圈指給他看,“如果以咱們兩個公社為起點和終點,開通一條公共汽車線路,中間還會途經至少三個公社,包括長征公社。這條線路是可以讓五個公社的社員受益的。”

魏金貴的視線死死盯在地圖上,心裡快速盤算著。

“你們左家門公社有個很大的漁具供應門市部,我們團結公社剛開辦了咱們省內沿海一帶最大規模的農機銷售門市部,途徑的東風公社還有個五好合作供銷社,規模也是在縣裡數一數二的。如果將這條線路開通,社員們來往於咱們這幾個公社間,探親訪友,購買物資,都會方便許多。”

他們公社的農機銷售門市部沒有設在海邊,其實對於附近幾個公社的社員來說,還是不太方便的,走水路下船以後,還得步行至公社駐地。

這與他們從各自公社步行至團結公社所花費的時間差不多。

魏金貴擰眉掂量了片刻,從他昨天去工業交通局打聽到的情況來看,交通科很有可能會將這個指標給長征公社。

不過,如果能將左家門去往團結公社的這條線路打通,無疑是能讓多方得利的,包括長征公社。

“這件事我做不了主,還得跟我們何書記商量商量。”魏金貴看一眼手表,邀請道,“快到飯點了,要不咱們先去食堂吃點吧?”

宋恂擺手說:“飯就不吃了,我們還得儘快乘車趕回去,再晚的話,今天就得住在你們左家門了。”

“那就住一宿,招待所的房間都是現成的。”

“算了吧,等咱們兩個公社之間的線路被打通後,讓我天天來左家門吃飯住宿都行。”宋恂起身往外走,“你們儘快給個回信吧,如果同意了,可以將這件事交給左家門出麵申請。到時候讓我們公社的小鄭幫著你們一起跑跑手續就行。”

從左家門的公社大院離開,鄭孝娘不太高興地問:“宋主任,咱為啥要把主導權讓給他們啊?主意是咱們出的,怎麼好處全讓他們占了?”

“看結果吧。隻要這條線路能開通,由誰主導都無所謂,咱們從人家手裡贏來了三年的建設項目,才是真的占了便宜。冤家宜解不宜結,這會兒吃虧就是吃補。”

……

左家門那邊並沒怎麼拿喬,第二天就給宋恂回信說同意合作。

宋恂讓鄭孝娘跟著左家門的人一起去縣工業交通局跑這條汽車線路。

不過,朱巧珍仍對公社通往縣城的線路念念不忘。

“主任,就不能想想辦法給咱們去縣裡的線路再增加兩條?好不容易有了接待外賓當借口,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汽車線路少,他們平時去一趟縣裡太麻煩了。

宋恂從筆記本上撕下來一張紙遞給她。

“你去市公共汽車公司找他們的勞模呂師傅,這上麵是地址。我已經跟他在電話裡說好了,到時候應該怎麼辦,你聽他的。”

朱巧珍一臉懵地問:“汽車線路的指標是由市交通局製定的,咱們找公共汽車公司的人能管用嘛?”

“市裡巴不得全市所有犄角旮旯都可以開通公交線路,但是公共汽車公司的司機和汽車有限,所以每年才像擠牙膏似的,給那麼一點點的指標。”宋恂解釋道,“我已經跟公共汽車公司那邊說好了,咱們要接待外賓,請他們幫忙想想辦法,增加兩條從公社到縣城的臨時線路。”

呂師傅是他去省裡參加群英會時的室友,兩人有過睡一張床的交情。宋恂打電話跟他說明公社的難處後,人家二話沒說,就答應幫忙跟單位反映情況了。

“臨時線路能用多長時間啊?”朱巧珍問。

“隻要咱們還是接待外賓單位,就可以一直用著。”宋恂又交代道,“你去了市裡,先按照程序辦,辦好以後再找地方定做一麵錦旗,到時候我親自給市公共汽車公司送過去。”

朱巧珍抿著嘴樂。

*

團結公社在不久後就會多出三條汽車線路。

過了一個禮拜,宋恂得到了鄭孝娘和朱巧珍帶回來的確切消息後,將結果彙報給了蕭書記,算是圓滿完成了領導給他安排的任務。

工業辦裡的工作步入了正軌,汽車線路的事也解決了,宋恂無事一身輕,剛到下班時間,就拎著包回家看兒子了。

因著親娘來公社幫忙伺候月子了,項遠洋這段時間也往這邊跑得很勤,最近幾天甚至乾脆直接住下了。

宋恂租的這個院子房間多,他自己將房間收拾好,就住了進去。

不過,他也不是白吃白喝的,兩個大外甥的尿布都被他接手了。

所以現在宋恂特彆樂意回家,進門就有吃有喝,還不用洗尿布,隻要將兩個兒子看好就行。

他今天回來得早,苗玉蘭燉了一大鍋的海雜魚,一家人正準備開飯時,院門卻被人敲響了。

宋恂過去開門,來人是公社分管文教衛生體育的劉副主任。

趕上了人家開飯,劉潤田還挺不好意思的,“我去辦公室找你,大家都說你下班了,我這正好有事,就順路來家裡跟你說說。”

宋恂將人讓進門,笑道:“劉主任是貴客,平時想請都請不來,正好咱們一塊兒喝兩杯。”

“不喝了,我家裡也有事呢!說完話我就得趕緊回去。”劉潤田坐到院子裡的板凳上說,“我就開門見山,不兜圈子了。”

宋恂在他對麵坐下,點點頭。

“是這麼回事,省外辦不是要求咱們上交的材料裡,要有關於體育方麵的內容嘛。不過,農村在體育方麵基本都是一片空白的。前幾年咱們這出過一個市級的遊泳運動員,但人家早就已經去大城市發展了。蕭書記就提議,省裡不是要舉辦省運會嘛,這次咱們公社的同誌們都積極參加一下,也算是填補了體育方麵的空白。”

宋恂:“……”

這不是現上轎現紮耳朵眼嘛。

“那您來找我是……”

“蕭書記要求領導乾部要在各方麵起模範帶頭作用,公社裡所有的乾部這次都要報名參加一項比賽項目。”

宋恂:“……”

“但你也看到了,咱們公社的乾部們年紀都不小了,能報的項目也有限,你在咱們這裡邊算是年輕的。”

宋恂痛快道:“既然是您的工作,那我肯定是支持的,您幫我報個長跑吧,多少米的都行,重在參與嘛。”

“跑步,遊泳,鉛球之類的項目已經報滿了,”劉潤田翻了翻筆記本說,“還有足球和跳高,你看你想報哪一個?”

宋恂哪一個都不想報,他不會踢足球,跳高更是沒跳過。

而且他好像隱約聽到了項小毛在屋裡嗤嗤的笑聲。

“打籃球的人湊齊了?”宋恂問。

“齊了,還有倆替補呢。”

“咱們大院有那麼多人?”居然連替補都有了。

“還有下麵工廠的工人報名呢。”劉潤田將筆記本遞給他,“要不你自己選選,省運會的項目與全運會的項目是一樣的,都在這上麵呢。沒畫勾的項目,你都可以選。”

宋恂接過來從上到下瀏覽一遍,競賽項目裡已經沒有適合自己的項目了。

表演項目裡倒是有一個。

“表演項目也可以報名嘛?”

劉潤田點頭:“上麵列出的所有項目都可以報名,隻不過有些項目咱聽都沒聽過,所以就不考慮派人參加了。”

“那我報個航海模型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