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第 101 章(2 / 2)

七零年代青雲路 鹿子草 12050 字 10個月前

李雲芳回頭偷摸打量一身乾部打扮宋恂,白襯衣黑褲子,一看就是乾乾淨淨文化人,聽說還會說外國話呢,著實沒想到人家還能下地種菜。

“那宋主任可比我家老黃強多了,老黃是個連油瓶子倒了都不扶一下,讓他管管菜地活跟要他命似。”

項小羽嗬嗬笑著沒接話,從飯桌上拿起一包零食遞給她,“我們生產隊靠海,這是我們那邊特產,雲芳嫂子帶回去給孩子當個零嘴吃吧。”

李雲芳沒想到自己能用一把小青菜換來這麼一大包東西,沒好意思接。

項小羽強硬地塞進她手裡說:“我跟我娘初來乍到,沒什麼親戚朋友在縣城,都說遠親不如近鄰,咱們都是從生產隊出來,以後嫂子你再多送我兩把香菜就是了。”

隔壁西邊戶安家正屋裡,安建業正在催促自家磨磨蹭蹭媳婦。

“人家雲芳嫂子已經先你一步過去了,你趕緊吧!”

“等她走了我再去。”甄秀英對著鏡子打理頭發,“我跟那樣農村婦女說不到一塊兒去,碰上了也是彆扭。”

“我也是農村出來。”安建業皺眉說,“這種話你以後最好少說,彆忘了你現在住是什麼地界,萬一被人聽去了,給你開個檢討會都是輕!”

甄秀英氣弱道:“我這不是在家說嘛。”

“那也不行!”安建業催道,“你不是想當中心小學講解員嘛,不趁著宋主任媳婦來機會去那邊走動走動,你還想等到什麼時候?”

甄秀英不想聽他絮叨,聽到李雲芳似乎已經從隔壁離開了,便拎了一小包水果糖,起身出了門。

項小羽送走了東邊鄰居,又迎來了西邊。

這位鄰居一看就跟雲芳嫂子不是一路人,言談間也知道了,人家是縣中心小學音樂老師。

“好多聽眾都來信說,讓我們漁業電台更新一下播放曲目,我還正愁沒有頭緒呢,甄老師你是專業人士,回頭你幫我們電台推薦一些適合在休息時段播放曲目吧!”

甄秀英不料自己這位新鄰居竟然還是一位播音員,不用跟像李雲芳那樣村婦打交道,她心裡倏地一鬆,隻說讓項小羽隨時來家裡找她。

宋恂陪在一旁瞧了半天熱鬨,見他媳婦能遊刃有餘地與鄰居們交往,便將空間留給婦女同誌們,獨自抱著兩個兒子出門放風去了。

*

宋恂來到縣委以後發現,有一點縣委與公社是相同——所有乾部都要參加勞動。

在公社時,乾部們得在農忙時下地乾活,而縣委這邊則需要所有乾部輪流去食堂幫廚。

這是縣委已經持續了七八年傳統,前些年運動剛開始時候,縣委大院也被波及了,工作人員人數銳減,有去勞動,有去學習。所以各局辦工作人員需要輪流到食堂工作,每次四五個人,在後廚擇菜、洗菜、賣飯、打飯。

如今縣委人手雖然多了,但是領導乾部在食堂幫廚傳統還是被保留了下來,按照馮主任話說,這也是為人民服務一種表現形式。

縣委食堂裡除了做菜大師傅、麵案、切墩學徒和一個打掃衛生大嫂,再沒有其他工作人員。

這個禮拜該輪到縣委辦公室同誌來食堂幫廚了。

宋恂還是頭一回來食堂乾活,他和另一個副主任邱大為被分到了擇菜洗菜活。

“宋主任,昨天你愛人去我家串門還帶了不少吃,謝謝了啊!”邱大為一邊慢騰騰地擇菜,一邊跟宋恂聊天。

項小羽這兩天具體去了誰家串門,宋恂還真不清楚,他甚至連邱家住在哪都不知道。

“客氣了,她剛從老家過來,帶了不少特產,這些天一直在家屬院到處串門跟人聊天呢。”

並不是隻送了你們家。

“聽說你是個大學生,”邱大為挑揀著菜葉子說,“那你應該兼任一下咱們辦公室審閱稿件工作啊,咱們這裡屬你學曆最高了。”

宋恂客氣笑道:“我大學讀是工科專業,寫稿子功夫遠不如咱們辦公室裡那些筆杆子。我給人家審閱稿件不是貽笑大方嘛。”

邱大為不為所動地繼續勸:“那有什麼,你也是咱們縣委辦副主任,理應分擔一些辦公室事務……”

“邱主任,”宋恂扔下手中芹菜葉子,一臉為難道,“你也知道,咱們縣外事工作剛開張,現在還處於創業階段,事情多,人手少,四五個人,七八條木倉,根本就忙不過來。你看我哪還有時間管咱們縣委辦事情?你跟馬副主任多擔待,能者多勞吧。”

他來時間不長,但也看出來了,邱大為確實跟另一個副主任尿不到一個壺裡。

縣委日常文書處理工作一直是由馬副主任負責,包括審閱稿件。

邱大為摩挲著白菜梆子,還想再說什麼,卻聽呂薇突然橫插進來說:“邱主任,擇菜洗菜活,哪能讓您乾啊!我總是弄錯糧票,咱倆換換吧,您到前麵賣飯打飯去!”

他本就不樂意在這裡擇菜,聞言客氣幾句就跟呂薇換了位置。

見他走遠了,呂薇才低聲對宋恂道;“主任,你可彆被‘媒主任’忽悠了!”

“誰是‘媒主任’?”

“邱大為。”呂薇翻個白眼。

宋恂不知這裡有什麼典故,就沒吱聲,抬頭瞅她一眼等待下文。

呂薇坐到小板凳上擇菜,猶豫片刻才說:“這個邱大為連小學都沒畢業,大字不識幾個,是靠著那什麼上來!”

她揮舞著白菜葉子做了一個打砸動作。

要不是宋主任在她們收禮事情上網開一麵,呂薇才不會跟他說這種事。

“最開始文書處理工作都是由他主動負責,不過他給馮主任交上去第一篇稿子就出了洋相。在文員寫好稿子上,他自作聰明地加了幾句狗屁不通話,最出名就是那句,‘要發揚大姑娘做媒人,先己後人精神’。”呂薇憋著笑說,“馮主任回來以後發了好一通脾氣,再不讓他處理縣裡文書了。他現在發揮特長,整天組織大家開展政治學習。”

宋恂好笑地點點頭,算是知道了邱大為底細。

“這樣話以後不要再跟彆人說了。這裡不用你擇菜,你還是回去賣飯吧。”

“沒事,這些活我在家都乾慣了。”

宋恂將她手裡菜接過來,“去吧,你跟齊麟換換。早上剛接到市裡電話,下個月要接待一個來咱們市裡交流訪問歌舞團,我有事跟他交代。”

*

縣委家屬院裡,閨女女婿都去上班以後,苗玉蘭在家裡一邊帶孩子,一邊洗洗涮涮。

眼瞅著時針指向十點了,她將圍裙一脫,就從裡屋提出一個扁擔,鎖上家門便挑著扁擔出門了。

李雲芳在隔壁院子裡打理菜地,見到苗玉蘭便熱情地招呼:“嬸子,你挑著兩個筐子去哪兒啊?要不我幫你挑過去吧?”

“不用!你忙吧,我出去轉轉。”苗玉蘭挑著扁擔,輕鬆地擺手。

沒給對方繼續打聽機會,這老太太就腳程極快地走遠了。

她對縣城還不太熟悉,從縣委家屬院出來以後,挑著擔子找了半天也沒找到地方。

隻好將扁擔小心地放到地上,先找個背陰地方歇會兒。

“大娘,你是賣雞鴨還是賣魚?”有個年輕小媳婦,見她麵前放著兩個筐子,筐子上還紮著一層像紗窗似綠色漁網,隱約還能見到裡麵有東西在動。

想當然地以為這老太太是去黑市賣東西。

“我什麼也不賣,就是坐著歇會兒。”苗玉蘭扇著風擺手。

小媳婦走了以後,又陸續來了兩個人悄咪咪地打聽她是賣什麼東西。

苗玉蘭被煩得沒轍,掀開漁網伸手進去檢查一番,確認沒什麼事,便重新蓋好,打算挑擔子走人。

“同誌,你先等等!”一老一少兩個帶紅袖箍同誌從不遠處快步走過來。

那表情像是生怕她跑了。

苗玉蘭沒跑,放下扁擔等著她們走近。

“同誌,按照規定,農村社員不能隨便進城買賣農產品。”紅袖箍大娘麵容嚴肅。

“我不是來賣東西。”苗玉蘭解釋,“就是在樹底下歇會兒,這就走了。”

兩個紅袖箍不信,她們早就瞧見有好幾個路人過來跟她討價還價了。

“請你把筐子上麵遮擋拿開,我們需要檢查一下。”

苗玉蘭一邊將筐子上夾子拆下來,一邊樂顛顛地說:“這筐子裡寶貝蛋,我可舍不得賣,哈哈,你們可彆給我沒收了啊!”

一個筐子上漁網被掀開,兩個紅袖箍往裡麵一瞧,恰巧與捧著腳丫子啃得歡小娃娃對上了視線。</p>:,,.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