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延安之後,吉安小朋友也加入了說話漏風的隊伍。
而且缺牙的位置,與弟弟一模一樣。
這讓習慣了通過豁牙區分孫子們的孟玉裁,險些沒能分辨出衝她咧嘴樂的兩個小子,到底誰是誰。
不過,湊近些看,還是瞧出了些許不同的。
延安被磕掉的門牙已經冒出一點點新牙了。
而吉安那裡還是空蕩蕩的。
孟團長將吉安拉過來問:“這次又是怎麼掉的牙?你是不是也在村裡搗蛋了?”
她也是服氣了,孫子們每次從鄉下回來都會掉一顆牙……
上次延安的牙可是因為爬樹才被摔掉的。
吉安抿了抿嘴,儘量不讓自己的豁牙露出來。
可惜一開口還是露了餡。
“我沒搗蛋,這顆牙是在我吃飯的時候偷偷掉的,我差點就吞進肚子裡啦!”
孟玉裁心想,兩個孩子馬上就要上小學了,也確實到了該換牙的年紀。
跟大孫子強調了一些換牙的注意事項,她又擔心起了正事。
“眼瞅著就得參加比賽了,吉安,你這樣說話難不難受啊?”
“還行。”
吉安不覺得難受,隻有聽的人難受……
何況弟弟缺牙的樣子他已經看習慣了,早沒了最初的嫌棄。
即便自己也變成了小豁牙,他也能坦然麵對命運的捉弄了。
吉安給奶奶背了一段英語的演講稿,表示自己適應良好。
孟玉裁聽不懂英文,便詢問地看向兒媳婦。
“還挺好的。”項小羽違心地說。
過幾天就是正式比賽,現在糾結孩子的口齒問題沒意義,還會影響吉安的心態。
而且自從吉安掉了牙,她和小宋哥對這次比賽的態度就變成了重在參與。
思及此,她又在心裡默默歎口氣。
少兒組的比賽,與大學生組和青少年組不同。
另兩個組的報名人數多,比賽是分為預賽和決賽的。
而少兒組的人數較少,一局就能定輸贏。
所以,他們夫妻為了讓首次參加大型比賽的兒子把握住唯一的機會,幫他們提前在家做了許多準備。
除了正式的演講內容以外,還把評委老師有可能會提問的問題,也演練了好幾遍。
兩口子每天陪著兒子說英語,比自己學外語那會兒還認真,口語水平突飛猛進。
然而誰能想到呢,他們投入了這麼多精力,種子選手宋吉安卻臨陣變成了口齒不清的豁牙子。
隻能說一句造化弄人了……
*
少兒組的比賽地點被定在省藝術劇院的一個小劇場裡。
家長和親友們被準許進入會場,欣賞小朋友們的演講。
正式比賽這天,在家放寒假的宋恒和宋悅都陪著侄子們來到劇場,給雙胞胎排麵。
“一會兒上去演講的時候彆緊張,隻把下麵的觀眾當成蘿卜頭就行了。”宋恒給兩個小孩微調了一下領結的位置,“上去好好講,講完以後小叔帶你們去西餐廳吃好吃的去。”
延安收回在劇場裡四處打量的視線,偏離重點問:“西餐廳裡能吃什麼?”
“你去了就知道了,全是好吃的。”宋恒在他的小肚子上拍了拍說,“你倆都瘦了,給你們補補。”
這家西餐廳在解放前就有了,前些年改製,被改成了國營飯店,最近又重新變回了西餐廳。
他這兩年不是在部隊訓練就是在軍校讀書,這個消息還是前兩天聽朋友說的,西餐廳裡具體是什麼樣,他也說不準。
叔侄三人談論著西餐廳,負責去幫孩子們抽簽的項小羽也回來了。
“吉安二十號,延安二十三號。”
“嫂子,一共有多少人參賽啊?”宋悅拉著侄子們坐進第二排的觀眾席。
“三十個,咱家兩個小朋友的位置還不錯。”
隻憑當初報名時看到的人數,項小羽以為參賽者至少得有五十人的,看來報名麵試的時候,還是篩下去很多人的。
不過,即便隻有三十個參賽者,這個小劇場還是被坐滿了。
像他們家這樣隻有三個家長陪同的算是人數少的,好多家庭是老少三代齊上陣。
“咱們準備得還是不夠充分。”宋悅瞧見旁邊有個家長帶來了一大捧絹花,不禁後悔道,“早知道咱們也從家裡帶點花來了,得獎拍照的時候捧著。”
項小羽心說,萬一她家的兩個小豁牙沒得獎,這捧花豈不是尷尬?
然而,聽完前三個小參賽者的演講後,項小羽突然就樂了。
沒想到這場比賽的豁牙率還挺高的……
三個小朋友居然全是缺牙的?
第二個小男孩的兩顆大門牙都掉了!
宋恒笑著跟侄子們調侃:“你們這個少兒組比賽,應該改叫‘換牙組’才更貼切。”
旁邊一個老太太聽了,插話說:“少兒組的參賽小朋友都是初中以下的,最大的才十二歲,六至十二歲正是孩子的換牙期,這沒什麼稀奇的。”
宋悅看到第四個上台的小姑娘明顯比前三個的年紀大,至少得有十歲了,在口頭表達上,比前麵的孩子強了許多。
她擔心道:“咱家孩子才六歲,跟人家十來歲的孩子一起比賽,這也太吃虧了。”
項小羽一邊留意著台上小姑娘的發言,一邊解釋:“評委應該也是注意到了這一點,所以在問答環節,會根據年齡設置不同的難度,這個小姑娘的問題要比之前那三個孩子的問題難一些。”
每個小參賽者上台以後都要經過三個環節的考驗。
先是進行簡單的英文自我介紹,自報家門。
然後用英文回答其中一個評委的提問。
回答了問題以後,才能正式進行演講。
能來參加比賽的小朋友,大多數準備充分,能將演講稿倒背如流。
這些孩子的演講稿基本都不是自己寫的,演講內容的差異其實是各自家長和老師水平的差異。
所以這場比賽真正能拉開分數的環節,不是正式演講,而是那個與評委對答的環節。
有的小朋友連評委的問題都聽不懂,站在台上手足無措,憋得滿臉通紅。
有的聽懂了問題,但是語言組織能力差一些,回答得詞不達意。
這種情況下,自然會影響小朋友的心態。
心態崩了以後,連準備好的演講內容也背得磕磕巴巴了。
“兒子,你們一會兒上台的時候,能聽懂老師的問題就回答,聽不懂也沒關係。”項小羽不放心地跟兒子們叮囑,“之前有兩個小朋友也沒回答好,不會回答不丟人,跳過這個環節好好演講就行了。”
吉安眼睛盯著台上演講的小姐姐,無可無不可地點點頭。
項小羽見他聽得認真,又忍不住說:“你們不要學這個小姑娘,還按照自己的方式演講就行。”
“但是她剛才回答上問題了。”吉安覺得人家還挺厲害的。
“這小姑娘表現確實不錯,”項小羽想了想,隻說,“但她說話的速度太快了,我都聽不太清。你們一會兒講慢一點,讓媽媽和老師都能聽懂。”
她雖然不是評委,但多少也能看出這小姑娘的問題。
這孩子很自信,演講的語速非常快。
甚至不用思考就能脫口而出,像是在完成背誦全文的課後作業。
缺少一點演講的美感。
不過,人家小小年紀就能表現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刨除這點小瑕疵,算得上是上半場最佳,前十五個孩子裡,她表現得最好。
快到吉安上場的時候,項小羽忍不住問:“兒子,你要不要上廁所啊?”
吉安淡定搖頭。
“那喝點水吧?”老母親已經開始緊張了。
吉安接過水杯灌了兩口,然後就帶著自己的道具和道具師,去舞台下麵的台階旁候場了。
為了拍攝電視教學片,省廣播電台和電化教學館都派出了拍攝隊伍。
在舞台正麵和側麵各擺放了一台攝像機。
項小羽帶著自己的照相機,站在了省台攝像師的旁邊,注意到兒子望過來的視線,連忙笑著跟他揮揮手。
吉安聽到工作人員讓二十號上場的通知,便回應了媽媽的揮手,走上了舞台。
他穿著小姑買的那套小西裝,走到距離四位評委老師兩米遠的位置站定。
鞠躬跟老師們問好,就按照在家準備好的,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
評委們聽說他隻有六歲,便從小低組的問題裡挑出一個進行提問。
“講一講你目前遇到過的最大困難或挑戰。”
站在台下的項小羽,一聽問題就放心了,這道題他們準備過!
兩個孩子都會答!
才六歲的小孩能有啥難事?無非就是學習上的那點事唄。
講講學英語的過程中因為沒有專業英語老師,隻能跟著半吊子父母和英語磁帶學習的經過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