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歲月(21)
林雨桐以為見了小徐氏, 又要鬨騰什麼。卻不想白氏這次是真挺老實的, 再不出屋子。金雙每次都把飯給送進去,都注意著白氏呢。回來隻說,在屋子做活呢。瞧著有給二少爺的衣裳, 有給孩子的衣裳, 吃的也好, 每餐拿去的都吃完了。
聽著也沒毛病,林雨桐暫時不去管了,隻阿彌陀佛保佑著, 千萬彆再整事了。
問了金雙, 回頭也問琨哥兒:“怎麼著了?就這麼僵著?”
琨哥兒沉默了半晌, 到底是沒瞞著,“……她去意已決……甚至不惜折了肚子裡的孩子,是我跟她說, 生下孩子,我會放她走……您放心,直到生下孩子, 她都會消停的。”
林雨桐愕然,“你說什麼?她要走?”真要走, 何苦跟著走這一遭?這一路上不受罪?
她一個孤女,又不是姚氏那樣的, 再不濟,人家爹娘兄嫂都在,便是回了娘家, 再如何少不了一碗消停飯吃。她離了這個夫家,能去哪裡?
若是真就是過的是苦日子,那便還罷了,咱橫不能叫人跟著吃苦受罪。但如今這日子吧,比不上侯府的日子,那麼多下人伺候著,但好歹也沒叫她這個少奶奶累著吧。這裡的天氣再冷,那也沒冷著她。想念京城的繁華……可這所有的繁華都得是你有銀子,沒有銀錢誰認你?就這樣一個要什麼沒什麼的人,回去能乾嘛?
林雨桐這麼問琨哥兒,琨哥兒苦笑搖頭:“捆綁不成夫妻,人家要走,我橫不能攔著。娘,就這麼著吧,順了她的心意,安穩的生了孩子,送了她走,就隻當時我們緣分儘了。”
大丈夫何患無妻!
林雨桐還能說什麼?走一步看一步吧。
之前還說孫氏給琳姐兒說親,急的是恨不能把銀州排的上號的都數一遍,現在,對林雨桐來說也是如此,眼前擺在麵前的,就是好幾個親事,且是不能耽擱的。
琨哥兒這邊,將來怎麼辦?前頭原配留了個孩子下來,後頭再娶媳婦這就得慎重慎重再慎重。到哪找個各方麵都匹配的?
愁!
金逸呢?這孩子是真好。如今也收拾利索了,吃了幾個月的飽飯好煩,身高又拔高了。每天跟在四爺身後,四爺隨時的點撥著,這孩子就很有些樣子了。站在那裡,真不是林雨桐偏心,不說長相英俊吧,但也五官端正器宇軒昂。原本這孩子也是在彆處的私塾外麵聽過課,認識些字,知道一些道理的。又本是獵戶人家出身,武藝也是粗通。如今隻一點撥,雖說學什麼都稍顯有些晚,但以現在這個樣子,真的,有些小官小吏家的孩子,都未必比的上。給這孩子說親,那就屬於,說低了怕委屈了孩子。說高了,人家又挑揀出身。
還是愁!
再說金雙,這姑娘挺利索的,家裡也多有依仗。可真是為了她想,才不敢耽擱孩子一輩子。雖說不急著逼著催著叫孩子結親吧,但這心裡得有這麼一碼事。
更是愁。
還有金傘,跟金雙不差多少,親事也得相看了。她沒有金雙周全,還有些潑辣。彆的上麵不開竅,便是做菜也比不上金傘。但有一點,那便是點心和麵食做的好。有這個一技之長,要是不挑揀彆的,隻相看個性子靈性,本性卻良善的孩子,也能安安穩穩的過一輩子。
這是唯一一個親事不怎麼發愁的。
整個過年,過的人心累身累。
前來拜年的當地鄉紳和即將卸任的官員連同家眷,都是要應酬的。
好容易應酬完了,又是正月十五。正月十五了,又是好大的一場雪,象征性的放了鞭炮掛了燈,一家子吃了元宵湯圓,就都散了。
這算是把年給過完了。
過完了年,因著依舊是冰天雪地,所有的生產事宜,都靠後歇著。
現在金家隻一件事,那便是學館要開學了。
這個消息,早在過年期間,就都已經宣揚出去了。彆管怎麼說,金家的招牌打出去,是挺吸引人的。金家現在還坐鎮著一位帝師呢。
北地科舉向來不如南地,本地的縣學州學三年也出不了一兩個人才。出不了政績呀!
如今金家學館的消息一出去,一過十五,一串串的讀書人都來打問了,多大的雪都阻礙不了求學的腳步。
學館設在剛進莊子的西邊。不用從遊廊走,穿過遊廊到半山腰的,那是金家人住的地方。因著女眷進進出出的,因此,很不方便。
倒是剛進門往西邊走。先是零零散散的幾個客院,偶爾會來招待個賓客。其他時候都是鎖著的。從這些客院穿過去,應該是保留裡原來山裡就有的一些鬆柏林木,裡麵修了小路或是石階,沿著這石路一路朝裡,就是一座大院子。院門上麵隻書寫了書館兩個字,順著院門進去,裡麵是一排排高高低低的屋子。院子裡保留著原本的大樹,想象的出,這若是夏天來了,這裡是何等的清涼。
進了屋裡,卻發現這裡很有些意思。裡麵有炕,炕的兩邊是空空的書架。炕上還擺著好幾張炕桌。外間是廳堂,長條的桌子陪著方凳,中間鉗著個火爐,爐子裡燒著炭,坐在凳子上,腳踩在腳踏上,暖烘烘的,爐子上能少熱水,爐子邊能烤乾糧……不說彆的,隻這裡的學習環境就叫人留戀。
來的多是中等人家或是貧寒人家出身的少年,像是一些稍微好些的人家,這些人想的又複雜的多。比如說,孩子一去學,這以後便是金家的門生。現在瞧著上麵是挺照顧金家的,但這罪臣就是罪臣。以後誰知道會有什麼變故,與其如此,那倒是不如先看看情況。又怕不送孩子去,又怕金家怪罪。人家就選了族裡那些貧寒的且上進的孩子送過去,隻說族裡給出束脩。
就這麼多,一過正月十五,當真就熱鬨了起來。
好些都是來看情況的,比如,這收多少束脩,怎麼一個章程。
卻發現,這邊的章程就是——隨意。
隻要想學,那就有教無類,隻要不是大奸大惡,殺人放火了,你想來,我就教。
至於學費,你看著辦。量力而行即可!
這規矩一出,好些人打心眼裡就打了退堂鼓。貧寒人家讀書,誰不是為了將來有了功名,好改變命運改變家族命運的,這裡卻半點考核都沒有,來了就收。魚龍混雜的,叫我在這裡讀書……成嗎?
這幾日,不光鎮上熱鬨,便是州府和州府各縣都一樣是沸沸揚揚。
茶館酒肆裡,說的最多的就是這個。
今兒茶館裡來了一小哥兒,十六七歲的模樣,穿著青布棉袍,籠著手進來。小二哥熱情的招呼:“六哥,您來了?”然後將人引到老地方。
這被稱為六哥的少年,從懷裡摸出一把錢來,說了一句‘老規矩’,就摸著瓜子閒閒的磕了起來。小二哥應和了一聲,轉眼給上了一壺茶,兩碟子糕點來,就悄悄的退下去了。
這少年一邊吃著喝著,一邊聽著茶館裡的議論聲。
“這金家收學生,真出事了,還不得連累?”
“那也得能當上官,當上大官才說被連累不連累的話。現在咱們這考一個秀才都難,考上舉人還不定是哪輩子的事來……你說隻要考上舉人,不往京城裡去,在咱們銀州,算不算這個……”他說著,就豎起了大拇指。
聽著的人倒是點頭:“可不是……連秀才舉人都不是,還怕連累。隻要跟著人家學,先取個功名且再說其他吧……”
說的人轟然而笑。
緊跟著就又說起了金家有教無類的事。顧慮這個的,比顧慮被牽連的人還多。被牽連的,哪怕是被牽連了,但也不怕。金家的名聲……那是忠臣。彆管朝廷怎麼給定義,百姓心裡,這忠孝節義的標杆就立在那裡,堅定的維護皇權,那你就是大大的忠臣。被忠臣連累,那是榮耀,那是祖祖輩輩都值得炫耀的事。可這跟下九流的人一個學堂做同窗,這也未免太自甘下賤了。
還有那消息靈通的,就壓低了聲音道:“還不知道吧……那城南的李奴兒,據說是也去了……也不知道金家是收還是不收……”
這被叫六哥的少年微微挑眉,這個李奴兒他是知道的,在城裡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小子生的跟彆人不一樣,跟關外的韃子長了一個模樣。深眼窩高鼻梁……據說他爹是北邊販賣香料的韃子商人,當年到銀州的時候包了李奴兒的娘一個月,然後人家走了。這身為女ji的女人卻懷上了孩子……這些女人早被灌了藥了,懷孩子並不容易,女人偷摸著,沒叫老|鴇|子知道,等發現的時候都七八個月了,一碗藥下去,這李奴兒還真就活著……難女ji反倒是死了。這本想打胎,卻害的差點一屍兩命,再說這孩子這般的命硬,老|鴇|子反倒是不敢再怎麼著這孩子。隻交給一個這城裡靠拉夜香過火的一對老夫妻。老夫妻老帶著他,因此,滿城的人都知道這個孩子。不過四五年,這老夫妻也去了。這小子就成了乞兒,一個乞兒。從人人可欺到人人畏懼……怎麼沒凍死餓死,還想著求學的……沒人知道。但其中的艱難不用去細想,也大致能明白。
他將點心吃完,喝了兩壺茶,抬腳就往出走。
出了這邊,繞到店鋪後頭的巷子,然後摸鑰匙,開了家裡的門,這是個齊整利落的小院,他直接去了正屋,把收拾好的包裹背在身上,把個個的房門都鎖好了,然後出了巷子雇了雪橇,這就往文定山去。
整個銀州,到處都有這樣的場景,有些不去,有些卻堅決的去了。
但說實話,金家剛開始也沒打算收多少人,首先,自家的孩子就不少。
林雨桐這邊呢,已經準備好了四色的禮,便是自家的大伯子,這規矩也不能壞。拜先生就是拜先生,一碼事是一碼事。
自家這邊得去好幾個,金麒、金霸、金石、金世遺,都得去。金麒和金世遺是奔著科舉去的,金霸是想從武,但這不通文墨的武將,那最多就是先鋒,做不了大帥。因此,不管他想學不想學,都得去課堂上去。金石學著做木匠,但光會照著做的是匠人,有鑽研能力卻能出成果的,這叫大師。四爺和林雨桐沒想著一定得培養出大師,但至少得叫他區彆於一般的匠人,所以,還是得念書。
至於開課之後學什麼,金伯儀那邊,四爺會去說的。先去打基礎,基礎打好了之後咱再說。
本來也說要送琪哥兒過去,誰知道金匡不知道怎麼想的,突然打發人來,說是叫琪哥兒以後跟著他。
吃在那邊,住還回來。反正一整天就是得侍奉在祖父身邊。
這是好事。
金匡能做帝師,本事毋庸置疑。叫孩子跟著學兩年,是好事。反正晚上回來還有四爺盯著呢,走不了岔路。
琨哥兒是去不去的,珅哥兒本來也說不去,但金伯儀說了,說學堂的一些雜事希望珅哥兒去幫忙管一管。順便的,也能在那邊念念書。
也好!珅哥兒性子溫和,且做事周到,那邊收的學生混雜,需要這麼個人過去協調。
於是,珅哥兒去先去忙活了。
光自己就送去四個,還有三房的琅哥兒,如今身體康健了,能出來走動了,必是要去的。姑太太那邊還有四個男孫,一並得去。金孝家還有個順哥兒,所以,自家這邊就十個了。再加上族裡的,彆的不說,金濟那邊男孫就得十多個,其他人家不得二三十個。還有村裡的雜姓人家的孩子,又因著距離鎮上太近,以前鎮上的秀才公不肯收的孩子,都樂意過來。算算這人,不老少了。
珅哥兒這幾天是真忙,來了便要登記。
登記的表格都是提前準備好的,專門印刷出來的。上麵得登記姓名、年齡、出生年月日、家庭住址,老家籍貫,家裡的雙親父母等等。
這一登記,差不多就把底子給挖了一遍,有些有些基礎,有些沒基礎。沒基礎不會寫的,有金麒金霸他們幫忙填寫,順便也就分了等級。
這兩日回去,連林雨桐都愛聽珅哥兒說熱鬨。
“……有一家棺材鋪的少東家,怕咱們嫌棄晦氣,一身吊著十幾個小佛像,據說是開過光的……還有鎮上飯館的孫子,隨身都帶著刀,懷裡永遠揣著蘿卜,手上不停的雕花……”
他並不是個很會渲染的人,說話平平淡淡,但隻腦補一翻場景,就知道該是如何好笑的場景。璿姐兒趴在林雨桐身上笑的前仰後合的,“大伯父得氣壞了,回去當廚子好了,來念什麼書呀!”
珅哥兒卻表情嚴肅起來,“這樣的話不可再說。我就覺得之前說的兩人挺好。那個棺材鋪的少東家,這麼惹人忌諱的出身,可還是能跟人處的誰都不嫌棄他,此人跟人交往必有過人之處。還有那手上不離活的小廚子……那學廚是辛苦的行當,可沒人催促依舊絲毫不攜帶。隻這份勤奮和自律,就是旁人所不能及的。這樣的人哪怕是天賦不好,那也不過是時間問題。十年不成,二十年總是成的。”
他總能第一時間從彆人身上發現閃光點。
林雨桐想抬手揉揉兒子的腦袋,想想嵐姐兒還在,這也都是有媳婦的人了,再不能那般了。就鼓勵的笑了笑,認可他說的話。
那邊文嵐兒還倒了一杯水遞過去,這兩孩子相視一笑,大大方方的,也不算逾矩。
璿姐兒就纏珅哥兒,“帶著我去玩唄!明兒我也去幫忙。”
珅哥兒去不許,“那地方你不適合去。不許鬨!”
璿姐兒纏林雨桐,林雨桐也不可能放她去,什麼才子佳人那一套,最是信不過的。還是老老實實的在家呆著,人心隔肚皮,這些學生得看看,才知道品行。
璿姐兒也不會真心想去湊熱鬨,她就是想出門去瞧瞧,“我想下去看看去……去鎮子上看看……這總行吧。”
這個行!
但自己去不行,得叫人跟著。
正說著四爺回來了,四爺明兒不出門,說叫金逸和琨哥兒帶著去吧,反正這倆明兒也有事要去鎮裡。
孩子們是不怎麼看出四爺的情緒,但林雨桐看出來,四爺有事。
等孩子們都散了,各自回屋睡了,四爺的臉才拉下來,“徐家想拉咱們家下水……”
什麼意思?
四爺低聲將事情給說了,林雨桐愕然:“吳姨娘……”
小徐氏跟白氏說了什麼,這個林雨桐都不知道,吳姨娘怎麼知道的?竟然還告訴了金匡。
這話幾乎都要問出來了,然後才有幾分恍然,這個吳姨娘隻怕不一般。
嗬!還真是不一般。看來最近太鬆懈了,家裡藏著這麼個人物,她都沒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