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國神遊(45)三合一(2 / 2)

賣誰的字畫?除了板橋先生的,誰現在有名氣。

紀昀就道:“若將來你我能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那字畫便是千金也有人求。若是不能,二兩也嫌貴。”這法子經院那幾個人倒是可以試試這法子,保準的日進鬥金。但人家這不是瞧不上嗎?

那能乾啥呢?

紀昀倒是想一法子,“我就琢磨著,我打算收故事去。回頭啊,把這故事寫出來……”

“那太慢了。”寫本書這得多少年後的事了,有那功夫嗎?

這倒也是。

朱筠就道:“一個人完成一本書難,咱們這麼多人,一人一個故事,攢一塊彆說一月一本,半月一本也不難吧?”

紀昀撫掌,連聲笑道:“有理有理!三個臭皮匠尚且頂個諸葛亮呢,咱們這麼多個臭皮匠,不能這點事都辦不好嘛。”

能辦好是能辦好,但就是一點,沒錢!

這出書都是要自己花錢的。

藝院裡雖有家財萬貫的同窗,但這不是自家花錢的事。寫故事咱的目的不還是想用銀錢證明自家的價值嗎?

怎麼辦呢?一致推出一個人來,誰呢?朱筠。

此人家裡不是家財萬貫,但是他有個弟弟在經院,就是朱珪。經院最年輕的那一位。

經院跟老聖人接觸的最多,不像是他們,也沒機會找老聖人呀。如今叫朱筠去,先找朱珪問問,這事要是行,是不是能給老聖人遞個話。

朱筠還怕叫弟弟為難,結果朱珪隻愣了一下,然後沉吟了半晌之後就答應了,“哥,你等我信兒,最遲今兒晚上。你們要是有能拿的出手的寫好的現成的東西,就準備一份。”

朱筠還怕話說的太滿,結果半下午的時候,就得了信兒了,說晚上直接去後麵的院子,跟守門的人說一聲是誰,直接進去就好了。

誰也沒邁過那道門去呀!

朱筠去稟報先生,可這位板橋先生正在作畫,且正在興頭上,吩咐了誰也不叫打攪。無奈,隻得拉著紀昀兩人前去。至於現成的文章,紀昀手裡便有,他是聽說女子學堂請了江南才女袁機做先生,他也曾聽聞了才女半生的坎坷遭遇,於是,就將其寫了下來。既然要看,就把這個拿去給看就完了。

紀昀就是個斯文的書生,看外麵看不出彆的來。林雨桐收回視線,那邊四爺就把稿子給遞過來了。

其實四爺和桐桐挺驚訝的,兩人是真沒想到,弄了個附庸風雅的所在,叫他們自由隨心的生長,竟然發育的不錯。根本沒人乾預的情況下,他們想起辦文學雜誌。

這個……當然是好事情。文學作品的影響不能低估,但是你首先得影響好出品方。

就像是林雨桐手裡的稿子,紀昀文章裡對袁機是極力肯定的。再有,如果單拿話本來說,一水的文言文,一點不通俗。可你要說這個不行,那行的該是什麼樣呢?

變得有過程呀!

通俗不通俗的咱先不說,得先把這個立意弄明白。林雨桐沒動紀昀的故事,紀昀的故事隻到袁機歸家後孝順母親撫養孩子,還時不時的補貼婆母。她趁著四爺跟他們說話,提筆將下麵的故事給續出來了。

幼女生病,啞病需醫。娘家兄嫂體恤,一家和睦,但,終覺寄人籬下。女子為母則強,收學生,教學問,得束脩,買房置地,最終成了受人敬仰的女先生的故事。

那邊紀昀並不知道老娘娘在一邊寫什麼呢,隻聽老聖人在那裡說,“……文人執筆亦有使命,小則勸人行善,大則引導民眾,協助朝廷推行利民之策,教化人心。你們手裡的筆用的好了,便是槍|炮……”

能聽的出來,老聖人不僅支持,而且格外看重。這確實是出人意料。他們原先其實是沒想那麼多的。但若是叫老聖人這麼說,這確實是大事。

教化人心,這是千秋功德。

四爺答應的很爽利,“為你們書院單設一個印刷坊也是使得的。之前咱們的書本是內務府印製的,現在倒是不用。肅英額你們認識的吧?回頭叫肅英額跟你們談,你們拿五成,藝院拿一成,書院拿一成,作坊拿一成,剩下兩成是書商的利潤。”

紀昀和朱珪大喜,起來就要謝恩。四爺擺手,看林雨桐,“還有交代的嗎?”

林雨桐收尾之後,吹了吹稿紙,遞給紀昀,“覺得你寫的好,忍不住往下續了續,你幫著看看,可還能入眼?”她把稿子都遞過去,“另外,我還有個建議。之前說到教化人心,但這畢竟讀書的人少,那怎麼才能叫更多的人知道這個故事呢?我建議你們把故事寫成之後,給改編一下,改成戲。改好之後拿來我看看,要是行啊,回頭叫了升平署來。把這一出戲排一排,若是過年趕不上,咱們就趕正月十五。所以,要抓緊啊!”

兩人越發高興,歡喜的很。

隻顧著聽林雨桐說話,也沒看林雨桐給續的是什麼。從這裡出去,天已經黑了。直到做到寢舍裡暖和過來了,紀昀才打開林雨桐續寫的那一頁看。

這一看之下麵上就有些驚色,這絕對不是隨便寫寫的。這分明就是做了要求,要倡導什麼,不要倡導什麼……意思就是這個。可這個引申下去是什麼呢?

他不敢往下想了。畢竟,故事裡其實什麼也沒說,就是說了一個品德優秀的女子絕境中堅韌不拔的故事。

很簡單……簡單的像是看到那些在外麵做粗使的婆子,他們誰家不是有孩子要養的。可把一個才女生生的叫其身上濃縮了那麼多不得已的貧賤女子的特性……哪怕這是故事裡的人,他都心疼。

看想到即將開學的女子學堂,紀昀對著這稿子猶豫了一晚上才動筆的。前麵肯定得改,得前呼後應的去做對照,怎麼叫故事更好看,他很會拿捏分寸。

但他心裡也清楚,這將來要是成了,自己是第一人。這要是輸了,自己可能真將被口誅筆伐,然後萬劫不複。

這篇一出來,藝院三天內一人要交一篇稿子的人就犯難了,尤其是看了改後的版本之後,能不犯難嗎?

朱筠很聰明,紀昀用袁機做原形,他拿梅開雲做原形。梅開雲的事大家都知道,女扮男裝這是欺君呀,結果不僅沒治罪,反而被老娘娘收了弟子。這是歌功頌德的,又是在真事上做的加工,出來之後就很漂亮了。

然後其他人照貓畫虎,有寫劉三兒一個石匠做先生的,有寫小銀匠榮登天子堂的。

一水的把書院裡比較特殊的事例拿出來說,這個有宣傳的作用,他們也不容易出錯。

時間短,又頭一次做,寫成這樣就很好了。

一共五篇,都相當於是中篇的長度,出一期一點問題都沒有。

林雨桐看了一遍,就這樣了。但也告訴紀昀,大的方向不錯就行了,還是要多寫一些大家喜聞樂見的故事。當然了,這次是特例,小人物發達史,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

交給肅英額去運作,其他人改編戲本子去了。林雨桐叫德海把這邊忙什麼的事傳給宮裡,叫鈕鈷祿氏知道知道,不怕她動,動動才好。自己編戲,她肯定也要編。自己用袁機做藍本,她也要用的……正好,前後比一比,不怕爭論,爭論越大,影響力才越大。這世上多的是默默無聞但又了不起的普通女人,有些是有丈夫如同沒丈夫,男人看著出息了,可這一遊學一做官,一去千裡,成十年不回家的都有的是。還有些是守寡之後奉養婆婆撫養子女……後期故事的處理上,能叫大部分女人在其中找到一個自己或是身邊人身上的某些縮影。

鄭板橋看了之後就歎,說他想起了他的乳母。他是三歲喪母,後來繼母也不錯,卻也沒幾年又去世了,他是隨著乳母長大的。乳母早年守寡,為了撫養孩子出來做乳娘,其中有多少不易……看看這個故事就明白了。

不說這邊怎麼準備,隻說鈕鈷祿氏一聽袁機的事,馬上叫了升平署的人,就要改這個故事,正月十五就要看。

如今的升平署人員多,彆說分兩台戲,便是湊十台戲的人也有。那邊要這邊要的,咱們都接。至於誰去哪邊的事,抽簽吧,抽到誰去哪邊就去哪邊。

林雨桐這邊排的戲叫《出閣記》,那宮裡那邊的叫《貞女傳》。

在演出之前,除了跟升平署有關的人知道兩邊杠上了,彆人卻並不知道。

臘月上旬,書院就放假了。再入學這得正月底。想回家的回家,想住書院的住書院,反正夥食不斷,而且每月的銀錢也不短的。人不來的,下學期開始就能補領,或者是預支了回家過年。

京城附近的大部分都回了,紀昀是個特例,真挺忙的。第一期的《百事彙》在年前這不是就要放出去了嗎?反響如何,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他不知道。現在不光緊張,而且害怕呀。

可緊隨著新的一年的來臨,這本書一發出去,反響要比想象的大的多。

不是賣出去的本數有多少,而是知道的人有多少。這多虧了說書先生。他們看了這故事,覺得好,然後現背現說。有錢的去的茶館飯館聽,沒錢的在街上聽撂攤客的也挺好,還有女先生,被請到高門大戶家裡去消遣的。

更有那機靈的,知道書到江南再賣出去沒那麼快,有些走江湖賣藝的,就直接下了江南了。更有那消息靈通的,哪裡也不去,奔著袁枚家的隨園去了。袁枚起初一聽事自家的事,心裡就不大痛快。彆人說那是妹妹的品德好,他覺得那就是放屁。自己過的好比什麼都好,抱著個牌坊頂個什麼?直到聽到後來,他才覺得有點意思了。

對!就得是這樣的。你要什麼有什麼,還要那樣的男人做什麼?

貴婦們還矜持,都是說些‘遇人不淑’‘幸而貴人相助’‘老天有眼’這樣的話,但是街上撂攤說書的周圍,那反響就不一樣了,有些婦人聽著聽著就哭了。

但民間的反響宮裡忙著過年,誰關注這個去。

正月十五,兩邊的戲都開了。太後的戲是在宮裡演的,請了宗室福晉朝臣大員,陪著太後一起樂樂。

林雨桐和四爺沒有,他們往戲樓子去了。十六的產業裡有一戲園子,直接將第一場戲放在那裡。樓上的包間,那是送票邀請來的。其他的,那就隨機買票吧。消息靈通的人也不少,得了信兒就叫人買票,好家夥,烏泱泱的樓道過道擠的都是人。

隻要故事有共鳴,那以什麼形式出現都能吸引人。

宮裡那邊太後挺高興的,覺得排演的很好,戲演完了還說,“此女當為女子楷模。”然後就皺眉說皇後,“此等女子,正該嘉獎才是。知道你在養胎,外麵的事情都不知道。回頭該叫人好好問問……”像是在說皇後占著皇後的位子卻不乾皇後乾的事。

佟氏站在後麵想翻白眼,虧的太後說的出口。戲上的那種男人不一包耗子藥直接給毒死了乾脆,還留著過年呢?竟然誇那蠢女人是楷模。嗬嗬!是啊,自己也就配做毒婦。可我毒婦怎麼了?我活的自在高興。

皇後笑了笑,隻點頭卻沒應‘是’,太後更不喜了。

正月十六,太後興致很好,一早起來就叫宣召,“要是老聖人不聽戲,咱們今兒也聽聽出閣記。”

桂嬤嬤道,“昨兒在戲樓演了好幾場了……”

“貞女傳也要在宮外演,這也是教化民心嘛。”她對著鏡子起身,準備用膳,然後聽戲。

戲樓裡本來要聽出閣記的,結果戲班子被叫走了,隻得聽了一出貞女傳,貞女傳的故事就是講到袁機和離之後還照料婆母,然後被鄰裡誇讚,大家都四處傳揚她的美名,宮裡都聽說她的事,準備賜給她牌坊。然後宮裡的公主都覺得羞愧,說要像她學雲雲。說教嘛!

袁機昨兒看了一場,今兒又看了一場。今兒在這裡看戲的還有昨兒看了今兒還想看一遍的。這些觀眾一對比,有些人就說了,不如出閣記。

是!這個袁機沒有出閣記裡的那個青林夫人討人喜歡。

袁機愣愣的,跟著鄂夫人都不知道怎麼走出的戲樓。她在屋裡誰也不見,想不通啊。她學的女戒,也是按著從小學的那些去做的。她有時候自己想起自己這半生,都會被自己感動。誰讚她一聲,她覺得她都能受之坦然。

而今,突然間發現,她以為的都是錯的,大家並不會給予真實的自己喜歡和認可。反倒是那個自己覺得離經叛道的人,叫更多的人覺得鮮活可敬。

所以,她這半輩子……按照這麼多人的看法,那就是活的像個笑話。

如今,路就擺在她的麵前:一條是去做那個抱著牌坊的人,一條是像青林夫人一樣,活的如青鬆蒼柏,傲立昂揚。

鄂夫人要回南邊了,提前叫人問她,是不是決定要跟著回去。

袁機搖頭,然後苦笑:“不回了。有些事我得慢慢想想。”

鄂夫人將兒子買回來的《百事彙》給她,“那就在這裡住著吧,什麼時候搬都行。”

袁機的手放在紀昀的名字上,“這個人……是書院的先生?”

鄂夫人看兒子,他也不知道此人名聲。

慶玉便道:“他啊!不是先生,是書院的學生。很有才氣的一個學生。”如今外麵對紀昀有些評判,說其文采不在袁枚之下。更有人已經將他和袁枚相提並論,稱為‘北紀南袁’。

哦!原來是個才子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