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衛民樂嗬嗬道:“你和韓城留了那麼多錢在家裡,你娘聽你的話,每個禮拜都會去縣裡買肉吃,你大哥大嫂也會割肉回來,這兩年偷摸著賣肉的人也多了起來,很多都不要票,家裡日子過得還不錯的,自己養的豬特彆香。”
老蘇家的生活不能跟城裡比,但是在村裡的確是過得不錯,夥食好了以後家裡三個孩子的確是同齡人裡長得最好的,又都是知足的人,對於這樣的日子他們還是很滿足的。
蘇笑笑知道再過幾年家裡的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想了想對蘇振華說:“二哥其實可以跟楊老師去學下養豬技術,多一門技術多一條出路,說不定以後用得上,爹,如果可以的話今年跟公社申請再多養幾頭豬,任務完成得好說不定還可以辦一個大型點的養豬場增加公社的副業收入,讓全公社的社員家家戶戶有肉吃。”
蘇笑笑想的是目前的狀況是計劃經濟的政策下,城裡人手裡有錢但是沒有票,拿著錢也買不到東西,很多人其實攢著不少錢,市場經濟開放初期百廢待興,人們的購買欲會隨著市場開放一下子爆發出來,對物質的需要呈現出井噴的狀態,彆的不說,首先要滿足的就是衣食住行等生存問題。
她娘倒是可以開個裁縫店賣成衣,以後有機會開個製衣廠。
所謂民以食為天,大哥大嫂在食品加工廠待了這麼多年攢下了不少經驗,改革開放以後大部分守舊的國企走下神壇,自己開個食品廠也不是不可能。
二哥二嫂可以在村裡搞養個殖場,蘇家村離縣城很近,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光是運輸成本就能省下不少,除了賣鮮肉還可以作為大哥工廠的上遊,供貨給大哥的工廠。
當然,這些都隻是蘇笑笑自己構建的藍圖,能不能這樣做,願不願這樣做一切都是未知,但這是的確是一條非常理想的產業鏈,如果可以實現的話,帶著全村人脫貧致富奔小康都不是夢,還是那句話,藝多不壓身,多一門手藝總歸是多一條出路。
蘇衛民倒吸一口涼氣,在他看來讓自己生產隊的社員過年人人有肉吃,過上個大肥年就已經很滿足,開養豬場那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哪裡還敢托大讓全公社的社員都吃上肉?
“閨女,你這個想法有點大了啊。”
蘇笑笑笑著說:“爹,我也就那麼順口一說,養豬的事我哪裡懂?但是你乾了這麼多年生產隊隊長,老書記是不是快退休了?他不是跟你談過以後讓你頂替他的位置麼?你以前考慮的是生產隊的事,以後可能要考慮的是全公社的事了,你仔細想一想是不是這個道理?反正二哥多學門技術也沒有壞處。”
蘇笑笑也是點到即止,但是她這番確實在蘇衛民和蘇振華的心理都埋下了一顆希望種子,連從不愛思考問題的蘇振華都想了想是不是有這個可能。
蘇振中就非常同意蘇笑笑的說法:“爹,笑笑的是對的,現在實踐證明了楊老師的養豬方法可行,而且養得很好,是可以讓振華跟著他學習,開年後也的確可以向公社多申請豬苗,加上振華一個去養豬場學經驗,以後說不定真的有大用處。”
到底是讀過書嗅覺敏銳的通透人,雖然說不上來,但多少也能感受到一點時代的變化。
見大兒子也這麼說,蘇衛民點了點頭:“這些都等過年後再說吧,今天咱們的主要任務是灌血腸,曬臘肉。”
蘇笑笑看到還有一副粉腸,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爹,咱們再灌一些臘腸吧,味道調好了比臘肉好吃。”
蘇衛民對閨女一向是有求必應,這種小要求哪裡會能不滿足她,樂嗬嗬地大手一揮:“好,今天咱家灌血腸,曬臘肉,曬臘腸。”
全家人都是行動派,說乾就乾。
留下足夠過年吃的肉,剩下的全部拿來曬臘腸臘肉。
家裡人手多,蘇笑笑隻要負責調味就好,除了灌血腸,蘇笑笑還打算灌一點肉腸留著大年三十吃。
人多力量就是大,沒一會的功夫就把家裡所有的肉和下水都處理好了。
血腸出鍋放涼後,蘇衛民和蘇振華給今天參與殺豬的社員家裡一人送去三節,楊南懷那裡也送了三節,家裡剩下的也就不多了,不過這東西吃多了也是容易膩,吃個兩三頓也可以了。
轉眼便是年二九,又到了一年一度家家戶戶開油鍋的日子,今年的年二九不僅僅是開油鍋的日子,也是一年一度開魚塘的日子。
這種盛況家裡的崽崽自然都不會錯過,往年孩子小的時候,家裡是不放心讓他們自己去看的,但這兩年家裡的崽崽見風長,三個大哥哥都已經是一米四五左右的個,跟村裡一些矮小的老奶奶差不多高,他們帶著弟弟妹妹去也就沒有什麼不放心的。
暖冬的清晨太陽高高掛,陽光曬在身上也是格外的舒服,今年家裡還添了三條小尾巴,吃過早飯之後三個大崽崽一人背一個小崽崽,小豆包背上姥姥給他新做的大公雞書包,一串朝氣勃勃的孩子高高興興踩著朝陽去魚塘看放魚,這陣仗不可謂不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