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春秋戰國(15)(1 / 2)

顓頊曆辰月十九,晴,宜嫁娶、祭祀、祈福、齋醮、破土、出行、移徙,上上吉,今天是楚陽城一年一度的春招日。

春招的位置在北郊馬場。

北郊馬場的南麵麵向楚陽城,北麵和東麵山巒眾多,山下還有多條不大不小的溪流,溪流最後都彙聚到西麵一條名叫虎泉的河流中,河流順勢而下入漢水,漢水彙入長江。

馬場正中有一片半人工半天然的牧場,雨水豐茂,牧草旺盛,這片牧場共養馬500群,每群馬100匹到400匹,加起來在10000匹左右,是楚陽城最重要的戰馬儲備庫。

天剛蒙蒙亮,楚陽城的大街小巷已開始熱鬨起來,如同在過一個佳節。

家中有少年或青壯年報名參軍的人家,很早起來,由爹或娘親自送他們到西郊的馬場,把少青壯年出生的天乾地支遞給馬場小吏。

“春季甲乙東方木,夏季丙丁南方火;秋季庚辛西方金,冬季壬癸北方水;戊己中央四季土。”@

方士可以根據每個人的出生時辰,初步推衍他根骨上的五行偏向,這個方法有40%準確率,比占卜吉凶準確率高10%。

後世的算命先生正是方士的一個技能衍生的職業,這裡的天乾地支與後世的生辰八字是有很大區彆的,畢竟曆法計算方式就有不同,日子也有差異。

方士是看不透所有生辰八字的,占卜吉凶都不一定正確,占卜命運更是天方夜譚,人的命運與靈魂最相關,而靈魂幾乎不可測。

當參軍中出現生辰時刻特彆優異的人時,方士會把這些名單記錄下來,若是這人沒有通過春招測試,會結合春招表現來判斷是否再給他一次機會,進行深入的天賦測試。

這樣的幸運兒每年都有一兩個,不多。

目送自家兒子或丈夫或兄弟進入馬場,有的轉身離開,更多的人停在原地,找個空地或立或蹲地等候,在這裡,他們能遠眺一小部分馬場情況。

這裡已是馬場範圍外,等候者又全是楚陽城平民,士兵們並不阻止,可能當年他們參軍時,父母也是這樣等候在外麵的。

**

與自由的平民不同,報名參軍的農奴、馬奴是莊園管事與農兵帶領下,有組織有秩序地來

到馬場,包括特工隊所在的農莊。

3000名預備役,現在還剩下2642人,死去355人,逃走3人。

是的,逃走3人。

逃跑的3人中有1名特工。

張三的原本計劃是12名特工參軍,剩下3名特工在春招後、楚陽城被圍攻之前,趁著混亂離開楚陽城,去找尋新的任務和觸發新的技能。

這3名特工這幾天除了下地,餘下時間都在偷偷學習楚地以外的語言,他們已經發現農奴中有一部分是戰亂的農奴,他們會的可不止楚語。

誰知計劃比不上變化。

當個農民實在是太辛苦太累了,一天的繁重工作基本都在12個小時以上,剛開始嫌棄早晚膳食比豬食難吃,後來連豬食都不夠吃。

在這種高強度作息下,預備役們開始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方向分化。

除去15名特工,剩下的預備役有嘴甜的,哄一些老實本地人教導或替自己乾活;有借助家庭優勢的,正在交流如何換輕鬆一些的工作;有真生病假生病的;有發動腦筋以智力改變環境的……

還有豁出去性命計劃逃跑的,領頭人是知道吳起曆史的一個預備役,早死晚死都是死,他們這麼下去,肯定會直接累死。

而且,有幾個人在下地乾活中,獲得了各自精神、力量、敏捷、體質屬性的突破,他們也發現了幸存者app的神奇,從而增添了不少信心。

因第一天晚上的教訓,這個小團體的計劃非常小心且隱秘,在看見農莊因春招而略顯混亂時,他們覺得這是唯一的時機。

偵察兵何十四是第一個發現這個正在擴大的小團體,特工們隱晦提醒過不要亂來,但效果不佳。

張三等人進入副本得到的非自然事件調查局命令是安全第一、任務第二,他們不可能因為一個小團體,忘記肩膀上的任務重擔,辜負國家的期望。

前天夜裡,300多名預備役聯合殺了五名農民兵後逃跑出農莊,往農莊東南方向的山裡跑去,他們提前打聽過山的那邊是有出路的。

西郊農莊附近的山比牧場矮兩倍、少多倍,山上的野狼、山豬、老虎等都有被莊園的農民兵清理,免得它們下山敗了莊稼。

可他們還是錯估了。

哪怕為了保護莊稼,猛獸被清理過,原始森林的山危險

也不是他們能夠想象的,對這樣環境有底的隻有一名特工。

這名特工是知道情況後,覺得這也是個機會,選擇趁機先出楚陽城打探,與其他14位特工道彆,走向一條危險萬分的未知道路。

逃跑的人被殺的殺、死的死、抓的抓,直到昨日中午,係統APP上的數字顯示逃出去的可能隻有3人還活著,但也不知道他們未來命運如何。

不過農民兵沒有找到這3個農奴,基本上說明他們已經逃跑成功,走向完全未知的道路,外麵的世界很危險,要知道之前出走楚陽城的幸存者已死了1個,希望他們能活下去。

小團體的血淚教訓第二次嚇傻了預備役們。

有幾個人自殺或自求死亡,一波人隻想平平安安苟60天,下地乾活也無所謂,一日兩餐也無所謂,他們的全部希望在60天後。

另一波人開始考慮其他可能性,比如參軍,比如報名女子私兵鍛煉。

隻是出了逃奴這一意外,讓農莊對報名參軍的士兵提前篩選了一次,這也是選擇參軍的預備役麵臨的第一道難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