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 自製水泥;上山砍樹;新到人口……(2 / 2)

穿越庶女逃荒記 元元彬 16283 字 10個月前

好在柱子不需要放乾了的木頭,可以用略帶潮濕的生木,還能寄希望於這後山出品。

如今彭二已經升級為她家建房工程的包工頭了,正帶著這六個幫工一起忙活,沒有韓采薇的創意耽擱,隻按照他之前學會的修房子的章法弄,速度自然快了起來。

這六個幫工也是村裡的人,35文一天請來的。

如果是在以前,村裡修房子大多是請親友們互相幫忙,但是前坡村如今情況特殊,大家都是天南海北彙聚而來的,相互之間的感情基礎並不深厚。

韓采薇不想欠人情,因此便更傾向於花錢雇傭,這樣更省心,自己有什麼要求也比較好提。

來乾活的人也很滿意,在村裡不出去就能掙到這個錢,自然乾得熱火朝天。

隻說姐弟兩進了山,膽子頗大地就往深處走,一點都不怕豺狼蟲豸之類的,在兩人看來,隻要來的不是一大群,一頭兩頭的,那可是巴不得,打了就能送去府城賣了,畢竟誰也不會嫌錢多不是。

可不知道是不是有預感了,一路上一頭狼一頭野豬都沒看到,連兔子都不知道躲到哪裡去了,都沒出來露個影子。

“來一個殺一個,來一對殺一雙!”韓大弟比劃著手中的大砍刀豪氣地說道。

滿意地打量著手中的大砍刀,“這衙門的刀果然好用,刀背這麼厚,還說材料是特製的,硬度要比我們之前用的鐵刀高得多,據說砍多少都不會崩口子。”

隨即又不無遺憾地說道,“可惜我這都跟著跑了這麼久了,這寶刀還沒有用上過,每日儘是一些跑腿傳話的活兒,遇到的最大的事便是那兩岔村有兩戶人家為了給自家田地裡引水發生爭搶,揚著鋤頭互相打起來了,可沒等我跑過去阻止,他們村長就把人叫停了。”

“那不好嘛,說明你這差事安全得很,咱娘可以放心了。”韓采薇一邊打量著林子裡的各種高大的樹,看哪根是彭二所說的那種適合做柱子的,一邊隨意地回複道。

“唉,話是這麼說,就是可惜了我一身的勇武和這把寶刀,閒置了得不到發揮啊。”韓大弟愛惜地摸著大刀感歎道。

哪怕現在每日早出晚歸,他都是日日早起鍛煉不落的,看著雖然抽條瘦了一點,但摸上去就知道身上全是硬邦邦的結實肌肉,的確是頗為勇武的,也不算他自誇。

忽然,前麵的韓采薇站定不動了,指著不遠處那棵合抱大小的筆直的大樹說道,“諾,你的勇武和寶刀馬上就都能派上用場了。”

在韓大弟疑惑的眼神中,她說道,“就這棵,挺合適的,辛苦你用你的寶刀把它砍倒吧。”

韓大弟一聽要用他的寶刀砍樹,頓時跳起腳來就不想答應,可惜最後還是懾於他姐的威脅,老老實實揮起大刀來,雖然其實他自己也想知道自己這刀到底有多堅硬。

至於威脅他的把柄,便是上次他們那頭老虎其實賣了三百一十五兩,但韓大弟知道自己到手不會太多,就求了他姐,瞞下來了十五兩進了他的小金庫。

虧得當時他還感激她答應自己這個請求呢,沒想到竟然成了威脅自己的把柄,一把辛酸淚,沒辦法,猛男也要為金錢折腰。

不一會兒,山林裡就響起蹦蹦蹦的砍樹聲音,一時驚起不少飛鳥。

而趁著大弟在那裡砍樹,害怕被樹渣子崩到的韓采薇在附近轉悠起來,看著樹底下一茬茬的各色野菜,不由得感歎,“咱娘、瑛娘還有其他幾家大娘要是來了,莫不是要高興瘋吧,你看這野菜生得又多又嫩,一下子都摘不完。”

說著沒忍住從空間裡拿出了個竹筐子出來,蹲在地上采摘了起來。

如今她能認出的野菜品種也挺多了,隻撿著自己認識且覺得好吃的摘,不一會兒就裝滿了一大筐。

意外的是她竟然發現了一大叢野蔥,這可是好東西,之前她有個東北室友,經常買來這個蘸大醬生吃,吃得那個香的,引得她也沒忍住跟著吃了幾次。

她趴上去聞了聞,濃鬱得很,是野蔥那個味兒,摘回去不說生吃,作為調味料也是很好的,尤其在如今這個味道匱乏的年代,蔥薑蒜都是難得的調味品。

趕緊又拿了個筐子出來,準備全部拔了帶走。

而一邊哐哐哐砍樹的韓大弟,不一會兒手就震麻了。

沒砍慣樹的他,不會用勁兒,可不次次大刀就反彈震到自己的手掌心嘛。

不過可見那大刀真不錯,砍了這麼一會兒,果真一個缺口都沒有崩出來,要知道按照他這麼用力法,哪怕拿的是是斧頭,很可能幾下就砍缺口的。

足見這的確是寶刀,就不知是用的什麼材料,這般堅硬,還給每個衙役都配了一把,可真的是奢侈,可想是生產了多少啊,韓大弟細想都覺得有點嚇人。

不再多想,他甩了甩手,準備再接再厲繼續砍的時候,轉頭見他姐正把一大筐的野菜變沒了,應該是放到空間裡麵去了。

他心思一動,有了個想法。

“姐,我有個想法。”他試探性地說道。

“說。”韓采薇還在拔野蔥,頭都沒抬。

“你說,這柱子砍下來後,把枝椏修理好,能不能放到你那空間裡,然後帶回去啊?”韓大弟說道。

他此刻肩膀都是麻的,實在不想搬樹了,因為他知道哪怕彭二他們來了,他姐也會是要他幫忙的,因此就生出了這一急智。

聽到這話,韓采薇也不由得眼睛一亮,對啊,自己怎麼沒想到,還能這樣把柱子帶回去呀。

反正這深山老林的,就說自己兩人拖回去的,彆人也不知道,快出山了再拿出來,這樣省事多了,果然自己這空間是居家旅行必備,自己陷入思維誤區,一時就沒想起它這個搬運的功能用法來。

找了幾天柱子,她知道柱高要八尺,換算下也就3米左右,她的空間底部是五米乘以六米的方形,把裡麵亂七八糟的東西騰挪下,多放幾根都是空間足夠的。

不由得抬頭讚賞地看著韓大弟,沒想到這小子其實主意挺多的嘛。

可不是主意多嘛,尤其急智不少,不然上次也不會鬥膽提議瞞下十五兩了。

她不由得感歎,果然是麵憨心不憨,一時覺得放心了不少,至少放出門去不會被騙。

——————

(三)新到人口

就在姐弟兩在林子裡和大樹較勁的時候,章衙役又給前坡村帶來了八戶人家將近一百號人,都是從南邊引入來這裡落戶的。

按照固有的流程把這些人安置好,宅基地分在了東邊一塊位置,靠河要稍微遠一點,荒地也在東邊位置,離河也較遠,因為如今離河近的地段差不多分完了。

劉村長單獨把章衙役送出來,打聽道,“這下差不多了吧?我們村的宅基地就留了這麼些,還得給後麵各戶添丁進口的預留一些,荒地也差不多分完了,應該不會再來新人了吧。”

章衙役點點頭說道,“應該是的,你們村如今已經三十六戶人家,四百二十二人了,按照我們師爺的測算,已經達到上限了,不會再送人來了。”

“不過最近南邊來的人挺多的,不過後麵都會送去彆的村子裡,還有好幾個村沒什麼人呢,都嫌棄太偏遠了,不過我聽衙門裡的兄弟們說,那邊土地是真好,肥得很,水源又方便,隻要稍微刨一下就開出來了,比你們這邊的荒地好開。”章衙役透露道。

劉村長聽到剛才說師爺測算那話,不禁驚奇地問道,“喲,你們師爺這也能算啊?不會是掐指一算的那種吧?”

“怎麼會,說是用的什麼人均耕地麵積及未來人口增長情況測算出來的,說什麼每個村的耕地是固定的,人口增長也是有規律的,就能算出來能容納多少人口,我們彭師爺可是京城來的,說是在那邊專門學了的。”章衙役連忙解釋道,他心裡可對彭師爺崇拜得緊。

“哦?京城的學堂竟然連這個怎麼算數也教?”劉村長更覺得驚奇了。

“那是,聽說那邊除了供想要科考的人上學的學堂,還有很多專門學堂,專門教種田、紡織、建房、修路、養殖、打鐵這些,我也是年紀大了,不然都想去學的。”章衙役解釋道。

他在縣衙裡待得久,消息靈通得很,關於千裡之外的京城的事情也說得頭頭是道的。

劉村長聽得一愣一愣的,大部分沒怎麼聽明白,什麼專門學堂是乾什麼的,隻問自己聽明白的道,“啊?種田都能學?種田有什麼好學的?”

“具體我也不清楚了,可能學了更會種吧,種出來的糧食收獲更多?大概是這樣的,不過學個技術嘛,去學堂學總比跟著師傅強多了,師傅那看家本領輕易可是不會教給徒弟的,沒聽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嘛,官府開的學堂,那應該是會好好教真功夫的。”章衙役說道。

劉村長不由得心思動了動,他家大兒子劉一元,如今正是十四歲的年紀,讀書科舉不太像是那塊料,正想著送他去學個什麼手藝。

可是縣城裡沒有合適的師傅,少有的幾個石匠、鐵匠、木匠都說不收徒,那是不是去京城上這種學堂就行了。

“隻是去這種學堂肯定很貴吧?”他不由得關心地問道。

“聽說學費不貴,但是食宿的確不便宜,畢竟京城嘛,什麼東西肯定都比我們這邊貴的,不過如果努力能拿到什麼獎學金,可以不花錢,我們彭師爺就是拿獎學金學完的。”章衙役解釋道。

見劉村長很關心的樣子,又問道,“咋啦,你想去學啊?”

劉村長連連擺手說道,“我怎麼可能,都這麼大年紀了,這不是我兒子嘛,如今正在跟著顧夫子識字呢,日後還沒有個路子,多給他打聽打聽。”

章衙役點點頭,難怪問得這麼細致,自己知道的差不多也就這些了,差點都被問住了,不過隨即又指點道,“聽說明年府城可能就會開一所這樣的學堂,到時候可以打聽打聽去。”

劉村長連連點頭,把這個消息記下來。

而這邊,新來的八戶人家學著先來的人家,連夜搭起窩棚子來,第二天一大早就忍不住去新分到手的荒地裡轉悠,更有那心急的當即就揮著鐮刀鋤頭開起荒來。

看著邊上開出來的地裡,已經種下了春麥,已經發出一小茬綠苗了,可不心急得很在,隻恨不得生出八隻手來,把地趕緊開出來。

如今來不及種小麥了,但也能種下一茬瓜豆不是,隻有見到種子下地了,這些一路奔波的逃荒之人才能心裡踏實起來。

不過開荒這個細活累活,心急也開不快,還是要一點一點來的。

開荒過程中,為了維持生計,不少新來的人家,同樣學著前人們,一邊留人繼續開荒,一邊也出去衙門打短工,一日掙個30文,也算是能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了。

不得不說,縣衙那修路的活計一直就沒停過,每日都能有好幾十號人報名,這才幾個月,縣城到府城那條路就修得差不多了,寬闊平坦好走了許多,如今要是快馬,大半天就能趕到。

而衙門每日支出的工錢和午飯加起來隻要花幾兩銀子,就能給不少人家一條活路,又能避免新來的人過不下去了生亂子,不得不說這安排不錯,比直接賑災放糧要好得多,也不知道怎麼想出來的,可謂是一舉多得。

而隨著村裡的人口逐漸多了起來,以及附近兩個村的孩子們日日來上學,田家人當機立斷就決定把自家的豆腐坊開起來,就開在他家院子裡,邊磨邊賣,生意一時竟然還頗為不錯。

田二和田二媳婦都會製作豆腐,其餘人稍微打個下手,取了定製的石磨後,可不很快就把豆腐做出來了。

這青南山裡麵彙流出來的山泉水水質不錯,做出來的豆腐口感比當初在陽江的時候還要更上一層樓,田家人頗有信心能賣出去的。

隻是如今自家豆子都還沒種下去,原材料全部得靠買,不過價格還算合適,縣城裡的豆子五文錢一斤,按照一包豆腐要用十斤豆子算,一包豆腐的成本便是五十文。

十斤豆子可以做出了三十斤豆腐,切成三十大塊,一塊有一斤,他們家想著薄利多銷,一塊一斤的大豆腐賣三文錢,一包豆腐能賣九十文。

扣掉鹵水、柴火等成本,他們家做一包豆腐能掙三十文左右,隻要有人買,他們一天做七八包都沒問題,如果生意再好,買頭驢,一天能做更多。

隻是一開始還不敢做多,第一天隻做了十斤豆子試水,做了一包,沒想到很快就被周邊的人家買光了,張家、韓家、顧家都買了,彭家更是直接買了三大塊,他家人多。

“可就是想吃你家這豆腐了,田二的手藝還是這麼好!”彭大娘站在自家院子裡誇讚道。

田大娘聽得不由得高興,見很多其他人家聽到有豆腐賣,紛紛想買,卻來遲了已經沒有,連忙幫著田二兩口子又趕忙做了一包,也很快就都賣完了。

一時村裡多戶人家的晚飯菜都有豆腐,而田家這邊也為這生意開門紅高興不已,農閒的時候做一做,又多了個進項不是,不要小看這樣的小生意,細水長流的,很快就能又攢出一副家底來。

至於他家豆腐這麼好賣,一方麵是沒有競爭對手,縣城裡就那一家大雜貨鋪,以及一家肉檔子,其他的店都還沒開起來,想吃個什麼都買不到,田家這豆腐鋪可不就成了新鮮生意,不像之前在陽江的時候,一條街好幾家豆腐店,競爭大得很。

加上田家手藝確實可以,田大娘又人緣頗好,生意可不就好得很,這第一天還隻在自家村裡賣,後麵不少彆的村路過的時候也都會順帶買幾塊帶回去,或者讓自家讀書的孩子帶一塊回去,生意隻會更好。

另一方麵便是如今家家戶戶都有去縣衙做工,手裡多多少少有一些銀錢,三文錢一塊的豆腐自然都吃得起,買一塊回去合著野菜煮著吃,隨便放點鹽,就香的很,也就都舍得花三文錢吃個新鮮了。

一時這前坡村熱鬨了起來,一起逃荒過來的張家、彭家、田家、韓家和顧家,各有了事情要忙,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軌。

閒下來不由得開始掛念之前寫的信,不知道送到了遠在大金的親朋手上沒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