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之道(2 / 2)

風起仙途 風謐蘊虛白 5798 字 10個月前

然而白行簡也明白,如果這條路真的那麼容易走,為何明若元君還要用這樣的法子把她帶來,為何榮恪真君會是那樣的反應。白行簡是心動,可她也不糊塗。人有多大的本事吃多少飯享多少福,變異風靈根固然出眾,可修真界千萬年,難道就沒有過?先天道心固然是難得的修仙體質,然而修真界就從來沒出現過?明若元君把這樣一條康莊大道擺在白行簡麵前,卻也沒告訴她登上這條路的代價是什麼?

白行簡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天命之女,萬事萬物都要順自己的心。想要得到什麼,就必須付出什麼,這個道理白行簡比誰都明白。

因此她第一次和這位不知多少年歲的前輩對視,“若入此道,吾將何往?”白行簡也明白自己沒有拒絕明若元君的能力,對,目前的她一定沒有。隻不過她自己也想做個明白人,明若元君可以讓她學,但她想明明白白地學,即使知道前麵可能是懸崖絕壁,但也得明若元君清清楚楚地告訴她,再讓她往下跳。

前世的白行簡如此,今世的白行簡更是如此。沒有拒絕的能力和本錢,但能保證自己的心。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是白行簡矯情,可隻有這樣,白行簡才是白行簡,而不隻是一個人,芸芸眾生中的一員。她總能在人堆裡,讓人一眼分辨出來,這個人,就是白行簡。世間隻此一人,也唯有一人是白行簡。

明若元君臉上笑容斂去,以一種極認真地目光打量起白行簡。白行簡不避不讓,麵色不改。

良久,明若元君似歎似笑,“也許你這丫頭合該有此機緣。”

隨後明若元君摸出一個不隻是什麼材質的墨綠色匣子,和白行簡拉起了家常。

“本朝初立時,太·祖皇帝置百官公卿,唯我白氏先祖一人身兼三公九卿並掌管司天監,為百官之首,靠的便是這部握奇經。”握奇經乃是白氏家傳功法,直抵因果大道。然而因為對修煉者要求極為苛刻,有時近萬年也出不了一個可以修煉握奇經的白氏子弟。

握奇經一經修煉便不能反悔,要麼直至大乘,要麼在一開始就承受不住因果之力身死道消。

而白氏流傳至今,雖然三公和九卿之位依然握在手中,然而白氏一族卻也比不上太·祖朝時那樣的風光了。磬玵元尊是三公之一的司空,而九卿之一的太常便是明若元君。

雖然明若元君可以顛倒因果、逆轉陰陽,但這樣做實在有違天數。雖然明若元君無敵於同階修士,甚是可以越階對敵,但在因果之力的反噬下,明若元君已是江河路儘、隻在朝夕了。

白氏之所以現在還將三公九卿的位置牢牢握在手裡,就是因為明若元君的存在。等明若元君不在,早就想把太常並入禮部的嚴家必然會有所動作。

明若元君等不起了,白行簡的出現是在明若元君意料之外的。不然明若元君壓根兒不會等到測靈這一日,直接就把白行簡帶走了。畢竟,她以前就是這麼乾的。

測算靈根而已,對因果道大能來說,彈指一揮間而已。

明若元君對白行簡道,“孩子,把手放到這上麵來,成與不成,就看你的命數了。”因為明若元君推算不出來白行簡的結果,所以她選擇讓先祖去判斷。實在不行,那便由她來。

白行簡一言把手放在盒子上,一陣親和感自匣子內傳遞到白行簡的手心處,一股柔和厚重的感覺走遍白行簡全身,就好像被微風吹拂過一般。白行簡不討厭這種感覺,她沒有感覺到排斥。

而明若元君的神情卻很複雜,至少白行簡這一刻從她老人家的眼睛裡看到—期待和糾結,堅定和瘋狂。

所幸五息時光後,匣子便自動打開,露出其中的物事來,一卷嶄新和陳舊感並存的圖卷。

明若元君眼中閃過狂熱的驚喜,要不是手裡托著匣子,她幾乎都要把白行簡舉起來。

她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了,幾乎沒有人能打開這匣子。這個寶盒便是當初縹緲元尊留給白氏後人,為的就是檢測風靈根子弟中有無可以修煉握奇經者,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當然明若元君最後還是讓後人修煉了,彆人打不開,她可是專修握奇經的,如何打不開?當然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如今白氏隻有一位風靈根大能,那便是明若元君自己。

“孩子,把手放在這圖卷上……”明若元君的聲音都激動到有些哆嗦了,隻是她自己沒有感覺到罷了。

白行簡順勢將手放了上去,隻見一滴精血從她指尖逸出,滴入圖卷之中。

而後圖卷散發出瑩瑩微光,一道墨綠色流光從圖卷中飛出,落在白行簡眉心間,繪出一個圖騰。

明若元君怔怔地看了一眼白行簡,良久,元君忽然放聲大笑,那笑聲裡包含太多白行簡聽不懂的含義。

行道至此,吾路已絕。

此道不衰,後繼有人。

插入書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