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太·祖皇帝將都城設在京州,與妖族領地毗鄰。而當太宗皇帝登基之後,應允各大世家所請。各世家聯手並進,驅逐妖族於千萬裡之外,硬生生把原本是邊境的京州變成了內陸。
然而這也留下來一些問題,比如新打下來的土地如何治理?妖族領地幾乎全是山石草木,根本沒有修築城邑。直到兩三百萬年前,京州以北的數州之地才徹底繁榮起來。
而且京州以北靈脈稀少,開發價值極低,是以大多數高階修士不願意往北邊兒走。隻有爭不過彆的高階修士,才會將就往北方走。
明若元君此言無疑是在集議上投下一塊巨石,瞬間掀起波瀾。在座的諸位大能雖然沒有靈石上的需求,可是眾人身後的家族要啊!而且極品靈石價值極高,就算是高階修士也能用其修煉。
一條極品靈脈的出現,絕對值得上一眾大能為它搶破頭!
再者說,薊州出現了極品靈脈,薊州刺史作為一方大員,按製是可以從中分潤一筆可觀靈石的。還有礦監稅使、轉運使等特殊部門,大家都會心照不宣地分上一筆,這是太·祖皇帝時期就默許的。太·祖初年置礦監稅使,不過六、七百年,皇室內庫靈石堆積如山,俱是極品靈石。不然太宗皇帝一個半步化神修士,雖是帝王之尊,又怎麼會有這麼大的手筆安排自己的身後事?
因為明若元君這句話信息量太大,所以在場多數大能的目光已然從合浦元君身上轉移。
逍境元君和輕羅元君咬牙切齒,這處靈脈出來得還真及時,倒是保護了合浦的性命。順誠道尊已經打算好,讓惠康那小子勸勸榮恪,怎麼著也要把轉運使的職位撈到手裡。位輕而權重,再沒有更合適的了。
這便是明若元君準備的後手,靈脈存在於修真界之中,然而不是所有高階修士都能將其找到。不然竭澤而漁之下,修真界的靈礦過不了多少年就要被挖儘了。
隻有精通推演之道的修士,才能在天道透露的有限消息中,抽絲剝繭得出最終答案。
而對於明若元君給出的薊州靈脈一事,在場諸位大能沒有一個出言質疑的。明若元君多年來的聲望不是蓋的,更不是依靠前人威望得來的,這麼多的大能對其心悅誠服,即使是六部尚書,也不會直接和明若元君起衝突。雖然明若元君最近幾千年在白氏內部作風異於往常,但這和外人有什麼關係!
為了薊州這座極品靈礦,逍境元君和輕羅元君均忍下這一回,若是麵上鬨得實在不好看,以後吃虧的還是自家。
司農和戶部尚書兩位元君端坐釣魚台,反正最後開采出來的靈石都要進到國庫裡,而管理權在司農,支取權在戶部,這兩位當然不著急了。
有人或許會有疑問,如果明若元君知道薊州有靈礦,為何不直接告訴故洺元君,這樣一來大家皆大歡喜,不就沒有這回事了嘛。
首先,合浦元君盜掘皇陵一事是明若元君算不到的,不然如何會有今日之事?再者極品靈礦的數量是有定數的,又不是明若元君憑空變出來的。修真界中和梁氏情況相似的還有很多家族,難道要把修真界的底蘊全部耗儘不成?隻怕到了末法那日,反倒會有人責怪明若元君。
而且本朝國法規定,靈脈不得私自開采,違者以大逆論處。凡靈脈開礦,須由本州刺史上奏中央,然後施行。這便是礦監稅使和轉運使等職位的由來。即使明若元君給了梁氏礦脈位置,以梁氏目前的情況,也分不出來去地方任職刺史的人選,連飲鴆止渴都談不上。
在極品靈礦的誘惑下,逍境元君和輕羅元君不再強烈要求處死合浦元君。隻等通知薊州刺史後派礦監稅使和轉運使前往,便能開采靈礦,順便押送合浦元君。至於合浦元君會不會半路逃逸?且不說合體期修士能不能逃過大乘期修士的眼睛,就說梁氏在京州的族人,合浦元君也是會考慮清楚的。
對合浦元君的處置並沒有通報各州,畢竟太宗皇陵被盜也不是多麼光彩的事。而且集議一開,差不多該知道的就都知道了。在這之後,太宗皇帝的棺槨及陪葬品被重新放入陵寢,並且加固了維護陣法。
白行簡在觀天台打坐恢複靈力,感覺體內的靈力似乎醇厚了一分,雖然不那麼明顯。聽說要使自身靈力更加渾厚,就要先將體內靈力全部釋放出去,在不傷及根基的情況下這樣做確實有所成效。
等到白行簡從修煉狀態中退出來,就發現明若元君在日晷旁不知站了多久。
白行簡起身,明若元君還是看向天空。白行簡隨之望去,發現天幕之中似有星光隱現。此時還不到傍晚,星辰之光還比較微弱。白行簡正在看時,明若元君突然問道。
“本座若起禳星之法,不知有幾成把握?”明若元君元君似乎是在問白行簡,又似乎是在問她自己。
而白行簡聽了卻陷入沉思,禳星之法她是知道的。祈禳星辰,本為趨吉避凶、祛除疾病。而它的另一種用法,便是延壽。難道前輩已經到了這般地步?竟然要靠禳星之法賭一賭自己的福運?白行簡心內有些沉重。
禳星之法是握奇經中記載的秘法,正月初八那日設壇作法,以大乘、合體、煉虛、洞玄、化神、元嬰、金丹等境界各七位修為深厚之人組成大陣,祈禳之人於陣中作法。
正所謂五星為五臟,七星開七竅,以衛其身;七星化一,在人頭上,去頂三尺,法成,則其星光大明,法敗,則其星光冥暗,星光墜滅則其身死。
所以祈禳之法還有另外一個隱患,如果不能成功,便隻能成仁。
這讓白行簡不得不多想,前輩既然已有這個想法,那說不得,已是時日無多了。
白行簡畢竟年歲在這裡,明若元君是她在因果道上的引路人。即使當初白行簡能走上因果大道完全是天命在身,那也不可否認明若元君在其中的作用。當然如果白行簡失敗了,那就是另外一種說法了。
明若元君看向白行簡,輕笑道“想不想見識一下咱們老祖宗傳下來的秘法?”
白行簡不敢接話,這個話題有些過於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