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華幫他招攬了不少生意,稅務局那邊有誰要買雞鴨等肉菜都是讓聶鎖柱送。
二丫搖頭說道:“他們知道我家困難,送的話肯定不收。雞鴨咱算成本價,魚就說自己撈的送他們。對了,我記得趙公安好像很喜歡吃田螺,讓娘收幾斤田螺養一養,到時候一起送過去。”
她也不傻,現在賣菜的不止他們一家,但能賺這麼多都是靠眾人的幫襯。而這些人之所以會幫襯她,都是看她姐的麵上。
“就不勞煩娘了,我去鄉下收兩斤放家裡養。”
“也好。”
晚上兩人躺床上時,二丫摸著肚子說道:“鎖柱,你說咱們都結婚快一年了,咋還沒懷上?你說是不是我身體有問題啊?”
聶鎖柱是一點都不著急這事的:“嶽母嫁給嶽父第三年才生的大姐。二丫,咱結婚還不到一年,不著急的。”
他其實覺得孩子晚些來更好。奶奶現在身體不好身邊缺不了人花銷也大,若是二丫懷孕生孩子壓力倍增。
二丫急得很,說道:“那怎麼能一樣呢?現在許多地方都開始計劃生育了,我想抓緊時間生個孩子,這樣在計劃生育落實之前我還能再生一個。”
她覺得一個孩子太少了,另外萬一頭胎是個女兒就不讓生怎麼辦!二丫還是想生個兒子,這樣也不會被人指著鼻子罵是不下蛋的母雞了。小時候李桂花遭受的種種不公,都讓她銘記於心。
聶鎖柱也聽說了這件事,說道:“若國家政策真隻讓生一個,那咱就生一個,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兒我都喜歡。”
他對傳宗接代沒什麼執念,不然也不會入贅了。
二丫卻不這麼想:“我若隻生一個女兒,到時候村裡人肯定會嚼舌頭說我們姐妹六人都像著娘生不出兒子來。那大姐跟三妹的婚事,以後都要說影響了。”
聶鎖柱說道:“誰家若生了像大姐這樣的女兒,那比生十個兒子都強。”
二丫氣得不行,覺得他在跟自己對著乾。
聶鎖柱眼見著不好立即轉移了話題,說道:“今日賺了四塊六毛錢,比昨日多了五毛呢!”
二丫並不滿意,說道:“若是日日能像端午那天就好了。”
端午節那日,他們賣出十隻雞二十隻鴨,加上魚跟雞蛋以及蔬菜賺了二十五塊錢。一天的收入,比得上她一個月工資了。
聶鎖柱失笑,說道:“這也就逢年過節才有,平日誰家會日日吃雞吃鴨的。不過一天能賺這麼多,我已經知足了。”
他現在好的時候四五塊,最差的時候也有兩塊,這事多少人家比不上。說起來也多虧了大姨子,若不是她鼓勵自己並且寄來那張照片,他也不可能乾這個了。
二丫心裡頭舒服。自聶鎖柱飯菜賣,雖有人嘲諷她嫁了個投機倒把的,但手頭卻寬鬆了很多。至少再不用為聶奶奶買藥發愁了。想到這裡她也不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