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雨欣對於大表姐闊彆四年,還想撿回書本的勇氣是相當佩服的。
當初要不是小妹逼她,就沒有她的今天。現在大表姐主動學習,這份精神就比她強。
江雨欣沒有拒絕,立刻把自己用過的書本和筆記全部找出來,滿滿當當裝了一口袋,“都在這裡。大表姐以前成績就比我好,隻要用心考,她一定能考上的。”
江雨彤也佩服大表姐的勇氣,誇了幾句。
大姑歎了口氣,“希望能考上吧。要不然真要成村裡笑話了。”
為了念書悔了這麼好的婚事,萬一沒考上,大女兒可就成老姑娘了。可大女兒鐵了心,跪下來求她,她到底不忍心。說到底,當初她要是知道職高也能對口單招,又何必耽誤大女兒四年。真是想想就後悔。
江雨彤隻能勸她放寬心,“以後要是大表姐考上大學,您就享福了。”
大姑被她逗笑,“你這小嘴太甜了。”
說了一會兒話,大姑和大表姐抬著一口袋書本離開了。
翌日,江建業和李秀珍帶著三個孩子去了省城。
這次主要給兩個孩子辦轉學。江雨欣跟來是想提前去學校看看。
一家五口直接去了省城買的房子。上個月剛剛拿到的新房,毛坯交付,兩室兩廳,麵積7068平,總價15萬8千。江建業找了個工人,把牆麵粉刷,在屋裡添置幾件二手家具,就這麼住下了。
不過這新房比他們租的地方乾淨多了。
江雨彤也沒指望父母會花錢裝修。她和姐姐住主臥,江雨恒住次臥。就這麼定下來了。
他到了地方一迭聲追問,“爸,媽,咱家麵包車呢?我想去兜風?”
江建業揉了揉兒子的腦袋,“咱家車不在這兒。下回吧。”
江建業和李秀珍不住在這邊,他們住在廢品回收站那邊。那地方離這兒太遠,一來一回不方便。麵包車也停在那邊。
接下來就是轉學的事情。
江雨恒名下有房子,又是省城戶口。李秀珍帶著江雨恒到鳳凰路小學,學校審核完他的材料,確定無誤後,直接將檔案接收,通知他開學過來報道。
倒是江雨彤這邊有了分歧。
江建業和李秀珍的意思是讓小女兒在離家近的學校念書,這樣也能方便照顧弟弟。
可江雨彤想上省城最好的高中,給的理由相當充分,“現在高中都是住校的。我又不能回來照顧他。學校近不近有什麼用。”
一句話將江建業堵死。
江雨彤拿著成績單直接去了外國語高中報名。
省城這邊的高中正在招生,學生已經將報名表填上來了,江雨彤來的時候,老師們正在為招生做準備。
得知有個s市的學生前來報名,招生辦的老師接待了她。
外國語是所私立高中,學費比普通高中貴了三倍,而且還開設了國際班,為留學生提供服務。
他們學校搞的是教育,但學校也要掙錢。想要拉到好生源,靠的就是各大名校的保送名額和高考成績。
招生老師將江雨彤的成績單看了又看,這麼好的苗子要是放走真是太可惜了。
可是他們學校的新生錄取名額是教育局定下來的,他們也沒辦法更改。
於是招生老師立刻將這事告訴校長。
跨市轉校,而且還是全市第一,即有可能是省高考狀元的競爭人選。
這樣的學生多少都不嫌多,校長特地跑了一趟教育局,申請給他們學校再加一個名額。
教育局這邊還是頭一次遇到這種情況,特地為這事開了個會,最後同意外國語高中校長的要求,加了一個名額。
校長這邊去了教育局,招生老師讓江雨彤先回去等消息,“你放心,你的成績很好。就算名額暫時不夠,也可以等錄取完,再轉過來。一樣能上。”
江雨彤吃了顆定心丸,回去等消息了。
她回到家,江建業和李秀珍看她臉色不太好,以為她沒被選上,立刻安慰她,“省城有許多好學校。離家這個學校也不錯,全省排名前三。”
這倒不是李秀珍在糊弄女兒。
他們當初選這個小區就是因為這是學區房,小區附近的學校都很不錯,師資力量都很雄厚。不比外國語差。
江雨彤沒說什麼。有最好的學校,她為什麼要去次一等。
到了下午,學校老師給她來了電話,江雨彤立刻將好消息告訴父母。
小女兒上學的事情定下來,江建業和李秀珍開始發愁兒子怎麼辦?
“要不然讓你媽過來?”江建業想來想去,也隻能讓嶽母過來照顧兒子。
李秀珍有些為難,她這次回家,她媽說大哥家的孩子沒人照顧,她要回家照顧他。
江雨恒語出驚人,“不用了,我也住校好了。”
省城這邊的小學從三年級開始就可以住校。而且這邊跟老家還不太一樣,老家小學隻上到五年級,這邊卻要上到六年級。
江建業有些懷疑,“你能行嗎?你什麼都不會。”
“這有什麼不行的。你們常年不在家,外婆年紀又大,兩個姐姐又在縣城上學,我自己就能照顧自己。洗衣、疊被、打掃衛生、學習我都可以自己來。你們不用擔心我。”
李秀珍和江建業對三個孩子是散養,也讓他們早早學會做家務。甚至小女兒指揮小兒子做事時,他們也從來不阻止。
李秀珍覺得這法子可行,同意了他的要求。
轉完校,江雨彤沒有直接回s市,而是在省城找寫字樓,想安置她的網站。
她在外麵轉悠幾天都沒能找到合心意的寫字樓。要麼租金太貴,要麼不安全。
這天下午,她剛從一家寫字樓出來,手機響了。
打電話給她的人來自一家互聯網公司,想要收購1234網站。
這家公司從未在書中出現過,江雨彤也不太清楚他們的前景,沒有要他們公司的股份,他們直接將金額開到一千兩百萬。
說實話,價格開得這麼高,江雨彤都有點心動了。
不過她還是打算2004年賣掉,到時候起碼能賣到五千萬。
而且她那時正好上大學,用這筆錢開發新網站,時間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