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雨彤靜靜聽著,心裡卻是一陣驚濤駭浪,原來國家這麼早就開始研究EUV光刻機。可是上輩子直到她穿書,好像都沒有實現EUV光刻機國產化啊。
譚恩林繼續道,“這個項目在今年已經順利完成驗收。你知道下一步是什麼嗎?”
江雨彤恍然這個隻是解決了集成電路,但是EUV光刻機還有那麼多組件呢。她猜測,“光源吧?”
EUV光刻機的核心組件有雙工作台、光源係統、曝光係統、浸沒係統、物鏡係統、光柵係統等。頂級的光源,高精度的鏡頭和精密儀器製作技術是EUV光刻機三大核心技術。也是他們現在急需解決的難題。
“不止光源,是所有組件一塊研究,有幾十個團隊分工合作。”譚恩林看著她的目光透著讚賞,隨即又道,“我剛剛看到你們的實驗室設備非常先進。”
江雨彤滿臉驚訝,“你們該不會也想邀請我的實驗室加入研究所吧?”
不是她不願加入,而是她的實驗室是做半導體研究。不是研究EUV光刻機,這根本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
就拿織布機舉例。光刻機就像一台極為先進的織布機,而江雨彤的實驗室是研究新型麵料。這兩樣對布這個行業的發展都能起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完全就是兩中東西。
譚恩林直言不諱道,“我剛剛看到你們走廊裡有許多科研人員,其中還有不少科學家。他們應該學過這方麵的知識吧?”
要說一點都沒有重合那是騙人的。就像江雨彤,她學過物理,如果真要加入光刻機實驗至少能幫他們研發新型材料。但她本職專業是電子信息啊。
“學過。”江雨彤點頭,“但他們都不是專業人才。我招人的時候看中的是他們的半導體研發能力。”
譚恩林點頭,“你也彆緊張,我是想從你這邊調幾個人才。你放心,咱們不白要你的人。如果將來實驗成功,國家也不會虧待你。你不是有芯片廠嗎?到時候國家授權你們做EUV光刻機生產。”
江雨彤思忖片刻,倒是答應了,“也行。”她有些好奇,“那你們什麼時候開始?”
她是知道這些政府部門辦事有多謹慎的。尤其是資金下款速度非常慢。前一個課題必須驗收完畢,他們才能進行下一個。他剛剛隻說了驗收完畢,但是可沒說上麵已經批準他們新題案啊。
譚恩林有些汗顏,“得明年七月才行。”
沒辦法,這個項目需要協調的團隊太多,涉及的資金高達幾千億。審查肯定要慎之又慎。
江雨彤無語,還要六個多月,這麼快就來連聯係?這是提前預定嗎?
江雨彤擰眉,“那資金什麼時候配齊?”
說起這事,譚恩林又是一陣尷尬,“國家資金有困難,我聽說你這邊資金充足。而且我們不是許諾了嗎?將來給你授權。”
江雨彤恍然,何著讓她先掏錢?國家已經窮成這樣了?
其實仔細想想也對。這個研發太過宏偉,阿斯麥都是四十多個國家一塊研究才弄出來的EUV光刻機。研發費高得驚人。國家經費緊張很正常。
如果真的研發成功,得到它的授權就能讓工廠賺翻。還是有利可圖的。
她突然問,“光源最重要。你們的光源是哪個單位負責研發的?”
譚恩林一愣,下意識回答,“科益虹源。”
江雨彤了然,“這樣吧,我給它投資十億。”
譚恩林沒想到這小姑娘隻是聊了幾句話就輕飄飄給科益虹源投資十億,他的話還沒講完呢,他點頭,“好啊。他們正缺錢呢。”
江雨彤心想,還真被葉謹說中了,她這錢過不到三月,這才一月,她可能就要花光了,她忍著心痛繼續追問,“還有哪個公司缺錢?”
參與光刻機研發的團隊太多,江雨彤又沒特地去打聽,對此不太了解。但是譚恩林是負責人,他肯定知道。
譚恩林心都跟著顫了顫,十億啊,就是大領導都沒她豪氣。她這語氣,好像撒出去的不是十億,而是十塊。這也太大方了吧?
其實有一點江雨彤搞錯了,譚恩林剛才不是在裝高冷,他是不知道該怎麼跟她提投資的事。
上頭領導讓他們等消息,但是時間不等人,沒有錢,他們科學院就沒法做研發,他閒著也是閒著,就帶同事跑到這邊來了。
他跟紀老是好朋友,上次去他家下棋,聽他說華國首富在這邊成立一個半導體實驗室,還搞了芯片工廠。是個非常有意思的後輩。他當時聽了就很心動,於是就過來碰碰運氣。沒想到他運氣這麼好。他還沒開口,她自己倒是說了。
譚恩林試探問,“超精密光柵係統來自華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這個研究所的經費一直很緊張。”
說完,他臉有點紅了。無他,因為剛才那個是公司,她投資是入股,有很大概率能回本。這個是研究所,事業單位,如果研究成功,她有優先權,萬一失敗那就是雞飛蛋打,等於把錢往水裡扔。像這中研究所很少能拉到投資。
江雨彤自然也想到這點,卻沒有遲疑,“好。也給十億。”
譚恩林瞠目結舌,這也太有錢了,他繼續道,“上海微電子,它是負責總體集成。這個公司的研發經費最少,十年才六個億。”
江雨彤恍然,“好,這個投十億。”
譚恩林說一個,江雨彤就投一個,很快就把五十億給花光了。譚恩林還想再說,江雨彤抬手,“彆說了,沒錢了。就這麼多了。剩下的錢我得省著點花。”
一不留神,五十億花出去了。還剩下四十億,她得給自己留點兒。彆回頭又去貸款。
譚恩林有些失落,但是好在最重要的幾個問題有了資金,應該可以先研發。他鬆了一口氣,改了話題,“其實除了想從你這邊抽取人才,還想邀請你們加入一個新課題——石墨烯研發。”
江雨彤接過他遞過來的文件,這也是個新課題,比起光刻機,石墨烯更符合江雨彤的專業。說起來石墨烯並不是新出來的材料。
2004年石墨烯的碳原子構成就由英國科學家發現了。後來,經過大量科學家對石墨烯進行深入的研究。但是想要研究出石墨烯芯片至少還要十年時間。
江雨彤有些好奇,不是說國家缺錢嗎?“為什麼研發這個?”
譚恩林現在無比確定江雨彤確實是個喜歡搞科研的商人,他也願意說得多一些,“目前我們所看到的芯片幾乎都是屬於矽基半導體芯片,而這一芯片的發展必須要遵循摩爾定律,矽基芯片的工藝技術越往前就會越難突破,像現在最先進的工藝技術也僅僅隻是台積電的3nm工藝,而且還隻是在實驗階段,而碳基芯片則與矽基芯片有著本質的區彆,它不僅具有高性能優勢,而且在功耗方麵也要比最先進的矽基芯片好,而且現在矽基芯片已經快要到極限了,新型半導體材料的突破刻不容緩,石墨烯晶圓的成功研發則給芯片領域的發展尋找到了一個新的方向,到時候它也將不再依賴光刻機,這也是國內彎道超車最好的機會(來自百度百科)。”
江雨彤恍然,所以國家是做兩手準備,如果實在研究不出EUV光刻機,他們研發碳基芯片也是一樣的。這樣可以直接擺脫光刻機。
這可是新型材料,甚至比EUV光刻機更讓她興奮,畢竟她沒辦法切身參與到EUV光刻機研發,但這個課題可以,她可以親自參與創造這個奇跡。江雨彤有些迫不及待,“這個課題什麼時候開始?”
譚恩林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是兩大課題,而且都很重要。但是科學院沒有那麼多設備,所以院裡的意思是派院士過來這邊研發。科研成果是屬於國家的,但是將來可以給你授權。至於院士們的薪資也由國家負責。你覺得怎麼樣?”
江雨彤想了想,“可以。”不過她這邊還有實驗沒有完成,“我先把B組的人叫過來研究這個。等A組完成2英寸GaN單晶襯底,再加入石墨烯研發。”
譚恩林沒想到她答應得這麼乾脆,她甚至沒有談條件,比如說要多少年的授權等等。
譚恩林是個科研人員,他沒有生意人的奸詐,性子直來直去,這麼想也就這麼問了。
江雨彤漠然,跟譚院士談條件有啥用啊,他隻負責搞研發。要談合作,正式簽合同,是和他領導,到那時再談條件也不遲。她笑眯眯道,“我相信國家不會虧待我的。”
這就是一句漂亮話,比起她這個私企,國家肯定更信任國企。但是跟國企競爭,她不怕,因為國企未必舍得砸錢。
新材料研究出來,肯定又要購買新設備,國企需要等上麵批複,這個項目這麼大,一條生產線砸下來至少要幾百億。少不得要等上好幾個月。私企就不一樣了。隻要開個會,就能做決定,效率非常之快。
國家為了快速還擊M國,肯定會率先授權給她。至於國企有錢之後,會跟她競爭?那也沒事,她可以在它的基礎上研發出二代產品。所以她怎麼都不虧。
譚恩林不懂做生意的彎彎繞,見她這麼相信祖國,對她越發喜歡。這姑娘真是好啊。又有錢又大方而且還愛國,是個好同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