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上河村第二輪晚稻搶種下去,變得鬱鬱蔥蔥的時候,隔壁下河村第一輪的稻子都還沒進入收割季。
早前上河村種植早稻,其他生產隊還在看笑話,說他們稻子種下去的時間太早,到時候收成肯定不好,再說一年種植兩季,這土地的肥力也吃不消。
以前光聽說再往那邊可以一年種兩輪,但那是因為那頭的溫度更高一些,一年之中適合水稻生長的時間也更長。
上河村的位置有點尷尬,屬於兩不沾,種植兩季便有些吃力不討好。
有這個時間,倒不如多種點紅薯土豆,畢竟這東西也能填肚子,而且產量更高。
誰知道顧建國居然真的把肥料申請下來了,而且早稻的生長趨勢十分不錯,壓根沒有被氣溫和光照影響,迎來了大豐收。
其中固然有顧明東優化糧種的功勞,更有吳巍提供的種植技術和顧建國嘔心瀝血的照顧,這才產生最後的好結果。
這可把周圍的生產隊羨慕的不行,自從上河村雙搶開始一個個都上門向顧建國打聽如何提高糧食產量的問題。
顧建國也不敝帚自珍,該怎麼做一樣樣告訴他們,今年是不可能了,但明年還有機會。
這時候生產隊已經交完了公糧,留足了來年的種子之後,便把分口糧提上了行程。
顧建國現在是大隊長,以前也兼職著生產隊會計的工作,這會兒實在是忙不過來了,就把顧明東拉過來當會計和出納。
這年頭生產隊的乾部都是沒有工資補貼的,平時也都是要下地乾活賺工分,名頭帶來的更多是榮譽感。
顧明東沒推辭,拿過賬本啪啪啪打起算盤來,將原本亂糟糟的賬本整理了一遍,再次回到顧建國麵前的時候,賬本變成一目了然的清晰。
交出去的公糧,留下的種子已經種到了地裡頭,剩下的還得先留出來年的化肥、工具、養豬等可能需要的花費。
撇開了這些預算支持,剩下的才能作為社員們一年的口糧。
又因為上河村生產隊剛從一年一季水稻,換成一年兩季,其中計算越發的繁瑣。
但這一切在顧明東眼中不成問題,很快就梳理的清晰明了。
顧建國瞧了都覺得納罕:“都是一樣做賬,你這賬本看了就清楚,三叔前幾年都白做了。”
顧明東笑道:“之前去鎮上遇到馬秘書,向他學習了一下。”
顧建國忍不住感慨:“馬秘書是個實在人,那次王書記不信,他在路上還說要幫忙周旋,你跟他打好關係是對的。”
這話顧明東隻信一半,馬秘書為人油滑,是個八麵玲瓏的。
他們倆能保持時不時的聯係,主要還是上河村生產隊越來越好,馬秘書覺得將來可能用得上,所以這關係才能維持下來。
“這次遇上馬秘書,他還提過王書記把咱們生產隊大豐收的事情往上報了,希望能得到上頭的獎勵,不過暫時沒消息。”
“咱乾生產是為了黨和人民,也是為了自己能吃飽,沒消息就沒消息。”
叔侄倆一塊兒核對了賬本,確認無誤,分糧的事情就放在了十月份第一天。
“同誌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我們生產隊迎來了大豐收,按照規矩,生產隊的這些糧食是不能夠提前分的,得等到第二季水稻收割,到時候年底再統一分。”
“但是我作為大隊長,知道同誌們這大半年來辛辛苦苦,勤勤懇懇,為了有力氣乾活,這段時間家裡頭的糧食也消耗不少。”
“所以我向上打了報告,申請今年提前分糧食,分了糧食,同誌們都能填飽肚子,這樣下地乾活兒才更有勁兒,爭取晚稻一樣做到大豐收。”
顧建國在員大會上一番鼓勵,在社員們的歡呼聲中才宣布分糧正式開始。
他也是多般考慮之下,才同意提前分糧,畢竟不能糧倉裡頭塞得滿滿當當,卻讓社員們吃雜糧和野菜填肚子,這樣人哪裡撐得住。
曬穀場上,家家戶戶都喜氣洋洋的,一個個都說:“今年畝產那麼高,說不定分完了糧食,家家戶戶都能吃上白米飯了。”
“你想啥呢,收成是好,但交完公糧就不剩多少了,不過能多分一斤兩斤也是好的。”
也有人說:“地裡頭還種著晚稻呢,等這一批收上來,咱肯定能吃上。”
這時候征糧的任務重,一年到頭乾下來,糧食得被征收走大半,農民的口糧不足是常態。
上河村生產隊這邊,田裡頭種植的主要以水稻為主,但實際上老百姓平日的口糧,大部分得靠雜糧補充,土豆、紅薯、南瓜三大樣才是主力軍。
雖說現在自留地的大小有限製,但鄉下有鄉下的辦法,收獲的季節總是不缺蔬菜吃,相比起來大米飯就稀罕多了。
好一些的人家,比如顧明東,舍得吃舍得用還有錢,這才能經常吃上白米飯。
差一些的人家,比如劉寡婦一家,一年到頭主要吃雜糧,什麼蠶豆、玉米、芋頭都是鍋裡頭的主食。
尤其是農閒的時候,打開鍋蓋,裡頭就零星的幾顆白米飯,這才是普通人家的常態。
雜糧雖好,但吃多了容易燒心,而且餓的快不說還容易放屁,這讓社員們心底老惦記著一口白米飯。
顧建國站在糧倉門口,大聲喊著社員的名字。
每叫道一戶人家,這家人就喜笑顏開的上前來領走糧食。
生產隊的規矩是在保證人人都有飯吃的基礎上,按照工分來進行按勞分配。
所以首先得按照家庭戶口,成年人和小孩的戶口糧也不一樣,像是今年大豐收,在扣除公糧和雜七雜八的支出之後,成年的社員還能分到200斤,而未成年的小孩隻有一百斤。
而且這發的還是稻穀,而不是大米,200斤稻穀碾成大米之後,最多也就剩個140-150斤,平均一下每天也就四兩大米的口糧。
彆以為這少,要知道上河村今年是年中發糧食,等吃完這一波,晚稻成熟收割之後還能再分一波,到時候分的肯定更多。
這麼一想,隻要不敞開了吃白米飯,光靠著公攤的口糧就不會餓著,說不定還能有糧食存下來。
社員們看著那一袋袋糧食,眼底滿是歡喜和滿足。
往年分完之後,還得計算積攢到現在的工分,按照工分來決定換錢還是換成糧食,不過這一次暫時還不需要統計工分折算,工分會統一留到年底再算一次。
這樣一來顧明東就省事兒了,他搬了個小桌子在旁邊記賬,但凡是領走了糧食的,就得簽字畫押作為憑證。
曬穀場排起了長隊,但社員們興高采烈,沒有一個不耐煩的。
李鐵柱瞧著顧明東迅速的寫下一個個數字,忍不住感慨道:“阿東算賬又好又快,哎,他到底有啥不會的。”
他媳婦沒好氣的說了句:“生孩子他肯定不會。”
李鐵柱不知道自己哪兒惹到了媳婦,摸了摸鼻子不說話了。
錢金花卻狠狠的掐了一下他的腰:“你也知道他啥都會,平時怎麼不學著點。”
李鐵柱委屈道:“不是你說我腦子笨,下死力氣乾活還成,不要胡亂學彆人嗎。”
錢金花翻了個白眼,懶得跟自家的蠢貨繼續說,畢竟丈夫雖然笨了點,蠢了點,但好歹實誠能乾活,也疼她,她心底還是喜歡的。
知青們也站在隊伍裡頭,高高興興的等著分糧食。
杜明笑著說道:“去年分的糧食都見底了,幸虧大隊長開明,這好歹能接上。”
杜濤也說:“咱們上河村算不錯了,聽說隔壁下河村也種了兩季,但第一季的收成根本不行,彆說分糧食了,一個個都得勒緊褲腰帶下地乾活。”
徐珍珍抬頭看了看隊伍,心情也不錯:“是啊,咱們能分到上河村也是運氣。”
幸福生活需要對比,除了之前林愛國那檔子事情,上河村生產隊是對知青十分友善寬容的村子,雖說也得下地乾活,但村乾部和社員也從來不為難他們。
不像是有些地方十分排擠知青,讓他們乾最苦最累的活兒,分到的糧食卻最少。
除了第一年,後頭下鄉的知青都拿不到國家補貼,那日子才叫泡著苦汁,再大再多的理想都得被現實給打敗了。
錢知一按了按發酸的腿,冷哼道:“一點小恩小惠你們就高興上了,原本隻需要種一季水稻,現在要種植兩季,我們得跟著多乾多少農活。”
這話一出,其餘知青臉上的笑容都顯得尷尬。
杜明淡淡道:“我們都是來支持建設的,隻要生產隊的糧食產量能跟上,完成國家交給生產隊的糧食任務,多乾點農活算什麼。”
而且顧建國員會上做過保證,知青們的工分用不完的話,也可以換成錢,雖然不多,但對於知青而言是意外之喜。
杜濤立刻支持弟弟:“就是,我們可是有覺悟有理想的知識青年,為了支持國家建設下鄉,不像有些人都下鄉了,還一副大少爺做派。”
錢知一的臉色一冷。
徐珍珍見他們又要吵起來,連忙說道:“好了好了,彆吵了,咱們都是知青,得互幫互助才行,何必為了這種小事兒吵架。”
錢知一明顯是不服氣,但冷哼一聲沒有說話,吳夢婷站在他身邊,也隻是低著頭悶不吭聲。
很快就輪到了知青們,顧明東抬頭掃了他們一眼,沒有區彆對待。
杜家兄弟高高興興的背著糧食回去了,幾個女知青卻有些為難,不過她們很快想到了辦法,問社員們借了一輛板車,幾個女知青抬著糧食上了車,一人拉一人推配合默契的運走了。
一會兒知青就走了七七八八,沒人樂意立下來等錢知一跟吳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