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片龍鱗(一)(2 / 2)

荒海有龍女 哀藍 10039 字 2個月前

曾嬤嬤被自家主子這老小孩的樣子逗樂了,連忙道:“您忘了大夫吩咐的了?您得少吃甜的,否則對身子不好。”

玲瓏:……我都餓多久了你跟我說這個?

她非常不高興,但有的吃總比沒得吃好,便泄憤般往嘴裡塞,進食速度極快,又不失優雅,在曾嬤嬤看來,主子這就是難受了、失望了,雖然有些煞風景,但她還是要勸:“您哪,就彆操心那麼多,老話怎麼講,兒孫自有兒孫福,您操心這個操心那個的,操心的過來嗎?若是老太爺還在,見您這樣也要心疼的,身子重要啊。”

玲瓏就著碗茶咽下嘴裡糕點,她含糊地嗯了一聲,曾嬤嬤見她吃得多,一開始還高興,覺得主子有胃口,後來就開始擔心開始驚悚,這吃得也太多了!

連忙讓下人進來收了,不給吃,又輕聲細語地哄著玲瓏起來走走路消消食。

玲瓏眼睜睜看著食物離自己遠去,一時間便要發脾氣,轉眼瞧見曾嬤嬤眼中的擔憂,又強自按捺,“行,那叫人備水,我要沐浴更衣。”

這也是應該,畢竟在床上躺了好幾日了。

沐浴的時候玲瓏仍然很不開心,她並不喜歡人類蒼老的身體,可惜這回吞噬掉的靈魂是個老太太,要是她越活越少女,怕不是要被當成妖怪。

沐浴完對著鏡子照一照,發現這張五十歲的臉,看起來跟六十的一樣,哪怕不皺眉,眉心也是個揮之不去的川字,一看便是整日操心勞力的。

換了衣裳,曾嬤嬤年紀大了不能再守夜,也去睡了,就剩下幾個年輕水靈的婢女,玲瓏讓她們到隔間守夜去,然後就倒在了床上。

她也沒想那麼多,睡覺要緊,睡前她吩咐了明兒一早要吃蟹黃灌湯包與年糕湯,這樣一想,這具蒼老的身體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

整座護國公府,她輩分最大,她是老祖宗,她說啥就是啥!

第二日清晨,玲瓏睡了個懶覺,曾嬤嬤伺候她幾十年,早起已成刻在骨子裡的習慣,等玲瓏醒了,才讓婢女們進來,親自絞了帕子為玲瓏擦臉,一邊擦一邊道:“您醒了,幾位爺帶著夫人跟少爺小姐們都來請安了,正在花廳候著呢!”

玲瓏打了個嗬欠,“讓他們先候著吧,沒有說我這個做長輩的著急去見他們的道理,睡了一夜也餓了,蟹黃灌湯包做好了嗎?”

“好了,都給您一直熱著呢。”

曾嬤嬤笑,伺候玲瓏穿上衣服。因為已上了年紀,服裝顏色都以深色為主,玲瓏的頭發都已經全白了,可是因為不是原本那個愛操心的靈魂,明明是很以往相同的打扮,曾嬤嬤卻覺著老太君瞧起來跟以前不一樣了。

玲瓏用了一頓早膳,吃飽喝足,才讓人將自己的龍頭拐杖拿過來。

她當然沒老到需要拄著拐杖才能走路的地步,不過是為了氣勢。

花廳裡,護國公府的主子們都在。他們已經等了好些會兒了,但老太君一直未曾起身,他們也不敢走,隻得老老實實等著,期間暗湧,隻有他們自己知曉。

聽婢女稟報說老太君醒了,讓他們進去說話,為首的老大,也就是如今的護國公荀耿率先起身,他作為老太君與老太爺的嫡長子,在這個家裡一向說得上話,不過性子十分古板,不苟言笑,就是個木頭疙瘩。

本朝以孝治國,老太君染了風寒臥床不起,作為孝子必然要事備躬親,荀耿這一起身,他的妻兒也立刻跟上,緊接著二房三房四房都跟了上去。

一進內屋,迎麵而來便是一陣暖意。外頭寒風陣陣,屋裡燒著地龍,又有炭盆,一點都不冷。老年人上了歲數,是最禁不住凍的,眾人進去,便瞧見老太君坐在上位,手中持盞,漫不經心地吹了一口,見他們進來,眼皮子都沒抬一下。

荀耿率先行禮請安:“母親身體可好些了?聽曾嬤嬤說已無大礙,兒子不孝,還請母親原諒則個。”

玲瓏把茶盞放下,她看了地上烏泱泱跪著的這一群,淡淡道:“行了,都起來吧,你們不氣我這個老不死的,我便能再多喘上幾口氣。”

這話說得可就嚴重了,荀耿登時麵色漲得通紅,他不善言辭,隻能說自己有錯。

玲瓏又看向其他人。

這內屋已經夠大,可就這,人還坐不夠呢!

一個身著蘭花錦緞繡裙的少女福身行禮:“祖母在上,父親這幾日擔憂祖母,吃睡都不好,孫女看在眼裡,疼在心中,若是祖母不嫌棄,孫女願留下代父親為祖母侍疾。”

她生得麵如銀盤,一雙笑起來彎彎的眼睛看著十分無害,簡直就是個小甜姐兒,這番話說得也是滴水不漏,荀耿便讚賞地看了她一眼。

二房家的女兒也不甘示弱:“祖母,孫女也願意為您侍疾!”

這時又一少女行禮道:“祖母大病初愈,吉人自有天相,孫女愚魯,不知能為祖母做些什麼,隻好吃齋念佛,為祖母抄誦經文,祈求祖母早日康複。”

說著無意中露出紅腫的手腕,看起來抄的絕對不少。

一個個爭著表孝心,玲瓏聽得腦仁都疼,她揉了揉太陽穴,慢吞吞道:“行了。”

眾人立時不敢再言。

玲瓏抬起頭,順著荀耿挨個看過去,目光深沉,被她看到的人不知為何都心跳如雷,總覺得自己的小心思叫老太君給看穿了,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老護國公與妻子鶼鰈情深,一生未曾納妾,夫妻倆育有三子一女,長子荀耿,襲爵護國公,次子在朝中任文官,三子則在軍中任職,長女早已嫁人,嫁娶的都是門當戶對的,四子的身份比較特殊,並非他們夫妻親生,而是當年征戰沙場的副將遺腹子,也因此在府中存在感最低。

老護國公去得早,不過老太君巾幗不讓須眉,夫君戰死後,以一己之力率領兵將保家衛國,將胡人驅趕回了老家。先帝有感荀家夫妻戰功,追封老太爺為護國公,並讓當年年幼的長子荀耿襲爵,又賜了老太君一品誥命,並賜一把尚方寶劍,以此來嘉獎他們夫妻的碧血丹心。

興許是早年亡夫的緣故,老太君對兒女十分看重,操心到了極點,兒女們也都很是聽她的話,說出去誰不羨慕他們護國公府治家甚嚴,人才輩出?可就在孫子孫女們出生後,也不知為何,原本和睦的一家子卻矛盾百出!

老太君不知道是為什麼,想儘了法子也沒用,可玲瓏知道啊!

荀耿兄弟幾個倒還好,問題出在他們生養的兒女身上。

比方說剛才出來說話的身著蘭花錦緞繡裙的少女,那是國公爺荀耿的嫡長女,名叫荀蘭,而說為老太君抄了佛經祈福的那個,則是荀耿的庶女荀蓉,荀耿有一妻一妾,妻子劉氏,生一子一女,妾侍陳氏,隻有一女,原本倒是相安無事,兩個小姑娘也挺安分,可就在一年前,兩人不知為何就暗地裡掐起來,成日勾心鬥角,將大房鬨得雞犬不寧。

你道是為何?

原來這姐妹倆,嫡女重生庶女穿越,前世被庶妹荀蓉踩在腳下的荀蘭,不僅被搶了姻緣,還落得個不得善終的下場,此番一朝夢回閨中,可不是想方設法要整死荀蓉麼!而荀蓉穿越而來,對這個家本就沒有歸屬感,許多想法也異於常人,自然看不慣嫡庶尊卑,再加上嫡姐對自己若有似無的敵意,兩人可不得掐的你死我活!

二房說話的少女則是次子荀正的嫡女荀芳,平日裡最是活潑嘴甜,頗討人喜歡,但任誰也想不到她並非荀正親生,而是抱錯了的,至於荀正親生的那個閨女,還在鄉下給人放羊喂豬乾粗活呢!

此時這荀芳已經得知自己並非親生,她小小年紀心機倒是不小,卯足了勁兒要給自己謀個好前程,一方麵派人去鄉下滅口真千金,一方麵又為了以防萬一,與護國公府的政敵來往,橫豎她不是親生的,護國公府就是沒了她也不在意,隻要能攀上高枝,能有榮華富貴,她還怕什麼呀!

三房就更不用說了,三子荀遠,娶妻張氏,婚後五年無所出,張氏心急,尤其是看著大房二房兒女雙全,更是著急生子,尤其是荀遠妾侍已經生下庶長子,她急於懷孕,百般求方問醫,好不容易有了身孕,結果生下來是個姑娘!張氏無奈,隻得買通穩婆,把女兒說成兒子,小姑娘今年都十二了,還作男子打扮!

也正因如此,張氏之女,名為荀晨的少女性格內向沉默,她本就不是讀書的料,張氏再怎麼逼迫,她也比不過庶出的兄長。而她越是比不過,張氏越是失望她怎地就是個女兒身,對荀晨愈發要求嚴格,叫玲瓏來看,小姑娘估計已經是深度抑鬱症了,也難怪最終會選擇投湖自儘。

至於四房……在府裡雖然存在感最小,禍心卻最重。

四子荀揚,幼時還很是乖巧伶俐,可最近卻愈發心思難測,蓋因他無意中遇到老太爺舊部,那人竟悄悄告訴他,說是他生父羅副將並非為老太爺擋刀而死,而是老太爺嫉賢妒能將其暗害——這廝居然信了!還滿心策劃著要如何毀了護國公府給他生父報仇!他妻子早亡,膝下隻有一獨子,生怕老太君對其下毒手,早早就送出去讀書了。

一家子人,看著人模人樣,其實各有算計,個個都是不省心的,換誰當這老太君都得操心,換哪個老太君操心都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