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5|第七十二片龍鱗(十一)(2 / 2)

荒海有龍女 哀藍 9422 字 2個月前

當下他便察覺了不對,當機立斷沒有選擇回去大營,而是在附近埋伏了很久,直到再也聽不到一絲聲音,才拖著斷腿出來,回到被包抄的山穀中,把自己身上的鎧甲換給了一個小兵,又忍著心痛愧疚劃爛了對方的臉,這才倉皇逃走。

他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但是這個斷刀頭讓他覺得事情絕沒有那麼簡單,隨後他也不敢出現在人前,當天晚上前來調派他們的人展示了大司馬的令牌,並且給了他一份大司馬親自蓋章的令書,言明他們要在今夜前往距大營百裡開外的山穀搶斷敵軍糧草。

可最終他們卻全軍覆沒,鄭化甚至懷疑當年誅殺他們三千將士的,究竟是敵軍,還是駱家軍?

他本來想要等到將軍醒來再想方設法與將軍聯係,誰知不久便聽說謝將軍身死,於是鄭化也死了心,他察覺到有人在暗中搜尋什麼,便狠狠心將自己的臉也劃爛,因此高燒昏迷,被一好心山民救活,之後便在那裡紮了根,靠給人做點零活度日。

令書與斷刀頭,還有謝將軍的令牌,他一直都妥善收藏,原以為這一生再沒有為兄弟們討還公道的時候,卻不曾想有朝一日還有人找上門來,說是謝將軍之子還活著,鄭化想自己反正也是快要死的人了,無妻無子孑然一身了無牽掛,便是走這一遭,賭一把又如何?

不過他並沒有全部信任來人,全程不換衣服不洗澡,隨時保持警惕,然而在見到謝寂第一眼他便信了這是謝將軍之子,無他,謝寂與將軍生得很像,將軍對他有大恩,兩人感情極好,將軍常同他提起家中妻兒,說從軍時,家中妻子剛剛有孕,希望會是個女兒,那時候鄭化還開玩笑說想做兩個孩子的義父,謝將軍哈哈大笑,兩人一同痛飲美酒,上陣殺敵,那時多麼意氣風發!

可一心保家衛國的將軍卻死了,他連見將軍最後一麵的機會都沒有!

謝寂還記得年幼時的事,那時候新帝登基不久,根基不穩,鄰國儘皆虎視眈眈,朝中也有無數人意圖掀起風浪,內憂外患之下,朝廷征兵,父親便是因此選擇從軍,為了守護國家與妻兒,父親曾是他心中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最初那段時光,他堅信父親一定會回來,像往日抱起他,用胡子搓他的臉,他們一家四口會過上幸福的日子。

可怎麼等,父親都不回來,他好像徹底消失在了這世上,全然忘記了家中還有人在等他。

愛,便這樣慢慢變成了恨。

“還有這個。”鄭化顫抖的手險些沒能拿住手裡的布包,謝寂與玲瓏這才注意到除卻幾樣物證外,裡頭還有個木頭雕的小馬,不過看起來有點粗糙,是個半成品,隻有人三分之一手掌大,因為年歲已久,木頭呈現出一股灰撲撲的顏色,看起來像是輕輕一碰便會化為灰塵。“這是……將軍挺身保護大司馬時,從身上掉下來的小木馬,他素日繁忙,便抽出時間來學木刻,說是等到回家時,要雕好一對,送給公子與姑娘……隻可惜還沒有刻好,將軍便不在人世了,我想,公子會需要這個吧……”

謝寂呆呆地看著那個小小的木馬,他幼時愛騎大馬,父親常常趴在地上讓他騎,娘親一邊做著繡活一邊笑,他常鬨著想要馬,父親說等到他長大便會送他一匹,那隻是個可笑的、無關緊要的約定罷了……

木馬雖然隻是半成品,卻已栩栩如生,謝寂接到手中,手指摸到馬腹,翻過來一看,卻是刻的幾個歪歪扭扭的小字:願吾兒一生平安。

安字隻寫了一半,可見當時捏著刻刀的人是如何緊急地放下離開了。他也許想要得勝歸來繼續完成這隻小木馬,卻終究沒能再回來。

他連他自己都失去了,甚至不知道他失去了什麼。

謝寂眼眶通紅,幾乎要滴出血來,卻始終沒有淚水落下,似乎是哭不出來了,鄭化卻不知公子為何如此激動,他到底是身體差了,玲瓏連忙讓長生進來帶他下去梳洗休息,順便請大夫給鄭化診脈,然後扭頭看向謝寂,他還站在那裡,拿著那個小木馬,不說話也不懂,像是一根木雕,再沒了聲息。

“……哥哥?”

謝寂滿腦子想的都是鄭化先前所說,他胸腔中有股蓬勃的怒氣與恨意在沸騰、在咆哮,逼迫著他失控,如果是這樣,那他們一家人的算什麼?權貴無趣時的玩具?被隨意擺弄與改變的人生,被篡改的記憶,被踐踏的尊嚴……父親被變成了一具沒有自我意識的木偶,娘親臨死前都還在等他……那年大雪,他背著高燒不退的妹妹,以為人生已經走到了儘頭……

玲瓏被他一把抱住,隨即謝寂把臉埋入了她頸窩:“……彆抬頭,龍兒,彆抬頭。”

語氣滿是乞求,像是不要她看見自己此時的脆弱,玲瓏頓了頓,反手也抱住了謝寂,輕輕拍著他的背。她見過人世間太多悲歡離合,也見過太多太多悲劇,但無論何時,對於被錯待的靈魂,她都會感到生氣。

就算是她也不會輕易傷害的純淨靈魂,人類是不會珍惜的,他們不知道這樣的靈魂有多珍貴,又有多麼美味。

“哥哥不必難過,你我早已不是無力反抗的孩童,我們之前不是說好了嗎?要連同皇帝,將駱三青拉下馬,剝奪所有屬於湖陽郡主的榮耀。”

謝寂久久才嗯了一聲。

鄭化的身體經過診治後,得到的回應是需要精心調養,他當年身受重傷,又沒有條件治療,多年來過得更是艱辛,全憑一口氣才硬撐到現在,說是強弩之末也不為過,謝寂讓他安心留下養老,甚至與玲瓏認了鄭化做義父,鄭化老淚縱橫,怎麼想不到自己還有重見天日的一天。

當年他三千個弟兄慘死,吃了個前所未有的敗仗,沒少讓人嘲笑,再提起他們的時候,大家都忘了曾經的他們在謝將軍的帶領下是如何所向披靡,隻記得他們全軍覆沒在那吃人的山穀,許多人屍骨無存,似乎從此被釘在了恥辱柱上,可他們冤啊!這些年,無數個日日夜夜,鄭化都會夢到兄弟們,他們哭,他們喊,他們求救,而他無能為力。

謝寂沒有衝動,他仍如常每日上下朝,去刑部當值,他再不願天底下有人與自己兄妹二人一樣失去父母流離失所,也再不願放過一個惡人。他敢說敢做,什麼權貴都不放在眼裡,在將皇後娘娘的親侄兒抓進大牢後,滿朝文武終於認識到這位左侍郎是個真真正正的狠角色,誰的麵子都不賣,哪怕是皇帝要他從輕發落他也據理力爭。

皇帝氣得大罵了他一頓把他趕了出去,眾人滿心以為他要失去聖寵了,結果次日皇帝便又再次召他議事,皇後娘娘的親侄兒,國舅爺的獨生子,欺男霸女草菅人命無惡不作,到底是被謝寂砍了腦袋。

當日京城百姓普天同慶,皇後娘娘在後宮哭得暈了過去,皇帝卻並沒有放棄謝寂,反而對他更加重用。

謝寂便這樣蠶食鯨吞,一點點獲得了皇帝的寵信,因為他這公正無私的形象深入人心,皇帝下意識認為他不會說話,於是謝寂挑了個合適的時機,將當年三千將士戰敗的真相呈上,同時也呈上了甘州官銀被瓜分的始作俑者證據。

人證物證俱在,罪證確鑿,皇帝才知道自己那位大司馬究竟背著自己都乾了些什麼好事。

興許是沒有兒子,女兒又跋扈,後繼無人的大司馬在過上安逸的生活後,對銀子充滿了興趣,寇文軒的賬冊上清清楚楚記載著來往打點的金銀,那都是天文數字,而接收方全是大司馬賬下心腹,此外令皇帝最為憤怒的是,駱三青竟在暗中開采金礦!

要知道金礦一旦被發現,當地官府便要上報朝廷,可他從未得到過這金礦的消息!

當年三千將士戰敗,全軍覆沒,皇帝大怒,隨後是駱三青率領大軍力挽狂瀾,皇帝也是在那時誇讚有大司馬是國之大幸,朕之大幸,可誰知道那三千將士就是死在駱三青手中?

至於原因,皇帝更是不想再看。

謝寂沒有隱瞞自己與謝鳳望的關係,同時也將湖陽郡主多年來所作所為一一呈上,他願意賭這一把,看皇帝會不會站在他這一邊。

駱三青遲遲不肯放權,皇帝對他早有猜忌,謝寂又多有引導,如今再想起駱三青的麵容,皇帝已是龍顏大怒!

可駱三青手裡還有兵權,並不能魯莽出手,想要拿下他,必定不能走漏風聲,且得快很準。

因為赤|身|裸|體被人看光,以至於現在是個人聊起天都要提起兩顆紅痣的湖陽郡主已經很久不出門了,她再跋扈也要臉,往日都是她對旁人耀武揚威,現在卻淪為世人的笑柄,讓她如何能忍?當下便派人去殺了那對小孽種,可派去的人不知道怎麼回事,從沒有一個活著回來過。

她習慣性的遇到事情便去求助父親,駱三青一聽說隻要殺兩個人,還是女婿從前的兒女,自然沒有不應的,但哪怕是他的人,派出去後也沒有回來過……當滿城風雨,駱三青意識到不對勁時,已經晚了,早朝上他被大內侍衛拿下,尚且不敢相信皇帝敢這樣對自己,他為他立下無數功勞,難道皇帝想要恩將仇報?!

都怪他太自信,也太小看謝寂兄妹倆,總覺得兩個小孩掀不出什麼大風浪,哪裡知道玲瓏就是謝寂最大的金手指,有她在,謝寂永遠不會有生命危險,一查一個準,證據甚至都會主動送上門來——可誰叫駱三青不知道呢?

皇帝其實也知道謝寂與駱三青的恩怨,隻是謝寂全程表現的磊落,連恨也恨得光明正大,皇帝設身處地想了一想,換作是他,怕不是要把駱三青父女二人千刀萬剮,當下也覺得理解,甚至答應問罪駱三青後,會賜予梁氏誥命以作補償。

謝寂對誥命與否並不在意,他也不想把駱三青父女千刀萬剮,千刀萬剮,又有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