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身為親舅舅的徐承弼想要靠近他都不行。
大旱越來越嚴重,許多百姓家中連井水都打不出,餓死的渴死的人比比皆是,而與此同時,皇帝還在與方外之人論道,甚至鬼迷心竅聽從那些和尚道士的言論,認為這些天災是上天的懲罰,所以需要建一棟摘星樓來祈福!
得知這個消息的徐承弼險些氣樂了,這是什麼腦子?這都什麼時候了,哪裡還有足夠的銀錢來蓋那勞什子的摘星樓?皇帝是不是真的腦子有問題了?他覺得把一切推到天意上,就能掩蓋他的昏庸無能嗎?
他根本就不是當皇帝的料!
如今蘇績每日都跟玲瓏在一起,他的任務是給小平安調理身子,兩歲的小平安看起來就一點也沒長,連走路都是軟綿綿的沒有勁兒,可能是因為一路逃亡怕出聲的關係,到現在小平安都沒有開口說過話,不管怎麼逗都沒用。蘇績曾經嘗試讓玲瓏叫小平安說話,玲瓏卻很自然地說:“人家想說就說不想說就不說,你管的都那麼多做什麼,他才兩歲哎。”
不過小平安的底子實在是太差了,因為他是早產兒,天生不足,後天又顛沛流離,跟彆人家白白胖胖的嬰兒一點都不一樣,抱在手裡小小一團,連點肉都沒有,仿佛儘是骨頭,令人心疼不已。
徐承弼每日忙過了,也會立刻來看他,因為小平安怕他,他也不主動靠近,隻隔得遠遠地瞧著小平安玩,看著這個孩子一天比一天信任這裡,徐承弼心中也生出許多柔情來。
邱老將軍答應投誠後,徐承弼便讓京城的人想方法帶出了邱家女眷,免得到時候皇帝昏了頭又拿手無縛雞之力的女眷來撒氣,這樣的事兒他也不是頭一回乾。
宮中的常妃也越來越著急,她這寵妃的日子才過了兩年多一點,怎麼就遇到這麼多事?從前徐承弼還在的時候,可從來不像這樣!
她深深覺得自己當初放棄徐承弼選擇皇帝,實在是錯誤至極的決定。
這一日,她再次去求見皇帝,得知皇帝又在與那幫子和尚道士論道時,常妃氣得火冒三丈!她再也無法做出平日裡溫婉賢淑的模樣,不顧宮人們的阻擋衝進去,就見皇帝學著道士的模樣,穿著道袍在那跟著個胡子花白的老道一起跳大神!
這一幕若是傳出去,當真要笑掉天下人的大牙了!
這怎麼能是一國之君?這也配是一國之君?!
常妃衝過去想要抓住皇帝,皇帝卻嫌她打亂自己思緒:“朕不是說了,朕與諸位高人論道時,不許任何人來打擾!”
常妃深吸一口氣:“皇上,都什麼時候了,您還想著這些!邱昶投靠了徐家軍!連帶著邊關許多城池都已經被收入徐承弼麾下,要不了,多久,您這皇位都坐不穩了!”
皇帝手中的鈴鐺立刻掉在地上,他不敢相信自己聽到了什麼:“徐家軍?徐家軍不是已經沒有了嗎?!”
見他如此渾渾噩噩,常妃心中一片絕望,她真搞不懂自己當初看上皇帝哪裡了,為了這樣一個人,居然背叛了徐承弼!“徐家軍當時隻是被打散重新編入軍隊,後來徐紹叛國投奔突厥,又帶走了許多人,徐承弼根本沒死,這幾年他一直都在暗中招兵買馬,囤積糧草,徐紹被斬殺後,他立刻吸收了願意投誠的將士,皇帝!現在再不采取策略,待到兵臨城下,便悔之晚矣!”
皇帝是知道徐承弼是個什麼樣的人的。
他幼時便總是從先帝口中聽到徐承弼的名字,先帝好像非常扼腕如此優秀的徐承弼卻不是他的兒子,於是對皇子們,包括現在的皇帝都十分嫌棄,而徐承弼這個人,也真的是做什麼都優秀,旁人拚命也趕不上。
皇帝是生在帝王家,身份尊貴,若是把他放在尋常百姓家,其實也不過是個沒有才能的平庸之人。
隻是他不肯承認這一點,他不肯承認自己不如徐承弼,因此像著了魔一樣想找徐承弼的錯處,想拿捏徐承弼。可多年過去,哪怕他登基為帝,徐承弼仍然是大梁的守護神,他麾下的徐家軍更是所向披靡,令皇帝晝夜難寐。
再後來,他遇到了常詩畫。
這是個多麼才華橫溢又美麗的女子啊!
幾乎是看到的第一眼,皇帝便喜歡上了,可這樣一個出色的女子,偏偏又是徐承弼的未婚妻!
徐承弼!徐承弼!怎麼到哪兒都是徐承弼!怎麼哪哪兒都有他?!到底徐承弼是皇帝,還是他是皇帝?!
於是皇帝鐵了心要徐承弼死,他覺得徐承弼是他的噩夢,隻要沒了徐承弼,他就能施展自己的抱負與才華,再也不用像現在這樣連睡都睡不好。
可惜,他實在是高估了自己。
誅殺徐家,流放徐承弼,自己親自掌權後,皇帝才知道朝中那些老狐狸有多麼難對付,曾經徐承弼在,因為徐家是堅定的保皇黨,有徐家軍,有兵權,這些老狐狸再怎麼鬨騰也有點分寸,誰知道皇帝自斷臂膀,這不是給了他們機會嗎?徐家沒了,那就把徐家的權力分割而食,誰有本事誰去搶!
皇帝的能力顯然不支持他操控整個朝堂,反倒是他,被大臣們操控了。
他可能不知道自己身邊有多少臣子們的眼線,他的喜怒哀樂,他的一舉一動,臣子們都知道的清清楚楚。而皇帝最為心愛的常妃,也在入宮後變得不一樣了,她想要獨寵,又想要為她的娘家得到權勢,可這二者怎麼能兼得?
甚至皇帝自己的心腹滁河公,也逐漸有了彆的想法。腹背受敵之下,皇帝居然開始懷念徐承弼在的時候,至少那時他不像現在這樣事事無能為力,他隻要每天看看折子,自然有人為他解決一切麻煩事。
如今天災人禍接踵而至,先是旱災蝗災,又是地龍翻身,突厥更是趁此機會舉兵入侵,皇帝實在成受不了這麼多的壓力,他從徐承弼死後便再沒做成功過什麼事,隻好寄情於僧道,想要借由如此縹緲不可信的東西來挽救自己。
如今常妃告訴他說徐承弼謀反,皇帝心中除了恐懼之外,居然還有些許的鬆了口氣。
常妃冷冰冰地看著皇帝,皇帝也看著她,這才發現那個無論何時都對自己溫柔體貼的女子已不見了。他心中有氣,便諷刺道:“愛妃一得知徐承弼那叛賊的消息便立刻告知於朕,當真是有心了。日後遇到徐承弼,愛妃倒也可以憑借那舊日的情分搖尾乞憐,說不得他還能饒你一命,畢竟那徐承弼最是重情重義。”
常妃萬萬沒想到都這種時候了皇帝還有心思在這冷嘲熱諷,她也回嘴道:“皇上過獎了,真的說起來,皇上難道不怕嗎?徐妃的死,皇上忘了嗎?還有徐家上上下下近百口人,可都是皇上下令處死的,皇上以為徐承弼他會放過你嗎?”
皇帝反唇相譏:“不放過朕,想來也不會放過你這毒婦。說起來朕也得感謝你啊,若非你當初是徐承弼的未婚妻,那徐老夫人如此信任喜愛你,你卻將證物帶進徐家,若沒有你,朕哪能那麼快將徐家一網打儘?真要說厲害,還是要屬愛妃。”
兩人在這陰陽怪氣的唇槍舌劍,聽得邊上的僧道們冷汗直冒,他們隻是普通的出家人,為了活命才摸著皇帝的想法說他想聽的話,可彆讓他們聽到這些皇家秘辛啊,他們一點都不想知道!
無論常妃怎麼說,皇帝都不肯想辦法對付徐承弼,氣得她拂袖而去,隻好去找父親淮安侯商量。
當初徐家被抄家滅族,淮安侯在裡麵也推波助瀾了不少,他怎麼能不怕徐承弼?他當然也怕!
若真讓徐承弼回來了,他們就彆想活了!
正在常家父女想法子如何對付徐承弼時,徐承弼根本沒管他們,而是選擇挖通渠道,飲水灌溉。災民們雖多,但徐家軍尚能鎮得住,說起來旱災如此嚴重,也與朝廷的許多政策分不開。
因為有金龍鏢局在,官府還算安全,徐承弼並沒有公開自己的身份,以工代賑的方法治標不治本,隻要土地乾涸一天,百姓們便還要顛沛流離一天。
可目前對於災民們而言,確實是能吃得上飯了,如果稍微節省一些,還可以留下一半口糧帶回家去給爹娘妻兒,所以每次招工,前來報名的都是人山人海。
此外,徐承弼嚴禁易子而食,對於那些趁著天災渾水摸魚犯下凶案的人更是無比嚴苛。殺雞儆猴幾次後,許多人便都把自己的小心思藏了起來,其他地方不知道,至少金龍鏢局的地盤上,你得老老實實夾起尾巴做人,不能想太多。
但天氣仍然越來越熱,老天爺好像故意要懲罰老百姓,足足三個月,一滴雨都沒有下。
許多人已經慢慢絕望了,甚至喪失了活下去的意誌。
徐承弼也非常焦急,眼看災情越來越嚴重,許多地方已經頻發□□,如果再這樣下去,大梁危矣!
他著實不忍心看著自家祖祖輩輩守護的國家出現如此淒慘之狀,因此,終於主動求到玲瓏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