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意動(1 / 2)

輔國郡主 染夕年 4243 字 9個月前

就當時那情況,如果按照太上皇的想法,直接讓太孫上位,必然會讓當時還是王爺的皇上心裡不平衡。

其實想想也是人之常情,畢竟當初打天下的時候,秦王還是個小娃娃,一直都在大後方,可以說一點功績也沒有。

而當時的皇上呢,卻一直在戰場上征伐,立下的汗馬功勞可不少,甚至說句不誇張的話,這虞朝有接近一半的江山都是皇上親手打下來的。

如果是同樣一起南征北戰的懿德太子等級,皇上可能不會覺得有什麼。

畢竟當時懿德太子也付出了不少,加上又是嫡親的兄長,這兄弟二人大小的感情就很好。

如果是懿德太子等級,昭武帝必然不會有什麼想法,心裡也不會不平衡,畢竟人家的身份以及功績都擺在那裡,他無話可說。

但是讓秦王等級,那味道就不一樣了,秦王這就處於是白得勝利果實,這一點上,就能讓昭武帝心裡不平衡。

再來就是秦王年紀小,當初跟著打天下的那些驕兵悍將,他不一定能壓得住。

壓不住,那要如何?必然是需要手段鎮壓,這少不了就會人頭滾滾。

而當時虞朝外圍麵臨著,突厥和吐蕃,吐穀渾的虎視眈眈,如果這時候再鎮壓那些驕兵悍將,那無疑是自找死路,一旦國內亂起來,那不就便宜了外族之人?

即便最後虞朝運氣好,挺過來了,秦王上位之後,那昭武帝這位功績潑天的皇叔,你讓秦王如何去麵對?

他會不會擔心這位皇叔心有不甘呢?

一旦他在做錯點什麼,隻怕昭武帝這個在亂世中過來的猛將大帥,就會直接起兵對上,屆時虞朝的情況會更加危險。

所以當初懿德太子提議讓太上皇傳位給昭武帝,這裡麵的考慮很是不少。

就從目前這些年的情況來看,昭武帝上位,確實是一個挺好的選擇,一來保住了秦王,而且虞朝也沒有經曆什麼動蕩。

“或許是有點這樣的原因,不過也可以理解,你舅舅當年可是為虞朝打下了不少疆域。”

“也曾經在戰場上忘我拚殺,多次陷入生命危險的境地,若是懿德太子沒死,他登基,你舅舅或許不會說什麼。”

“但是要換成秦王,那他怕是不會甘心,而且他身邊跟隨的那些人,也不會甘心。”

皇位啊,沒有機會的時候,自然不會去想,但有機會,自己又有那個能力,誰能不動心呢?

她作為紀國公的妻子,當年懿德太子病危的時候,就知曉昭武帝已經動了心思。

並且他身邊的人也一樣。

而她和丈夫紀國公的想法就比較簡單,更偏向於理性的分析,當時的虞朝情況不是很好,若是讓秦王上位,那肯定不如讓昭武帝上位好。

畢竟昭武帝的能力擺在那裡,在軍中的威望也極高。

至於說從龍之功什麼的,並不在他們二人的考慮範圍內。

畢竟,秦王的老爹,那也是寧陽長公主的親大哥,秦王是他的親侄兒,他上位,和親二哥昭武帝上位,對他們紀國公府來說,其實影響並不會太大。

甚至說因著長輩的這一層關係,秦王上位,他們的情況恐怕還要好上一丟丟。

所以誰上位對他們來說好處都沒什麼區彆,所以當時他們的重心全都放在如何能讓虞朝更好這一點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