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好一會,定國公李九軍站了出來,拱手道;“太上皇,皇上,這次昭德郡主所做之事,雖然事出有因,但也確實駭人聽聞。”
“處罰是應該的,臣提議削爵。”
此言一出,寧國公立馬就站出來反對道;“李兄,這不妥,雖然昭德郡主的做法有些誇張,但她還年輕,而是又是盛怒之下的作為,削爵不至於。”
“臣讚成定國公的提議。”
孟玄城也站了出來。
“臣覺得寧國公說得不錯,昭德郡主的作為雖有不妥之處,但是削爵還不至於。”
方喬也站了出來。
而剩下的幾位,都保持沉默,並沒有選擇支持誰。
一時間雙方的意見持平。
對此,太上皇倒是沒有什麼表現,而是轉頭看向霍敬之問道;“敬之你覺得當如何?”
聞言,霍敬之沉思了片刻開口道;“臣支持定國公之言,這次的事確實是臣之女兒做得不對,理應給天下一個交代,不然我虞朝法度何在?”
對於他的話,寧國公和方喬都有些錯愕,不過心裡也理解他的打算。
“本宮也支持定國公的提議。”
雖然削爵,但這無疑也是對他們女兒的一種保護。
事情鬨得這麼大,總是需要給出一個看上去十分有力的處罰才行,削爵就很有力,但是卻對霍君瑤的傷害並不大。
畢竟,就算沒有了爵位,不還有他們這一個國公爹和長公主娘嗎?
難道沒了爵位,其他人還敢欺負她不成?
所以用這麼一個爵位來還外麵流言的平定,很劃算。
“趙國公呢?你又是什麼意見?”
“臣支持寧國公的意見,事出有因,也不能全都怪昭德郡主。”
太上皇又轉頭看向昭武帝。
此時的昭武帝智商已經回籠,見到老爹看過來,立馬開口道;“虞朝的法度不可破,兒臣覺得理應削爵。”
五比三,五人讚成削爵,三人反對。
太上皇沉思了片刻說道;“既然如此,那你下旨吧,紀國公府三女霍君瑤目無法度,公然殺人,念其事出有因,且年紀尚幼,就不予重罰,削除爵位。”
昭武帝點了點頭,轉頭吩咐了一下王德,不過隻是喊先擬旨,並沒打算現在就去傳。
畢竟這外麵的爆炸聲可還沒有停下。
此時過去還不是時候。
“還有,那十二家公然安排人埋伏襲殺當朝郡主,藐視皇權,當家主事奪爵罷官,全家打入大牢,後續懲罰待刑部大理寺查明清楚再做定奪。”
等到他這邊事做完,最先說話的定國公李九軍再次開口道;“太上皇,皇上,不知道你們對外麵爆炸聲的來源之物為何可曾知曉?”
“倒是聽說了,隻知一個帶火的陶罐,具體為何倒是不甚清楚。”
昭武帝開口回道。
“臣,之前聽到爆炸聲,就親自過去查看過,你東西端是怪異無比,不過威力卻極大。”
隨後,他將自己見到的情況詳細的說了一遍。
“就那麼一小個陶罐,就能將大門炸碎,甚至還能再牆麵上留下裂痕,臣覺得這東西若是運用在軍中,會發揮出極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