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1 / 2)

蘇茴去鎮上的時候又遇到了謝知青謝睿,他是去鎮上拿包裹的,他家裡又給他寄東西了,她當時正拿著醬料打算給孫強,見到了就聊了幾句。

出於對軍人的尊敬,謝睿又給她抓了一把糖,說他這麼大了也沒那麼愛吃糖。

禮尚往來,蘇茴就打算給他送一罐子醬過去。

知青點的人不少。

所有的知青,除了跟當地人成家搬出去的,都在這裡住。

男的一邊,女的一邊,然後三三兩兩,彼此交情好的一起做飯,分擔家務。

沒有人是自己一個人獨自開火的,那樣太麻煩了,乾活之餘還要上山砍柴,去挑水,做飯,跟人一起的話,就能分開承擔。

謝睿跟四個人一起吃飯,都是去年一起來到這裡的知青,自然而然的就抱團了,兩男兩女,彼此分工合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什麼齷齪。

謝睿的條件是他們四人之中最好的,他偶爾會奉獻一些吃的出來改善口糧,但大部分都是他自己吃的,現在蘇茴讓張保國送去的豆醬,他看了,就拿出來分享,這一分享,他還好,北方來的知青,眼眶都紅了。

這是家鄉的味道。

知青點比起大多數村民,物質方麵都要匱乏一點,有家人補貼的還好,像謝睿,隔一段時間就會收到爸媽寄來的麵粉肉乾及各種錢票,但是大部分沒有什麼補貼,有些還要從自己的牙縫裡省出口糧寄回家裡去,這就導致他們餐桌的東西比村裡人的要少得多,難得有一樣配菜,還是這麼好吃的配菜,算起來自己材料也能出得起,不止一個人心動了,想要請蘇茴幫忙,製作一些豆醬,他們自己出豆子和手工費,畢竟無親無故的。

這個說情的人選,看來看去就謝睿最合適。

同樣當小學老師的知青倒是跟蘇茴更熟,但是他們兩個都是老知青,熬不住那遙遙無期的回城可能,已經在當地成家,早就從知青點搬出去了。

謝睿問明白了他們的打算,就答應去問問。

能收取一些手工費,多少也是一門進項了,不是特彆麻煩的話,答應的可能性挺大。

對村裡來錢門路少,去換糧食雞蛋很容易的謝睿深有感觸。

被蘇茴做的醬俘虜的,不僅僅隻是知青點,張錦華同樣是被俘虜的一員,過年時二嬸送來香菇肉醬吃的節省,也見底了。

放一點點,那一頓飯就能吃得津津有味,李滿芬到後麵都不給孫女們吃了,給她們就意思意思的沾一點點,還不夠送一口的,在家裡麵,她一向是把孫子跟孫女分開區彆對待的。

為了吃得久一點,她中途還自己弄了一些料,混合著煮了加進入,這樣一來雖然相比起原先味道是差了些,但也可以,還能吃更久。

徹底見底了,張錦華就焉了,他們除了過年過節,根本就吃不到葷腥,這香菇肉醬是唯一能夠吃到肉的,現在也沒有了,他吃飯都懨懨的,看著兒子這樣,趙來娣心疼了。

但是香菇肉醬沒了,連個替換的都沒有,豆醬因為是用豆子做的,他們吃的比較豪邁,比香菇肉醬更早吃完了。

看了兒子一天三頓都比原來吃的慢,心疼兒子的趙來娣就來找蘇茴了,這是她自這房子建成那一頓飯後,第一次過來這裡。

籬笆圍得緊緊的,籬笆邊緣還種了一圈的荊棘和枸杞,等長成了,就是天然的植物防護帶。

院門做得高,還關上了,她推了推院門沒推開,隻能拍門叫人。

她是在午飯後過來的,這個點肯定有人在家。

確實有人在家。

“汪汪汪、汪汪汪!”在她走進的時候,大威已經全神貫注了,她一拍門,再也遏製不住的對著她吠了起來。

是張保國來開的門,看到大娘過來了,他還有些奇怪。

“大娘,你來了。”

“哎,是保國啊,你媽媽在家嗎?”

“在家。”

張安國和張定國都午睡去了,張衛國精力充沛,張保國也還不困,剛剛兄弟兩正一起玩竹棍,就是用大小相仿的棍子搭成各種形狀,比如房子、牛、狗等等。

蘇茴是沒有午睡的習慣的,她每天晚上運轉三個周天,就能保證一天的精力,她麵前放著幾張報紙,邊上還有一碟南瓜子。

看到趙來娣過來了,微微挑眉,這可是稀客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