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第 140 章(2 / 2)

大老板站在旁邊看著你寫,沒辦法不緊張。

好在不管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許淙都是考慣了的,所以等真正開始寫字的時候,他便沉入到了自己的氛圍之中,全神貫注起來。yushugU.

第一題:戊不學孫吳,丁詰之,曰顧方略如何爾。裡,雲夫人深深皺眉。

雲光霽苦笑,“你也想起來了吧?”

“太子大婚是一件大事,單單籌備便要一兩年的時間,一年多前定下了胡家姑娘之後宗正寺那邊就開始準備了,原本太子殿下是今年春天成親的。但胡家姑娘卻在八個月前生了一場急病,不幸去世了。”

“未過門而病逝,是為不祥,當時朝臣們有彈劾胡家照顧不周的,也有彈劾太子克妻的,東宮和胡首輔都很被動,胡首輔更是被逼得上了致仕的折子。”

“後來是太子殿下主動說新的太子妃人選延後一年再定,並請旨將胡家姑娘以良娣的位份入葬。讓她以後有香火供奉,不至於成為孤魂野鬼,所以當時滿朝文武都誇讚太子有情有義,胡家更是感恩戴德。”

“可再過不久,就要滿一年了啊。”

雲光霽道出了自己今天告假的緣由,“今日我在衙門的時候,聽人說裕王殿下準備給裕王世子選妃,或許過不了多久裕王便能抱孫了。”

“提到裕王,便有人提起了太子,然後便說起太子殿下如今卻未成親,東宮不知要何時才能有皇孫出生。”

“聽到這話,我這心裡便有一股不安。”

雲光霽直截了當地說道:“第一位太子妃選的是內閣首輔,胡家的孫女,如今再選第二位太子妃,總不能相差太多。”

“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雲夫人忙點頭,“是這個理,那老爺,我們現在要怎麼辦才好?”

“所以趕緊給蕙姐兒定下親事吧,”雲光霽道:“母儀天下雖好,但我們家這樣的身份,靠的是麒兒他們這些族中出息的子弟,無需女兒來添光彩。”

“祖父也是這個意思。”

雲夫人也開始著急了,“可我們沒有合適的人選啊。”

雲光霽想了想,“我倒是想到了一個,就是今年的會試第四,張元蒲。他也就比淙哥兒大一歲,今年十八。不過他好像是寒門出身,跟許明成差不多,你若是同意,我就差人打聽打聽。”

雲夫人猶豫了。

……

太陽西斜,保和殿內的許淙已經寫到了最後一題:朕欲使國富也,何如?

這題有點難啊,一個國家想要富裕起來,涉及到的東西是方方麵麵的,絕不是一言兩語便能夠說清。

許淙一邊磨墨一邊仔細想了一刻鐘,然後提筆寫道:‘民富,則國富也。’

如何才能使國家富裕,這個問題問一千個人,就會有一千個答案,許淙自己的答案則是百姓富裕了,那麼國家便能夠富裕。

開篇寫出了自己的觀點後,他開始逐一論述。

如何使百姓富裕呢,強大的軍事力量是一個,輕徭薄役是一個,吏治清明也是一個,但許淙覺得最重要的是要把經濟搞起來。

曆史證明了,隻要經濟發展起來,那麼很多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相反,如果一個國家很貧窮,那麼問題便會不斷的出現。

所以許淙這篇策論的核心要點,就是要發展經濟。

至於如何發展,他結合了自己之前的讀書,遊曆以及在勉縣、恭州、青州等地的見聞,以及從許明成、雲光霽等人處聽說的經驗,給出了幾個意見。

首先朝廷的政策,也就是‘重農’是不能改的,因為‘地乃民之本也,失地則失民。’

那些沒有地的百姓們,要麼餓死了,要麼就是賣身為奴,而作為奴仆他們是不交稅也不服勞役的,所以對於朝廷而言,這些人就約等於無。

所以為了保持社會的穩定,得鼓勵百姓們留在田地之中。

百姓們有地,民心就穩。

說完了這一點後,許淙繼續往下寫。

他下麵的這一段就全是誇誇誇了,說本朝建立時,取消了前朝的各種苛捐雜稅,此乃百姓之福。然後又說陛下登基以來,輕徭、薄賦、廣納諫,幾十年下來,已使‘民安也,民增也’,陛下乃明君也。

所以如此英明的陛下您,隻需要再對商貿鬆一鬆,使農稅與商稅並行,而非如今的重農抑商,則‘民富,國富矣’。

為了讓自己的這篇策論更有說服力,他還舉了一個之前在青州府衙實習的時候見過的一個例子,說一次買賣繳納的商稅,等同於十戶人家一年交的稅。

而這還不是最高的。

最高的當屬邊貿、海貿過程中交的稅。如海貿,據他遊曆那段時間的觀察,什麼東西隻要往船上一運,則‘利十倍、百倍也。’

朝廷歲入一千萬緡,市舶司即占一成五,足可見海貿之利。

而英明的陛下您,也不用擔心放寬了商貿之後,會導致社會的不穩定。因為經過陛下您這幾十年的勵精圖治,如今海晏河清,民安也,民增也。

增長的這部分百姓,因為沒有、或者隻有很少的田地,所以生活得不富裕。因此隻要朝廷放開商貿,讓農、商並行,那麼他們就會投入到商貿之中,產生更多的賦稅。而百姓們繳納的賦稅一多,則國富也。

最後農業支撐商業,商業反哺農業,則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

當然,這樣必然也會產生其他問題,比如土地兼並、貪腐等等,所以後麵許淙又用了一段來寫會產生什麼什麼問題,然後要怎麼解決。

全部寫完之後,他總結並且點題。

若想使‘國富’,則得先使‘民富’,民富而國富之,若使民貧而國富,則大禍矣。

草稿寫完,他認真地讀了幾遍,然後又修改了一些詞句,並且檢查了避諱等等都沒有問題,才用練習了十餘年的館閣體,仔細地抄寫在卷子上。

如此,殿試就結束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