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其他主題的展品,緊隨其後在另外一個布景場拉開帷幕,嘉賓們才知道水墨竹林並不是整個展覽會的主t台。
另一個t台設在了地麵鑿有有蜿蜒曲折、如龍似蛇的水槽之上,明白傳統習俗的人看到,就會知道那是宴請賓客的曲水流觴。
所以在這一個曲水流觴的展示台上,穿著秦朔南設計的服裝造型走出來的模特,是伴隨著絲竹踏歌而行。
而在這個主題的服裝造型設計展上,秦朔南的設計作品是在傳統古典的漢服藝術上,加入了現代元素的創新設計。
沉澱千年的中國傳統服飾元素結合現代設計,模特們穿著它們伴隨越來越亢奮的鼓樂,越來越輕快的琵琶等絲竹合奏之樂款款走出來,那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視聽盛宴。
那一刻很多以陳雲道為首的藝術大師,都在驚歎這樣古今結合創造出的服飾造型。
這估計是他們一生中看過傳承中國漢服美學以及精湛服飾工藝最完美的現代服裝設計作品了。
他們都忍不住想收藏這樣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力量的“華服”,這些還不是秦朔南這場個展真正定義為的華服的作品。
真正被秦朔南定為今日個展壓軸的禮服,是曲水流觴之後的另一個主題。
那個主題的服裝造型設計,主打的作品才是一件件華麗高貴且氣勢磅礴的禮服,也就是華服。
那些華服是展現在之前一直處於黑暗展區中的。
所以隨著黑暗展區裡的燭燈被一個個點亮,觀眾看著在華燈初上中款款走出的華服男女,他們才突然明白了秦朔南給她這場個展取的名字——盛世繁華,是何意。
這種盛世繁華,隨著被點亮的燭火,越來越明亮,越來越璀璨,很多中國人都忍不住激動的紅了眼。
因為極致的中國風設計的禮服太美,太華麗高雅了。
這樣的華麗高雅,代表是中國傳統審美藝術最大氣展現。
它衝擊著很多已經忘記老祖宗審美的很多中國人知道,華夏的傳統審美藝術,是絕對屹立於世界之巔。
這場秀給了所有嘉賓非常震撼人心的視聽盛宴。
但要選這場視聽盛宴最讓全場嘉賓感覺到他們被美窒息的是一套服裝和造型,必然是最後壓軸出現的遲暮老者,她身上穿的那套。
老者穿著褒衣博帶的古禮服,拄著拐杖走在華燈燒的璀璨無比的燈火下,天地都瞬間變得暗淡無關了。
因為穿著古代漢禮服的老者美呆了現場的觀眾,讓觀眾知道歲月從不敗美人。
老者身上的古禮服和她的妝容造型,也美得讓人窒息,美得讓人知道:
我們的傳統工藝技術不差,我們的傳統審美藝術不差,我們的一切都不差,所以當代人一定不能因為西方審美文化在現代的強大,而忘記去繼承去延續我們華夏審美文化的輝煌和璀璨。
這是曾經熱愛西方文化的胡斐和嚴子騫等很多人,看過秦朔南這場個人設計作品後最大的感受。
這樣感受之下,彆說很多老藝術家都為之傾佩秦朔南這方麵的才華,嚴子騫是在這樣的才華中被深深刺激的自卑了。
所以他看著最後做壓軸出場的老者哭了。
哭他好像完全配不上如此優秀的秦朔南了。
胡斐則是覺得他百分百不配了。
因為秦朔南的藝術設計造詣,胡斐這一類從小受藝術熏陶,見多識廣的富家子弟都明白,她的作品絕對要轟動全世界。
不僅僅轟動中國,而是轟動全世界。
秦朔南的個秀不僅會在他們中國時裝圈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絕對會在世界上造成很大的影響。
對此,作為這場個秀的設計者秦朔南沒有這麼多想法,她隻是很有設計成就感,在所有服裝展示完成後,一左一右牽著小存煜和開場的另一個女孩,帶著其他退場的模特言笑晏晏的走向華燈秀台下壓軸出場的老者。
這壓軸老者又跟常規的秀展模特都要下台不同。
是因為秦朔南照顧老者行走不便,特彆安排老者幫她展示完設計出的古禮服後不要下台,就在舞台上等著他們上來謝幕。
所以很多嘉賓看著老者沒有退場,都還以為個展還在繼續,不知道這場極致中國風的視聽盛宴已經結束。
當秦朔南帶著所有作品上台,華燈璀璨之下,那同時出現在眾人眼中的一件件華服,還是又一次驚豔到現場的嘉賓。
其中秦朔南也穿著一套禮服,走在最前麵,儀態萬千地走到老者身邊,鬆開牽著的小存煜和小女孩,改為攙扶住老者。
然後秦朔南才帶著所有模特向大家行了一個淺笑頷首的謝幕禮時,而這一幕不知道成為了多少人一眼萬年的盛世繁華。
秦朔南結束了謝幕禮,聽著全場雷鳴般的掌聲,回頭看了華燈璀璨下,穿著她設計的作品的一張張笑臉,突然就忍不住感謝她來到這個年代,見證到了現代中國的一代盛世。
這樣的盛世,會讓秦朔南覺得他們秦氏一族守衛國土,為後世開太平,是死而無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