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臨著河邊,天黑後,一盞盞的河燈順著飄在河麵,像夜空跳躍閃爍的星星,譚青槐問能不能出門玩。
譚秀才和牛叔在房裡說話,他覺得無趣,因此過來纏著青桃想出門。
“三姐,掌櫃說沒到最熱鬨的時候,河邊人少,咱們出去不會走散的。”譚青槐趴在窗戶邊,深深吸了口氣,河邊不止有賣河燈的,還有各式各樣的小吃,香噴噴的味道竄入鼻尖引人直流口水,譚青槐饞得慌,“三姐,我們去嘛...”
桌邊,青桃正聽郭寒梅和譚青杏商量來府城賣元帕的事兒。
傍晚她們去了趟布莊,大致打聽了番情況,元帕直接賣給布莊價格會高些,不過他們不收零散品,想賣的話至少百張起賣,針腳紊亂的不收,布褪色的不收,針線銜接有瑕疵的不收,要求比村裡繡娘的要求高,以郭寒梅和譚青杏的繡工沒問題。
前提是得攢夠一百張。
譚青杏說,“一百張太多了,我們得繡好幾個月,而且天氣熱的話很容易流汗...”在繡品留下汗漬洗不掉就成了瑕疵品,賣不出去就虧了,相較而言,繡娘給的價格低,但不會反複仔細檢查,隻要不是太顯眼的汙漬基本沒問題。
因此譚青杏覺得還是賣給繡娘更好。
郭寒梅想的不同,她娘家嫂嫂也是會繡活的,能多掙幾個錢就可以帶著娘家嫂嫂,大不了在村裡收,按繡娘的價格給那些人,多出的錢算她們掙的,如果每個月能來府城賣一趟,掙到手的錢可不少,再者,她們可以學那些繡娘,先收元帕,等有路子了收衣衫鞋襪,低價買高價賣,不用乾活就賺到錢了。
她瞥了眼青桃,把問題拋給她,“小妹,你覺得呢?”
“青杏堂姐擔心的的確是個問題,不過想掙更多錢不冒風險怎麼成?如果擔心繡品擱家裡久了發黴或泛黃,可以問村裡姑娘們收...”
這點和郭寒梅不謀而合,郭寒梅立刻附和,“對,是這樣。”
那邊譚青槐見自己念叨好幾句也沒人搭理自己,直接走到桌邊,抬起手在青桃麵前晃了晃,語氣哀怨,“三姐...”
“再等等...”青桃比劃了個噤聲的手勢,繼續說道,“眼下跟布莊的人混熟才是關鍵的,剛開始賣些簡單的繡品,等混熟了接點其他活兒,有個掙錢的路子比啥都強。”
郭寒梅深以為然,“小妹說得對。”
譚青杏害怕吃虧,然而知道青桃讀過書,懂生意經,沒有過多糾結,而是露出和譚青槐同樣的表情,問能不能出去看看,窗外飄來的脆餅太香了,比晚上吃的肉還香,她有點按耐不住了。
“我和爹說說。”
譚秀才今個兒心情好,晚飯和牛叔喝了兩杯,這會兒正天南地北的高談闊論,青桃說就在河邊轉轉,譚秀才虛著眼,笨重的點著腦袋,“彆走遠了啊。”
青桃擺擺手,示意知道了。
河邊擺滿了賣小吃的攤販,出門譚青槐就直接奔著香味最重的攤販去了,不忘拽著青桃袖子,“三姐,我們去前邊看看。”
河岸種著楊柳,枯黃的柳枝上零零星星掛著燈籠,燈籠亮著光,以致路上不顯黑,很快就到了賣燒餅的攤前,新鮮的燒餅還在冒熱氣,譚青槐指著最大的問,“多少錢一個?”
“五文。”
比肉包子貴,譚青槐蹙了下眉,記起青桃跟客棧掌櫃講價時說的話,問,“能便宜點嗎?”
“小公子,沒法便宜了,我這燒餅裡邊夾了肉餡的,過年豬肉漲價了,便宜賣的話我是要虧本的。”攤販是個中年婦人,說話很是利索,譚青槐道,“這話你說給彆人聽還差不多,我家是賣包子的,豬肉的確漲價了,但一個燒餅也賣不到五文錢哪,四文錢,不能多了。”
婦人沒見過幾歲孩子討價還價的,臉上滿是笑,“四文錢可不成,你去彆人家問問,都是這個價...”
“你便宜點,我就不去彆家了。”
婦人好笑,“小公子,四文錢賣給你真不成,要不九文錢賣你兩個怎麼樣?”
也是碰到了,換了其他人她鐵定不這麼賣的,她賣燒餅已經很多年了,她在這兒擺攤,她丈夫在前邊石橋擺攤,都是為養家糊口,不容易,婦人道,“九文錢兩個,不能再還價了。”
譚青槐傍晚吃了四晚米飯,肚子不餓,也是味道香饞了,想嘗嘗,一個燒餅四個人分著吃剛好合適,兩個燒餅就多了,純屬浪費,他猶豫的擺擺手,“不行不行...”
青桃倒是爽快,直接掏了九文錢,譚青槐按住她的手,“太貴了。”
“沒事。”青桃買了兩個,“咱難得出來,你想吃就買,吃不完還有爹和牛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