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1 / 2)

由渭州翻越六盤山,行三百裡,便是坐落在天水莊浪縣境內的水洛舊城,而其始建年代,已然無考。

與清澗城相似的是,莊浪縣城受群山環拱:東北側為六盤山,東南側有關山,東側大河,且有小溪經其右,是一處不折不扣的天險。

陝西四路經略使鄭戩的心思,就落在了水洛城上。

若能擴建水洛舊城,遊說周邊寨落,吸納羌、蕃人為兵的話,豈不又可得一易守難攻的戰略要地,還可平增數萬兵源?

要是沒有清澗城這一先例,鄭戩說不得還得再猶豫一陣:結果事實已然證明,哪怕是初出茅廬的種世衡,也可攻破困擾清澗城數百年的枯水難題。

那輪到他派人上陣,又怎麼可能比種世衡所取成功要差?

鄭戩身為文臣,此番得朝廷重用,被委派作四路總帥,自是深覺光榮。

他自出京那日起,就打定了主意,要奮力建功立業,為聖上儘忠,為家族增添光彩的。

然而讓他頗感遺憾的是,西線戰事始終僵持,東線則靠著狄青等人大放異彩,唯獨他這夾在兩側中間,本該至關緊要的涇原數路,竟落得默默無聞。

每當東線將領得京師嘉獎時,就更激起鄭戩內心對建立功名的渴望。

而種世衡建清澗城的成功,無疑給了他偌大啟示與信心——此路與西蕃、夏國接壤,若能在要害處,建起一座不輸清澗城的軍寨,他才算臉上有光。

隻是他初初將這意圖透露給知渭州的王韶時,王韶便不假思索地提出了反對。

鄭戩心裡不快,但王韶駐守渭州已有大半年的功夫,勾管渭州事宜,對此戰區情況極為熟悉。

連渭州知州都嚴詞反對的話,光憑他以此路經略的身份向朝廷提議的話……可想而知,等聖上問過王韶意見後,顯然是很難達成的。

就在鄭戩為王韶這一擋路石焦躁不安時,關中那場忽如其來的叛亂,一下就給事態帶來了轉機。

在得知王韶擅離職守後,鄭戩迅速向朝廷上書:一責王韶駐守至關緊要的渭州、竟未得君令、更不曾向他這一上司請示,即擅離職守的罪過;二則向朝廷建言擴建水洛舊城、三是大力舉薦與他親近的劉滬與董士廉,這一文一武的兩位官員。

等派出去送信的兵士抵達汴京,鄭戩就接到了關乎朝廷派王韶前去平定關中叛亂的詔令。

他不由暗罵一聲王韶運氣實在好,心知要想予以王韶重創,那恐怕是難以達成了。

憑這次迅疾有力的平定,哪怕要責其擅離職守之過,也不可忽略其對戰機判斷的精準。

功過相抵,王韶多半能逃過此劫。

不過鄭戩也不氣餒:即便最終奈何不得王韶,但至少能絆住礙事的對方,那由渭州派兵去修建水洛城之事,多半就能落入劉滬與董士廉之手。

至於朝廷會否同意他擴修水洛城的提議這點,鄭戩絲毫不抱懷疑——有清澗城這一振奮人心的珠玉在前,與其近似的水洛城,又豈會不予通過?

不得不說,鄭戩的的確確是料中了曾與他共事多年的朝官、乃至陛下的心思。

部分功勞,也得歸到他那封奏疏所勾勒出的美好願景的頭上。

在奏疏之中,鄭戩先是點出環繞水洛舊城的二水西側,有百裡肥沃田地,更有十數西蕃、羌人部落、互不為屬,亦未歸順於唃廝囉。

而他先前所遣使者,已成功說服酋長數人,他們皆願獻出質子,歸順朝廷——隻要朝廷肯補官身、並派出宋人在此地築城。

如此一來,豈不擁有了無需朝廷俸養、甚至不必提供馬匹等珍貴物資,就可白得數萬外族生員為兵?

更彆提修築水洛一城,不僅有利於周邊家族,更有利於宋兵日後遠或守備!

畢竟鄭戩已先行一步,說服了數位酋長,這確鑿證據擺著,加上那慷慨激昂的文字,順利讓包括官家在內的朝臣們點了頭。

有外族主動歸順臣服,足彰天家威嚴、恩澤兼具,更可淡去不久前那場地動帶來的不良影響。

他們需作的,不過是許諾一些不痛不癢的官位出去,再修上一座城罷了。

在這一片狂熱讚美中,唯有寇準與王曾始終冷靜。

寇準對此提議,終究持不置可否的態度。

若水洛城當真如鄭戩說的那般好修,為何一直遲遲未有人提過?

隻是他更清楚,自己已多年未去邊關為官,於當地戰況局勢一無所知,而身為該路長官的鄭戩極力推行,他倘若貿然反對,不僅難以阻止此事,更稱得上毫無憑據。

王曾亦抱持相似想法。

見官家還處於興頭上,急匆匆地就批示了鄭戩的文書,一切被迅速推行下去……

王曾耐心等了幾天,終於在一日都堂議事時,他宛如無意地提起了陸辭的名字。

這簡單的一句話,還真提醒了趙禎。

趙禎這才意識到,自己竟忘了問詢小夫子的意見!

水洛城位置敏感,處於秦鳳路與涇原路交接處,若論具體歸屬,怕是各人有各人看法,皆需費上一番唇舌爭辯。

而秦州為秦鳳路開府之州,陸辭曾在此任職三年有餘,對此片區域的底細,應該是極為了解的。

他的意見,當需好好參詳。

趙禎心裡不免有些發虛,但很快又安慰著說服了自己:由小夫子不惜以官職擔保、也要大力推動種世衡興修清澗城之事,就可看出其好築城堅守、多布據點的戰略方針。

照這麼看,小夫子應也會讚同此事才對。

且兵貴神速,等信使往延州一來一去,早已錯過了鄭戩所言的最好修建時機,事後再問,也無不可。

當陸辭得知此事時,批複通過的詔書已先幾日抵達了渭州,躍躍欲試的劉董二人,也已分秒必爭地準備修建工事。

狄青本要今夜出發,回清澗城整頓徹底修養好了的軍隊,繼續北伐。

陸辭收到信後,第一時間就派人將他從城門處攔下,帶回來共同研判此事。

狄青聽完,不由大吃一驚,脫口而出道:“此事不妥!”

水洛城與清澗城的情況,乍看相似,可本質上卻是截然不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