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兒大了,都有自己的主見了,不過她說的也對,上次我看那賣豬肉的媳婦兒都跟了咱們兩條街,要是下次再去用糧食換銀子,他們難保不生出什麼想法來。”
殷博武也是次次擔心,說到底還是他們家太弱小,所謂人微言輕,但凡稍微有些權勢,就不必再擔心被人懷疑糧食多了。
“是這個理兒,可咱們家現在隻能在這裡了。”
衛氏歎氣,要是在殷國公府中,妙兒的這個問題根本算不上問題,他們隨意找個理由就能幫忙消耗掉了。
“若是能還煊王清白就好了,隻可惜朝中局勢水太深了。”
殷博武心中仍憋著一股怨氣,百年家業毀在自己手中不說,現在一家老小都受到牽連,他其實比誰都渴望回京。
“先前不是說好了嗎?咱們一家人都活著才有希望,現在才哪到哪?”
回京不太可能,衛氏不希望自己的男人再去苦惱這些不可能的事。
“是啊,其實此生能有你們陪伴在側,我已經死而無憾了。”
殷博武伸手為衛氏挽起發髻,眼中流出的皆是溫情。
即便他的時運再不濟,上天待他還是不薄的。
殷妙在用早膳期間,還是向一家人透露了蕭玄又給了她一些銀錢的事,她並未和盤托出,隻說蕭玄讓雲江雲河當了一些隨身物,並給了她十兩銀子。
“十兩?這可不少啊。”劉氏說道。
“我再進去說說他,莫要擔心家中開支了,他隻需要安心養病就好。”
殷博武聽後還是很有感觸的,昔日的天子驕子就算處境窘迫,也不願坐享其成,這風骨讓他敬佩。
“是啊,上次人家還把隨身玉佩都給了咱們,咱們家現在這條件,那些就足夠他好幾年的開銷了。”
殷正宏也說道。
“祖父,爹爹,這些我已經和他說過了,不過他既然說妙兒收著他會待的更心安,妙兒也隻好先收著了,今後咱們再去縣裡多給他換些吃食便好了。”
殷妙吃了口濃稠的米粥,還好她隻說了十兩銀子,昨晚除了那些玉器以外,那金銀兩錠分彆都是20兩的,農村人家一輩子大概也攢不了這麼多錢。
“對了,我聽人說這縣裡乞丐都成幫派了,見到有人拿著吃食就會一窩蜂的去乞討,你們明日去縣城采買,還是小心為妙啊。”
殷承允也是從幾個經常去縣裡賣山貨的村民處聽說的,越是看起來沒錢沒勢的普通百姓,就越是容易被乞討。
“怎麼能這樣,這不跟強盜沒什麼區彆了嗎?”
殷博文聽後詫異的問。
“回頭我去找馬嫂子讓她教教我怎麼做窩頭的,咱這白麵饃饃拿出去吃太惹眼了。”
衛氏的話讓殷妙頗感安慰,至少一家人現在都懂得藏拙了。
長陵村的裡正近日很是忙碌,除了要修牆,讓村民有些防禦的本領以外,他還沒有忘記之前特地讓大家開墾出來的木薯地。
眼看馬上就要入夏,這個月的春雨依舊沒有來臨,好在殷妙說過木薯耐乾旱,因此那地裡的木薯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移栽後長勢良好。
“裡正爺爺可以再讓人物山上看看還有沒有新長出的木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