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妙鬆了一口氣。
看樣子那些人是相信她說的話了。
“阿妙,你那裡還有多少糧食?”
蕭玄望著那些遠去的流民突然問道。
“70多石的樣子?”
殷妙隻記得那些糧食的斤數大概還有8000斤左右。
“我知道了。”
蕭玄若有所思,殷妙雖然好奇他想乾什麼,但還是先進了趟空間倒騰起了裡麵的東西。
……
一家人見殷妙和蕭玄都安然無恙的回來,也放心了下來。
“殷丫頭,這縣城裡情況如何,是不是全都是流民?”
魏裡正先跑來問道。
殷妙點頭:“平通縣城裡的流民有數十萬人,路上的確過不了任何馬車。”
眾人聽罷都有些失望。
“那咱們可怎麼辦,總不能把馬車行李全都扔了吧?”
張富貴愁眉苦臉的問。
“不過縣城的弘法寺恰好這兩日都在施粥,說不定是個機會。”
殷妙將縣城裡的情況和弘法寺施粥的事都一一告訴給了眾人,當聽到施粥的時候每個人都流露出了羨慕的神色,但是再一聽到那千軍萬馬去擠一碗粥之後,也就沒人有這個念想了。
一天等一碗粥,還不如去趕路尋個活路。
“那咱們明天就走?”
吳家莊的吳力夫也跟著幾人在一旁聽著,此時聽到這個消息他們都不由得一陣衝動。
“還不確定,現在有許多流民還沒有收到施粥的消息,若是等流民都聚集走,我們再上路的話會更加安全。”
殷妙說道。
就如同剛才他們明明已經繞了遠路才回來一樣,這城外的流民都還沒有收到施粥的消息,恐怕一時也急不得。
“這到底是何人在施粥?這麼大手筆,難道是朝廷派來的人?”
殷博武卻問道。
“爹,聽說是一名商人,不是朝廷的人。”
殷妙完全不想給原書中的破朝廷臉上貼金。
“不是朝廷的人?那會不會這施粥很快就結束了啊,咱們要不還是先走吧?”
魏裡正也說道。
“裡正爺爺,我聽說那人準備了10日的粥米呢。”殷妙隻想讓大家放寬心,從今天的情況來看,隻要嚴可守和孔令修他們維持住大局,施粥一時半會兒不會被打斷。
“商人還有這麼大方的呢?現在誰有這麼多糧食啊,指不定是忽悠百姓的吧?”
王怡雙在一旁嘟囔道。
南蕭國素來抑商輕商,一說誰家是商戶,那家女兒就會被嘲笑成滿身銅臭的小家子氣。
王怡雙也看不起商人。
“商人為何不能大方?”
殷妙反駁,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是一個正常社會發展的真理,再說了,這南蕭國重農抑商,她也沒發現農民的地位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