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文木野懷疑和不可置信的目光,徐嘉摸了摸鼻子:“主要為了劇組的宣傳工作,要上一檔綜藝節目,你要是想去的話,也可以一起,就當公費旅遊了。”
“我去,劇組就徹底停工了。”文木野一臉無奈,“算了,你是老板,聽你的,大不了這幾天我拍點空鏡。”
空鏡也就是不需要主演團的鏡頭。
至於全員上《奔跑吧》,根本不是問題,甚至節目組還要感謝徐嘉。
畢竟在沒有播出之前,誰也猜不到效果如何,有楊蜜和胡戈兩個一線願意參與,那再好不過了。
而第一期播出效果越好,對於徐嘉來說,也越是一件好事。
節目冠名商還在他手裡呢,剩下十三期冠名權,正待價而沽。
“放心,就兩天的時間,等搞定了這部,後麵還有大項目等著你呢。”
徐嘉不忘給一甜棗安慰一下文木野,這麼好的苗子當然要畫大餅來牽製著。
一聽到大項目。
文木野眼睛就亮了起來,內心的那點不滿迅速煙消雲散。
“蜜姐,老胡,你們幾個準備一下待會兒就跟我一起出發。”
“這麼趕?你是真拿我們當驢子使喚啊。”
要不是有太多人觀望著,楊蜜隻怕手已經放在徐嘉的耳朵上了。
說起來,自己也是嘉行的老板之一。
好不容易脫離了歡瑞的掌控,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怎麼還跟打工人似的?
“今天去,明天就開始錄,能不趕嘛,熱芭和楊陽也是節目的主持,他們兩個任務更重。”徐嘉解釋道。
“那你呢?”楊蜜問道。
“我跟你們一起去,給節目把把關。”徐嘉說道。
楊蜜撇撇嘴,“就你?不添亂就不錯了,懂綜藝嘛。”
嗬嗬。
彆的不敢說。
就說這一檔節目,徐嘉敢說目前沒人比他更懂。
楊蜜和胡戈兩人都還好說。
怎麼也是身經百戰了,綜藝節目沒少上。
反觀楊陽、熱芭、李鈊,三個人,小臉煞白,緊張得手腳不知道往哪放。
這是典型的新人恐懼症。
很多人以為,錄綜藝和拍戲是一碼事,不都是麵對鏡頭嘛。
實際上單單麵對鏡頭,就需要做好心理建設。
而且拍戲是有劇本,嚴格到一舉一動都有它的邏輯和軌跡在。
但錄綜藝不同,哪怕有劇本,也隻是一個大概的框架,真正要展現在鏡頭前的,還是演員本身。
就算有所謂的人設,也是帶有自身的性格在裡麵。
“徐總,我是第一次當主持人,不會給您添麻煩吧?”楊陽問道。
“我就沒上過綜藝,嘉哥。”熱芭也慫慫了起來。
“放心,到時候有跟拍導演負責你們每一個人,你們撒開了玩就是。”徐嘉頓了頓,“如果非要我給你們一個提醒的話,那就是做自己。”
“不用去考慮什麼綜藝效果,也不用擔心自己會不會失誤,全身心投入進去就當是去玩了。”
為什麼後世的偶像藝人層出不窮?
就是因為資本和平台突然發現,沒有作品,好像也能有人喜歡。
最後甚至發展到,綜藝就是他們的作品……
再加上《奔跑吧》作為國內首檔戶外綜藝。
這種破天荒的節目,誰也沒有錄製經驗,楊陽和熱芭實際上與其他五個主持人,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